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砚也皱起了眉头,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他沉思了片刻,说道:“大家别慌,我想想办法。”
他知道,石灰石是制作水泥的关键原料,不能断供。他决定亲自去周边的村子看看,有没有新的石灰石矿。
接下来的几天,李砚骑着马,带着两个熟悉地形的工人,走遍了附近的大小村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叫王家村的地方,他们找到了一处储量丰富的石灰石矿。
王家村的村长是个老实巴交的老汉,听说李砚想开采他们村的石灰石,有些犹豫。“李老板,这石头是咱们村的宝贝,要是被挖没了,以后可怎么办啊?”
李砚耐心地解释道:“村长放心,我们只会合理开采,不会过度挖掘。而且,我们会给村里一定的补偿,每吨石灰石我们付两文钱,还会优先雇佣村里的人去矿上干活,工钱照付。”
村长听了,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这是个不错的
deal,既能给村里带来收入,又能让村民有活干,便答应了下来。
解决了石灰石的供应问题,水泥厂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李砚还特意从矿上挑选了一些优质的石灰石,确保水泥的质量不受影响。
随着驿道修缮工程的推进,水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李砚的水泥厂开足马力生产,每天都有大量的水泥被运走。看着一条条平整坚固的水泥路面逐渐延伸,李砚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苏文渊对驿道的进展非常满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李砚:“李砚此人,不仅有奇思妙想,更有实干精神。有了他的水泥,咱们县的驿道必将成为全州乃至全国的典范!”
李砚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传到了州府。州府的知府大人听说了他的事迹,特意派人送来一块牌匾,上面写着
“巧夺天工”
四个大字,这对李砚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翠儿看着李砚取得的成就,心里由衷地为他高兴。她每天依旧来水泥厂帮忙,只是看着李砚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崇拜和爱慕。
这天晚上,水泥厂的工人们都下班了,院子里安静了下来。李砚正在灯下核算账目,翠儿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走了进来。
“李大哥,很晚了,喝点汤吧,暖暖身子。”
翠儿把汤放在桌上,轻声说道。
李砚抬起头,看着翠儿,笑了笑:“谢谢你,翠儿。”
他拿起汤碗,喝了一口,汤的味道很鲜美,是他喜欢的味道。“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每天都这么晚才回去。”
翠儿低下头,脸颊微红:“不辛苦,能帮上李大哥就好。”
沉默了片刻,翠儿像是鼓足了勇气,抬起头看着李砚:“李大哥,你以后……
还会离开柳溪村吗?”
李砚愣了一下,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他看着翠儿期待的眼神,认真地说道:“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至少现在,我不会离开。这里有我的事业,还有……
你们。”
翠儿听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像一朵盛开的桃花。“嗯。”
夜色渐深,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照亮了两人脸上的笑容。李砚知道,他在这个时代的根,已经深深扎在了柳溪村这片土地上。而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砚的水泥厂规模越来越大,他还在县城开了一家店铺,专门销售水泥和一些水泥制品,比如水泥砖、水泥瓦等。这些水泥制品因为坚固耐用,深受人们的喜爱,生意非常火爆。
李砚并没有忘记村里的乡亲们,他用赚来的钱,给村里修了一条水泥路,方便了村民们的出行。他还盖了一所学堂,请了一位先生来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村民们都很感激李砚,把他当成了村里的恩人。他们都说:“李老板是咱们村的福星,有了他,咱们的日子才过得这么好。”
李砚看着村里的变化,心里也很欣慰。他知道,自己不仅实现了在这个时代立足的目标,还为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然而,树大招风。李砚的成功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满。县城里有个姓钱的地主,一直想垄断当地的建筑材料市场,看到李砚的水泥生意如此红火,心里很不是滋味。
钱地主派人去水泥厂捣乱,一会儿说水泥质量有问题,一会儿又说水泥厂污染环境,想让李砚的生意做不下去。
李砚知道后,并没有慌乱。他相信自己的水泥质量没有问题,也相信村民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还邀请钱地主派人来参观水泥厂的生产过程,让他们亲眼看看水泥是如何制作的。
钱地主的阴谋没有得逞,反而因为自己的无理取闹,惹得大家很不高兴。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来水泥厂捣乱了。
李砚的生意越来越好,他的名字也被更多的人所熟知。他知道,这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未来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他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创造出更多的奇迹,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而柳溪村,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也因为李砚的到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里的人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永远不会忘记,是那个叫李砚的物理系教授,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