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就出在角度上,安辰用钢钎在地上画了一个螺旋线,如果把钢钎的头部磨成螺旋形,再让工人倾斜45度角钻孔,这样不仅省力,还能让岩石碎屑更容易排出来,钻孔速度自然就快了。另外,你们现在是一个人扶钎、一个人敲锤,其实可以两个人轮流敲锤,扶钎的人保持角度稳定,这样效率更高。
汤姆看着地上的螺旋线,皱着眉思考了半天,虽然他听不懂什么螺旋形角度,但觉得安辰说的好像有点道理。行,我给你一次机会,他说,明天你去隧道里,带两个工人试试,要是真能挖到6英寸,我就给你涨工钱,要是不行,你就跟其他中国佬一样,扛铁轨去!
第二天一早,安辰就带着两个华工进了隧道。隧道里又黑又潮,只能靠煤油灯照明,空气中弥漫着黑火药的硝烟味和岩石的粉尘,呛得人咳嗽。两个华工都是老手,一开始对安辰的方法还不太信任,但按照安辰说的,把钢钎磨成螺旋形,倾斜45度角,两个人轮流敲锤,没一会儿就发现,确实比以前省力多了,而且钻孔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到了中午,汤姆来检查,看到安辰他们钻的孔,用尺子一量,竟然真的有6。5英寸!我的天,真的做到了!汤姆惊讶地看着安辰,眼神里的轻视少了很多,小子,你真有两下子!从今天起,你就负责指导隧道里的工人钻孔,工钱给你翻一倍!
安辰心里松了口气,这第一步总算是迈出去了。接下来的几天,安辰把自己的方法教给了隧道里的其他华工,大家很快就掌握了技巧,钻孔速度普遍提高到了6英寸以上,隧道的挖掘进度也明显加快了。华工们都很感激安辰,因为钻孔省力了,他们的手也不容易被锤子砸伤了,老陈更是对安辰赞不绝口:安先生,你真是俺们华工的福气啊!
安辰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中央太平洋铁路的总工程师,查尔斯·史密斯。史密斯是个英国人,毕业于剑桥大学,对工程技术非常痴迷,当他听说有个中国佬改进了钻孔方法,提高了隧道进度,特意跑到工地来看。
你就是那个改进钻孔方法的中国人史密斯找到安辰时,他正在指导工人磨钢钎,史密斯上下打量着安辰,眼神里充满了怀疑,我听说你是个工程师可是我从没听说过中国有工程学校。
安辰知道史密斯是个技术控,跟他摆架子没用,只能用实力说话。史密斯先生,我确实学过工程,他说,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工程师,最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您说是吗我改进的钻孔方法,已经让隧道进度提高了50%,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史密斯点头:你说的没错,效率确实提高了,但是……他话锋一转,钻孔只是第一步,爆破才是关键。我们现在用的黑火药,威力小,烟尘大,而且容易引起隧道塌方,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data-fanqie-type=pay_tag>
安辰早就想到了爆破的问题,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硫磺和木炭,威力有限,而且爆破后会产生大量烟尘,不仅影响工人健康,还会延误后续作业。他想了想,对史密斯说:史密斯先生,我知道一种炸药,威力比黑火药大3倍,烟尘还少,而且不容易引起塌方,就是不知道你们这里有没有原料。
什么炸药史密斯眼睛一亮,只要你能说出原料,我就能想办法弄到!
硝酸铵和煤油,安辰说,硝酸铵是一种肥料,很多农场都有,煤油你们工地应该也有。把硝酸铵磨成粉末,和煤油按照9:1的比例混合,就能做成一种威力很大的炸药,而且稳定性好,不容易爆炸,运输和储存都很安全。
史密斯皱着眉:硝酸铵那不是肥料吗能做炸药我从没听说过。
您没听说过很正常,安辰笑了笑,这种炸药在我们那里已经用在工程上了,我可以做个实验给您看。
两天后,史密斯找来了硝酸铵和煤油,安辰在隧道外的空地上做了一次试爆。他先把硝酸铵磨成粉末,和煤油混合均匀,装进一个纸筒里,插上导火索,然后让所有人退到安全距离外,点燃了导火索。
轰隆一声巨响,比黑火药的声音更沉闷,但威力却大得多——地上被炸出了一个半米深的坑,周围的岩石碎块都被震得很远,而且硝烟很少,不到一分钟就散了。
史密斯跑过去看了看炸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我的上帝,这威力也太大了!而且烟尘真的很少!安,你真是个天才!他第一次用名字称呼安辰,眼神里充满了敬佩,从今天起,你就是隧道工程的技术顾问,我会让工人们都按照你的方法制作炸药,你需要什么资源,尽管跟我说!
安辰心里很高兴,不仅得到了史密斯的认可,还获得了技术顾问的头衔,这意味着他不用再干体力活,而且有更多的权力去改进工程技术。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太平洋铁路还有很多问题等着他去解决,而每解决一个问题,他在这个时代的立足之地就更稳一分。
这天晚上,安辰躺在自己的小帐篷里,看着外面的星空,突然觉得穿越也不是那么糟糕。虽然远离了现代社会,但他能用自己的知识改变这个时代的工程,帮助那些处境艰难的华工,这种成就感是在实验室里得不到的。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半块巧克力,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化开,仿佛是对他这段时间努力的奖励。
加油,安辰,他对自己说,既然来了,就活出个人样来,说不定还能在这19世纪的美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呢!
