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美芝也笑了,但笑得有点勉强。
从那以后,她对郑自强越来越不放心了。表面上不动声色,私底下开始想办法约束他。
她也曾想把郑自强的财政大权收过来,但想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她知道郑自强绝对不会同意,她了解他,知道跟他来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夸他,他一高兴,就会多给她钱!
从此后,她就想方设法说郑自强喜欢听的话,做他喜欢吃的菜,抽空陪他一块去见客户。
等到了晚上,再借叙话了解他的行踪和收入。
为了能了解他在单位的情况,她还煞费苦心说服郑自强把大哥的女儿何卉安排进保险公司当业务员,目的就是暗中监视郑自强。
郑自强也不憨,自然知道她啥意思,但两人都心照不宣。
郑自强白天跑业务,晚上看业务书,每天都看到深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有看不懂的保险条款就反复研究,他经常做梦都在看业务书。
通过勤奋学习,他很快就吃透了每一条保险条例,他总是耐心地给保户讲解保险条款,答疑解惑,直到保户满意为止。
在跟同进保险公司的同事混熟后,同事们有弄不懂的保险条款都向他请教,他也总是耐心地给同事们讲解,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郑晓红和许志远为了支持弟弟的工作,不但自己一家三口都买了保险,还给单位同事们介绍了买保险的好处,供同事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保。
郑自强尝到卖保险的甜头,在找熟人买保险的同时也开始进行陌生拜访。
他每次都是介绍多个险种,供买保险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参保。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保险销售业绩屡次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单位领导的表扬。
为了更好地拓展业务,保险公司决定征集保险广告用语,以便让更多人了解保险。
郑自强接到通知,就第一时间去找许志远。
许志远根据郑自强提供的资料,经过苦思冥想,写出:积谷防饥,以丰补欠;居安思危,参加保险;亡羊补牢,长保久安!等广告词。
许志远跟他解释:“保险就是担四海风险,保一方平安!如果保险的人都平安无事,保险公司就赚了。对于买保险的人来说,万一出了险,能得到一笔赔偿,弥补损失,也是居安思危。”
郑自强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志远哥,还是你有学问!总结得真好!”
晚上,郑自强睡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何美芝察觉到他的异常,问他是不是有啥心事?
“两孩子一天天大了,都挤在一张床上太不方便了,我想尽快在咱买的那块地皮上把房子盖起来。”
何美芝皱着眉头,怯懦地问:“盖房子需要一大笔钱,咱上哪儿弄那么多钱呀?”
郑自强向来很有担当,他不想让老婆孩子跟着自己受罪,也不想让何美芝为钱操心,他认为这都是男人应该做的事,就劝道:“钱的事不要你操心,我来想办法!你睡吧。”
从那以后,他工作更加卖力了!每天在工厂门口、学校门口、菜市街路口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做宣传。
他绘声绘色地讲着:“啥叫意外险:鸡叨的、鹅拧的、猫抓狗咬、烫伤的、爬高上低栽着了、驴踢的、马踩的、下河抹澡淹死的,这些都属于意外险,保险公司都赔!有了这个意外保险,你还怕啥?十块八块不算钱,能保你一年都平安。”
他说得很有煽动性,加上价钱也不高,很多人都被说动,当场就想买。
郑自强看向围着他的众人,“有愿意买保险的可以跟我去人康保险公司交钱、签保险合同。你们不但可以给自己买,也可以给家人买,给家人买份保险也能体现你对家人的关爱。”
人群中也有人提出疑问,“保险公司不会是骗人的吧?”
“你们放心!中国人康保险公司是央企,不是私人单位,不会骗老百姓的钱,每份保险都有公司打印的白纸黑字的保险合同。”
见大家仍有疑虑,他拔高声音说道:“保险不是骗人的,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买了保险而变穷,但却有很多人因为没买保险而把一辈子挣的钱全部给了医院!认为买保险是上当的人可以不买,但不要误导别人,这个责任你负不起!”
他说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人群中又有人提问:“买重大疾病险,要是不得大病,钱不是白花了吗?”
“没有一个人愿意自己和家人得病、有灾的。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能一竿子耍到头啊!说句难听的话,人吃五谷杂粮,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如果事先买了保险,就能拿到一部分的保险赔偿金,解决资金困难。”
这话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郑自强也因此又成交了不少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