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的契约签得很顺利,三成定金足有五百两银子,沉甸甸地放在匣子里,压得李砚的胳膊都有些发酸。他把银子锁进新买的铁柜里,心里踏实了不少。有了这笔钱,扩大生产的底气就更足了。
“李大哥,你看这窑炉改得怎么样?”
王二柱光着膀子,抹了把脸上的汗,指着眼前的新窑问道。他是村里有名的泥瓦匠,李砚把改建窑炉的活儿交给了他。
李砚走上前,拿着尺子量了量窑口的尺寸,又查看了通风口的位置,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跟图纸上一模一样。二柱哥,辛苦你了。”
这新窑采用了拱形结构,比原来的陶罐窑容积大了十倍不止,而且增加了多个通风口,能让柴火充分燃烧,提高煅烧温度。
“嘿嘿,不辛苦。”
王二柱挠了挠头,笑得有些不好意思,“跟着李大哥干活,心里踏实。”
自从在水泥厂干活,他每天能赚五十文钱,比原来盖房子强多了,对李砚自然是满心感激。
李砚笑了笑,转身看向另一边。几个工人正在安装他设计的水力研磨机。这东西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带动石磨转动,比人工研磨效率高多了。他特意让人在附近的小溪上筑了个水坝,引了一股水流过来驱动机器。
“轰隆隆
——”
随着工人打开闸门,水流冲击着水轮,带动石磨缓缓转动起来。看着灰白色的水泥粉末从磨盘间流淌出来,李砚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有了这些设备,水泥厂的日产量至少能提高十倍,完全能满足驿道工程的需求。
就在这时,一个工人匆匆跑了过来,神色慌张:“李大哥,不好了,村口来了一群人,说是要找你算账!”
李砚眉头一皱:“找我算账?我得罪谁了?”
他心里纳闷,自己一直安分守己做生意,没招惹过谁啊。
“他们说是……
是镇上石灰窑的人。”
工人喘着气说。
李砚恍然大悟。原来是同行啊。他用水泥抢占了石灰的市场,那些石灰窑的老板肯定恨得牙痒痒,这是来找茬了。
“走,去看看。”
李砚沉声道,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来到村口,果然看到一群人堵在那里,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腰间别着把杀猪刀,看着就不是善茬。周围还围着不少村民,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你就是那个什么水泥厂的李砚?”
壮汉看到李砚,眼睛一瞪,语气不善地问道。
“正是在下。”
李砚不卑不亢地说,“不知各位找我何事?”
“何事?”
壮汉冷笑一声,上前一步,唾沫星子都快喷到李砚脸上了,“小子,你用那什么破水泥抢我们的生意,你知道吗?这附近几个县的石灰生意,都是我们张家窑的!你敢断我们的财路,是不是活腻了?”
原来这壮汉是镇上张家窑的少东家张彪。张家窑在镇上开了几十年,垄断了附近的石灰市场,赚得盆满钵满。自从李砚的水泥出现,好多人都改用水泥了,张家窑的生意一落千丈,张彪自然把账算到了李砚头上。
“张东家说笑了,”
李砚淡淡道,“做生意讲究的是公平竞争,我用我的水泥,你卖你的石灰,各凭本事吃饭,怎么能说是我断了你的财路呢?”
“放屁!”
张彪怒喝一声,“若不是你这破东西,大家怎么会不用我的石灰?我告诉你,识相的,就赶紧把这破厂子关了,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他说着,挥了挥拳头,露出胳膊上的肌肉,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周围的村民都吓得往后退了退,翠儿更是担心地拉住了李砚的衣角。
李砚拍了拍翠儿的手,示意她别怕,然后看向张彪:“张东家,我这厂子是合法经营,有县衙的文书,你想让我关门,恐怕没那么容易。”
“县衙文书?”
张彪不屑地笑了,“一个小小的县丞而已,能奈我何?我告诉你,我表哥可是州府的通判!你要是识相,就赶紧乖乖听话,不然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