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物理教授闯大夏 > 第2章(第3页)

第2章(第3页)

五天后,李砚再次来到工地。他走到一面刚砌好的墙前,那面墙用水泥浆砌成,看起来平整而坚固。他对王大户说:“王老爷,你可以派人试试这墙的硬度了。”

王大户半信半疑地叫过来一个工人,那工人手里拿着一把大锤子,是平时用来砸石头的。王大户说:“你用锤子砸砸这墙,看看怎么样。”

工人抡起锤子,使劲砸了下去,只听

“铛”

的一声巨响,锤子被弹了回来,震得工人的手都麻了。再看墙上,只留下了一个浅浅的白印,连块砖都没掉下来。

“这……

这也太厉害了吧!”

王大户惊讶得合不拢嘴,他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坚硬的墙。以前用石灰砂浆砌的墙,别说用锤子砸了,就是用手使劲推,都能晃动几下。

“王老爷,怎么样?我这水泥还不错吧?”

李砚笑着说,眼里充满了自信。

“不错,不错!”

王大户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小伙子,你这水泥怎么卖?我盖这房子,全都要了!”

李砚心里暗喜,看来自己的第一步成功了。他想了想说:“王老爷,我这水泥制作不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柴火,价格可能要贵一点。这样吧,一石水泥,我收你五十文钱,怎么样?”

一石水泥大概有一百斤左右,五十文钱虽然比石灰砂浆贵了不少,石灰砂浆一石才二十文钱,但考虑到水泥的性能,这个价格其实并不算高。

王大户犹豫了一下,他算了算,盖这栋房子大概需要五十石水泥,也就是二千五百文钱,相当于二两五银子。而用石灰砂浆,大概需要一百石,也就是二千文钱,看起来是贵了点。但他转念一想,用水泥盖的房子坚固耐用,以后肯定不用经常修缮,省去了很多麻烦和费用,总体来说还是划算的。而且,用这种新材料盖出来的房子,肯定比别人家的气派,说出去也有面子。

“行,就按你说的价。”

王大户拍板决定,“你赶紧再做些水泥来,越多越好,可别耽误了我的工期。”

“没问题,王老爷。”

李砚笑着说,“不过,我这制作水泥需要些原料和工具,现在手头有些紧,能不能先预付一部分定金?这样我才能尽快把原料和工具备齐,加快生产。”

王大户很爽快地从怀里掏出一两银子递给李砚:“这是定金,你赶紧干活吧。要是做得好,以后我还有更多的活儿给你。”

一两银子等于一千文钱,足够李砚买原料和工具了。李砚接过银子,那银子沉甸甸的,带着温润的触感,他的心里乐开了花。这是他在这个时代赚到的第一桶金,意义非凡。

“谢谢王老爷,我这就去准备,保证不会耽误您的工期。”

李砚揣好银子,兴高采烈地离开了王大户家。

回到土坯房,李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正好过来送吃的翠儿。翠儿听到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眼睛弯成了月牙:“李大哥,你真厉害!我就知道你一定能成。”

“这还只是开始。”

李砚信心满满地说,“以后,我还要做出更多好东西来,不仅要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要让村里人都能受益。”

有了钱,李砚办事就方便多了。他先去镇上买了些更好的原料,那些石灰石纯度更高,粘土的粘性也更好。他还买了一个更大的陶罐和一些更结实的锤子、石臼,用来提高生产效率。

然后,他请了村里的几个壮汉帮忙。村里的壮汉大多是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平时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李砚给他们每天二十文钱的工钱,还管一顿午饭,这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待遇了,壮汉们都很乐意过来帮忙。

有了人手和工具,李砚很快就制作出了大量的水泥。他把制作过程进行了分工,有的负责砸石头,有的负责搅拌原料,有的负责烧窑,有的负责研磨,整个生产过程有条不紊,效率大大提高。

王大户看到水泥源源不断地送来,质量也和之前的样品一样好,心里十分满意。他经常在其他地主面前炫耀自己盖房子用的新材料,说这东西如何如何坚固,如何如何好用。其他地主听了,都很好奇,纷纷过来参观。

当他们看到用水泥砌成的墙如此坚固,又听说用水泥盖房效率很高时,都动了心思,纷纷向李砚订购水泥。渐渐地,李砚的水泥在附近几个村子都出了名,订单越来越多,他一个人忙不过来,便干脆在村里租了个大院子,办起了一个小型的水泥厂。

他雇了十几个村民帮忙,还特意请了村里一个读过书的年轻人当记账先生,负责记录订单和收支。翠儿也经常过来给他打下手,帮着烧水、做饭,有时还会帮忙照看一下原料,她做事细心,李砚很放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砚的生意越来越好,他也赚了不少钱。他不再是那个一无所有的穷书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