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账目为证,王德昌在青州城外白云寺有一密室,内藏盐铁交易账本,记录着每年贪墨的银两数目及分赃明细,涉及官员多达二十余人,包括青州知府、守备等。账本用油布包裹,藏于佛像底座之中。
“若李掌柜愿出手相助,可寻机取此账本,连同此信,交予可信之人。慕容雪在此叩谢,来世必报此恩。”
李砚看完信,双手都有些颤抖。他没想到,慕容家被弹劾的背后,竟然隐藏着这么大的黑幕。私造盐引、倒卖官铁、勾结外敌(虽然是诬陷别人),这每一条都是足以动摇国本的大罪!
“这……
这是真的?”
李砚惊讶地看着苏清月,“慕容雪竟然收集了这么多证据?”
“应该是真的。”
苏清月点了点头,“我认识晚晴,她是慕容雪的陪嫁侍女,忠心耿耿,绝不会说谎。而且,我爹之前就怀疑过王德昌在盐铁上动手脚,只是一直没找到证据。”
李砚看着信上的内容,心里豁然开朗。原来慕容家被弹劾,根本不是因为私通外敌,而是因为知道了太多盐铁交易的内幕,被王德昌和刘大人联手陷害,杀人灭口。那个钦差刘大人,竟然就是这伙贪腐分子的头目之一!
“这些证据太重要了。”
李砚激动地说,“有了这些,我们就能为慕容知府洗清冤屈了!白云寺的账本,就是最直接的证据!”
“可是,这些证据牵扯到的官员太多,”
苏清月担忧地说,“连钦差都是他们的人,可见他们的势力有多庞大。如果我们贸然把这些证据交出去,或者自己去白云寺找账本,一旦被发现,很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李砚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为慕容家伸冤,而是要和一个庞大的贪腐集团对抗。王德昌和刘大人能在青州一手遮天,甚至能随意诬陷一个知府,说明他们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靠山。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贸然行动只会自取灭亡。
“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砚问道,眉头紧锁。放弃吧,对不起慕容雪的信任,也对不起那些被贪腐分子坑害的百姓;继续吧,又太过危险,不仅自己可能丧命,还会连累身边的人。
苏清月在书房里踱来踱去,沉思了片刻,忽然停下脚步,眼神坚定:“我觉得,我们可以把这些证据交给我舅舅。他在京城任职,为人正直,而且有一定的势力,或许能帮上忙。”
“你舅舅?”
李砚眼前一亮,“他是什么官职?”
“他是刑部侍郎张诚。”
苏清月道,“虽然官职不是最高的,但在刑部任职多年,掌管刑狱,为人刚正不阿,曾经扳倒过不少贪官。最重要的是,他和刘大人向来不和,有他出面,或许能扳倒这伙人。”
李砚想了想,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刑部侍郎虽然权力不如都察院左都御史,但掌管司法,对于贪腐案件有调查权。而且,有苏清月这层关系,张诚应该会相信他们提供的证据。
“好,就这么办。”
李砚点了点头,“我们尽快把这些证据送出去。信上的内容太重要,不能有丝毫闪失。”
“我也是这么想的。”
苏清月道,“我家有个老管家,是我外公的旧部,身手不错,也可靠。可以让他乔装成商人,秘密把信送到京城,亲手交给我舅舅。”
“白云寺的账本怎么办?”
李砚问道,“那可是最直接的证据。”
“账本暂时不能动。”
苏清月摇了摇头,“现在刘大人和王德昌肯定盯得很紧,我们贸然去白云寺,只会打草惊蛇。等我舅舅收到信,有了准备,再想办法取出来也不迟。”
李砚觉得有理,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我们现在就把信抄录一份,原件由老管家送去京城,抄件我们留着,以防万一。”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李砚找来纸笔,小心翼翼地将慕容雪的信抄录了一份,连字迹的潦草程度都尽量模仿。苏清月则去安排老管家的行程,准备通关文牒和盘缠。
翠儿虽然不知道他们在忙什么,但看到李砚和苏清月神色凝重,也知道事情不简单。她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给他们泡上热茶,准备好点心,在他们抄录信件时,还特意守在门口,不让任何人打扰。
傍晚时分,一切都准备就绪。老管家乔装成一个贩卖茶叶的商人,背着行囊,悄悄地离开了县城。看着老管家远去的背影,李砚和苏清月都松了一口气,但心里都清楚,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日子,可能会更加凶险。
书房里只剩下李砚和苏清月两人,气氛有些沉重。李砚看着桌上的抄件,忽然开口道:“清月,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可能还蒙在鼓里,更别说拿到这封信了。”
苏清月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一丝释然:“我们是朋友,应该的。而且,扳倒这些贪官污吏,也是为民除害,我爹要是知道了,也会支持我们的。”
李砚心中一暖。他知道,经过这件事,他和苏清月的关系又近了一步。他们不再仅仅是合作伙伴,更是可以相互信任、共同进退的朋友。在这个陌生的时代,能有这样一个知己,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他转头看向窗外,看到翠儿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她的动作不快,却很认真,每一件衣服都被她捋得平平整整。李砚知道,无论他遇到什么困难,翠儿都会默默地站在他身后,为他打理好家里的一切,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这份平淡而坚定的支持,像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
苏清月顺着李砚的目光看去,也看到了翠儿忙碌的身影。她笑了笑,对李砚道:“翠儿姑娘真是个好姑娘。”
李砚回过头,对上苏清月的目光,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紧张和压抑都消散了不少。
风波还在继续,青州的官场依旧暗流涌动,王德昌和刘大人似乎并没有因为慕容家的倒台而收敛,反而更加嚣张。但李砚的心里却充满了希望。他相信,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而他,会和身边这些有情有义的人一起,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夜色渐深,李府的书房里还亮着一盏灯。李砚和苏清月还在讨论着后续的计划,偶尔低声交谈,偶尔凝神思索。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亮了桌上的信纸,也照亮了两个年轻人眼中的坚定。他们知道,前路或许布满荆棘,但只要彼此信任,相互扶持,就一定能走出黑暗,迎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