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物理教授闯大夏 > 第3章(第3页)

第3章(第3页)

苏文渊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驿道所需水泥数量巨大,绵延数百里,你这小厂子怕是难以供应。而且价格方面,县衙的预算有限,你得给个实在价。”

“大人放心,”

李砚连忙道,“我已经有了扩大生产的计划,只要资金到位,我立马招人扩建厂房,添置设备,保证不会耽误工期。至于价格,给官府供货,我愿意让利,一石只收四十文。这已经是成本价了,再多就亏本了。”

他知道,和官府做生意,利润可以少赚点,但一定要把关系打好,信誉最重要。

苏文渊点了点头,显然对这个价格很满意:“好。你先回去准备,三日后,本县会让人去你那里签订契约,预付三成定金。到时候,会有专门的人负责和你对接,监督生产进度和质量。”

“是,谢大人!”

李砚喜滋滋地离开了县衙。他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看来这位苏大人确实是个办实事的官员,不像那些只知道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

回到柳溪村,李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村民们。大家都欢呼雀跃,像是过年一样热闹。“太好了!这下咱们可有活干了!”“跟着李大哥,准没错!”

纷纷表示愿意到水泥厂帮忙。

李砚趁机宣布,要扩大生产,招收更多的工人,工钱也比原来提高了一成。这个消息更是让村民们喜上加喜,要知道,在村里种地,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现在能在水泥厂干活,不仅离家近,工钱还高,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消息一传开,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都跑来报名,水泥厂一下子热闹起来,报名的人排起了长队,从院子里一直排到了村口。李砚亲自挑选工人,优先选择那些手脚麻利、老实本分的人,还特意招了几个懂点木工活的,让他们负责制作新的设备。

他按照自己画的图纸,指挥着工人们改建窑炉,制作新的研磨工具。工人们干劲十足,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都带着笑容,因为他们知道,这不仅是在帮李砚,也是在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翠儿也天天过来帮忙,给工人们烧水做饭,她还发动村里的妇女,一起承担起了做饭的任务。每天饭点一到,院子里就飘起阵阵饭菜香,工人们围坐在一起,大口吃着饭,聊着天,气氛十分融洽。

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李砚的心里充满了干劲。他知道,这只是他在大夏朝崭露头角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等着他。而他手中的物理知识,就是他最锋利的武器,将帮助他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三天后,县衙的人如期而至,带来了契约和定金。契约上的条款写得很清楚,包括水泥的数量、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李砚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在上面签了自己的名字。当他接过那沉甸甸的定金时,心里感慨万千,这不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信任,一份责任。

有了资金的支持,水泥厂的扩建工程进展得更快了。新的窑炉建了起来,比原来的大了好几倍,烧出来的熟料质量也更稳定;石磨也制作完成了,用两头牛拉着,研磨效率比原来提高了十倍不止。工人们各司其职,生产流水线渐渐形成,每天都能生产出大量的水泥。

苏文渊也派人来视察过几次,看到水泥厂的生产情况后,对李砚更加信任了。他还把李砚的水泥推荐给了其他县的官员,渐渐地,李砚的水泥名声越来越大,不仅在本县有名,周边几个县的人都知道柳溪村有个李砚,能造出一种坚硬无比的新材料。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李砚忙得不可开交,但他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他知道,自己离实现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随着水泥的名声越来越响,前来柳溪村参观的人也多了起来。有其他地方的地主,想给自己的庄园添置些坚固的建筑;有县城里的商人,盘算着把水泥运到更远的地方去售卖;甚至还有一些落魄的匠人,希望能在水泥厂谋个差事。

李砚来者不拒,只要是真心想合作或者寻求机会的,他都会热情接待。对于那些想购买水泥的,他根据数量多少给出不同的价格,量大从优;对于那些想来干活的匠人,他会先考察他们的手艺,合适的就留下来,安排到相应的岗位上。

这天,一个穿着体面的商人带着两个随从来到了水泥厂。商人姓赵,是邻县最大的杂货商,听说了水泥的名声,特意赶来。

“李老板,久仰大名啊!”

赵商人一见到李砚,就热情地拱手道,“早就听说柳溪村的水泥是个好东西,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砚笑着回礼:“赵老板客气了,请里面坐。”

两人来到水泥厂的会客室,这是李砚特意收拾出来的一间屋子,里面摆着几张桌椅,虽然简单,但收拾得干净整洁。

“李老板,实不相瞒,我这次来,是想跟你谈谈合作的。”

赵商人喝了口茶,开门见山地说,“我想把你的水泥运到州府去卖,那里的有钱人多,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李砚心中一动,州府可比县城繁华多了,市场也更大。但他也有些顾虑:“赵老板,水泥这东西怕潮,运输起来不太方便,而且路途遥远,运输成本也不低。”

赵商人笑了笑:“这个李老板放心,我有专门的运输队伍,车厢都是经过改造的,防潮性能很好。至于运输成本,我会核算进去,保证不会让李老板吃亏。”

他顿了顿,又说,“我愿意以一石四十五文的价格收购,而且每次至少要五十石,你看怎么样?”

这个价格比给官府的高,而且需求量也大,李砚没有理由拒绝。“好,赵老板爽快,我答应你。”

两人当下就签订了协议,赵商人预付了一部分定金,约定半个月后过来提货。

送走赵商人,李砚心里乐开了花。这意味着他的水泥已经走出了本县,向着更广阔的市场迈进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就在赵商人离开后没几天,水泥厂遇到了一个难题

——

石灰石的供应跟不上了。原来,村里后山的石灰石虽然不少,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大量开采,表层的优质石灰石已经所剩无几,再往下开采,不仅难度大,而且质量也不如之前的好。

工人们都急坏了,纷纷来找李砚想办法。“李大哥,这可怎么办啊?没有石灰石,咱们这水泥可就做不出来了,到时候耽误了官府的驿道工程,那可是大罪啊!”

二柱急得满头大汗。

李砚也皱起了眉头,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他沉思了片刻,说道:“大家别慌,我想想办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