两人商议后,在县城背街的一个十字路口,用一年一千五的价格租了间门面房,专接工艺印刷的活,这样生意即使再不好,也亏不了太多。
郑晓红去单位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又和许志远趁着下班后的时间,一起把各种不干胶的样品挂在墙上。
郑晓红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开店干生意,原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以为生意会很好,谁知每天都是满怀希望而来,垂头丧气离开。
那个年代的县城,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工艺印刷。开业一星期,店里一个新客户都没进,只印了两次茶杯,还是以前的老客户送来的。
郑晓红每天犯愁,觉得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许志远劝她别急,他认为之所以没生意是店所在的位置偏,经过的人少,他给郑晓红印了一盒名片。
周末,他在店里看着,让郑晓红带着名片和丝网印刷的样品去各个门店发放,他还叮嘱郑晓红:“你给名片时,顺便跟人多介绍下丝网印刷的使用范围和作用。”
郑晓红觉得这主意挺好,打算也去找下出来开小化肥厂的同事,问问他们是否需要印宣传标语和纪念品之类的。
她挎着单肩包,包里装着名片和丝网印刷样品,骑着自行车,挨个门面发名片。
有的店主生意不好本来就心烦,看郑晓红进来,以为来生意了,当看到她拿着名片介绍她的业务时,立刻板着脸打断她的话:“我们不需要。”
郑晓红碰了一鼻子灰,深深感受到做生意有多不易。
她几次碰壁后就想打退堂鼓,剩下的名片也不想发了。
但当她想到许志远还坐在店里等她带回好消息时,就咬咬牙劝自己:遇到困难就退缩,能成什么事?
然而,她转了半天,几乎跑遍县城的大小店面,仍旧无功而返。
许志远看到她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就知道她肯定是碰壁了,非常贴心地为她倒上一杯热茶,“快坐下歇歇,喝杯茶。”
郑晓红说了一上午话,早就累得口干舌燥,半杯茶下肚,开始跟许志远说起发名片的情况。
“除了服装店和食品店,其他门面店和小化肥厂我全去了,名片也发了,没揽到生意,只有几个人看了样品,收了名片,说有需要会来。我那些同事刚起步,也是困难重重。”
许志远嘴上劝她慢慢来,只要名片发出去就好,心里却非常愧疚,后悔不该让郑晓红停薪留职干生意。
接连几天,郑晓红一回到家就看到许志远愁容满面地站在阳台上抽烟,虽然郑晓红没埋怨他,但他始终在想办法打破困局。
到第四天,之前发的名片终于起了作用。
郑晓红一回家就告诉许志远,“今天来了个新客户,说要在不锈钢茶杯上印字,15个杯子,包括制版费一共收他15块钱,他还嫌贵,一直用手搓茶杯上印的字,说如果搓掉就不给钱!他没搓掉,心服口服地给了钱,虽然少,好歹算发市(开张)了。”
许志远听了却觉得很心酸,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周五傍晚,郑晓红刚进家门就兴致勃勃地说:我今天终于接了一批活,是在男士手包上印字。明天周末,你得去店里帮忙。”
许志远说:“明天下午吧!上午我没有空,我们单位王超群媳妇的店开业,单位的同事一块去给她(祝)贺!中午肯定不在家吃了。明天中午,你吃不上现成的饭了,你早点回来做饭,别委屈自己,做点喜欢吃的!”
郑晓红无奈地说:“知道了。”
郑晓红平时很少做饭,一个中午,她手忙脚乱。
刚把锅碗刷好准备去店里,许志远回来了,郑晓红看他走路摇摇晃晃的样子,就知道他喝多了。
郑晓红本来指望他下午可以去店里跟她一块印包,看他喝成这样,只好无奈地说:“你睡一会儿吧!我先去店里。”
许志远看郑晓红有些失望,赶紧解释说:“我也不想喝那么多,我跟陈股长坐一块,他比我能喝,同事们知道我酒量不行都照顾我,我没喝多。”
郑晓红看他说话舌头都不听使唤了,还嘴硬说自己没喝多,赶紧给他泡一杯茶放在床头柜上,“你喝点茶解解酒再睡。”
再看许志远时,他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
郑晓红叮嘱盼盼:“你在家好好写作业,我去店里。”
盼盼点点头,“妈,你放心!我写好作业再看电视。”
“好孩子!”
郑晓红刚开门准备去店里,就听见从对门传出来一阵骂声:“你看你那德行!整天见酒走不动道,你见了酒比见你爹还亲呢!我就不能看见你喝醉酒后那个死样子,下次再喝醉就别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