第三章:硝铵的魔法与华工的守护
自从安辰提出用硝酸铵和煤油制作炸药后,隧道的爆破效率大幅提高,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挖通的短隧道,现在二十天就能完成。史密斯对安辰越来越信任,几乎把隧道工程的技术决策权都交给了他,连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也听说了这个神奇的中国工程师,特意来工地视察。
斯坦福是个精明的商人,虽然对工程技术一窍不通,但很看重效率和成本。当他看到隧道进度比之前快了近一倍,而且炸药的成本比黑火药还低(硝酸铵作为肥料,价格很便宜),对安辰非常满意,当场就给安辰涨了薪水,还允许他组建一个小型的技术团队,专门负责改进工程技术。
安辰趁机把老陈和几个技术过硬、做事细心的华工招进了自己的团队,主要负责炸药的制作、钢钎的打磨和钻孔角度的校准。他还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规定:制作炸药时必须远离火源,钻孔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用薄铁皮做的,虽然简陋,但能防止岩石碎屑溅到眼睛里),爆破前必须清点人数,确保所有人都撤离到安全距离外。
一开始,有些华工不太习惯这些规定,觉得麻烦,尤其是制作炸药时,需要把硝酸铵磨成粉末,还要精确配比,很多人觉得差不多就行。安辰知道安全无小事,他没有强制要求,而是亲自示范,给华工们讲为什么要这么做。
大家看,安辰拿着一杯硝酸铵粉末和一杯煤油,对工人们说,如果硝酸铵磨得不够细,和煤油混合不均匀,爆破时就会有部分炸药没爆炸,留在隧道里,后续施工时很容易引发意外。上次西边隧道的塌方,就是因为有残留的黑火药被火星引燃,才导致岩石崩塌的,咱们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他还举了自己团队里一个华工的例子:上次小李钻孔时没戴防护眼镜,一块小石子溅到眼睛里,差点瞎了,后来用了林医生的药才好。咱们出来干活,图的就是能多挣点钱,回家养活老婆孩子,要是把身体搞坏了,再多的钱也没用,对吧
华工们都是实在人,听安辰这么一说,都明白了安全规定的重要性,以后都严格按照安辰的要求做,再也没人抱怨麻烦了。老陈更是主动承担起了监督的责任,每天都在隧道里巡查,看到有人违规就及时制止。
安辰不仅关心华工的安全,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工地的住宿条件很差,华工们都住在简陋的帐篷里,冬天冷、夏天热,而且卫生条件也不好,很容易生病。安辰就跟史密斯建议,用隧道里挖出来的石头,建一些简易的木屋,代替帐篷。
史密斯先生,木屋比帐篷更保暖、更结实,而且用工地的石头和木材,不用额外花钱,安辰对史密斯说,工人住得舒服了,身体好,干活才有劲,效率也会更高。
史密斯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安辰的建议。安辰亲自设计了木屋的结构,采用人字形屋顶,有利于排水和积雪滑落,墙壁用石头砌成,中间填充干草,起到保温作用。他还让木工在木屋的墙上开了窗户,增加通风,避免潮湿。
华工们听说要建木屋,都非常高兴,主动加班加点,不到一个月,几十间木屋就建好了。搬进去那天,老陈拉着安辰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安先生,俺们这辈子都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谢谢你啊!
安辰笑着说:这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要咱们好好干,以后还能住上更好的房子。
然而,安辰的成功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尤其是史密斯的助手,琼斯。琼斯是个美国人,一直觉得自己才是史密斯的得力助手,看到安辰一个中国人爬到了自己头上,心里很不服气,经常在背后说安辰的坏话,还故意找安辰团队的麻烦。
有一次,琼斯趁安辰不在工地,偷偷修改了炸药的配比,把煤油的比例从10%提高到了20%,还在制作炸药的地方扔了一个未熄灭的烟头。幸好老陈巡查时发现了烟头,及时踩灭,才没引发火灾。但第二天,安辰团队用琼斯修改过的炸药进行爆破时,威力比预期的大了很多,导致隧道顶部的岩石松动,差点发生塌方,幸好工人们撤离及时,没有受伤。
安辰知道后非常生气,他立刻调查,发现是琼斯搞的鬼。他拿着证据去找史密斯,史密斯听了也很愤怒,当场就把琼斯叫了过来。
琼斯,你为什么要修改炸药配比还乱扔烟头史密斯严厉地问。
琼斯一开始还想狡辩:我只是想试试能不能提高炸药的威力,烟头不是我扔的……
你还敢撒谎!安辰拿出证据,我已经问过制作炸药的工人了,是你昨天下午去了炸药房,还让他们按照你说的比例混合。而且老陈亲眼看到你在炸药房附近扔了烟头,要不是他及时发现,整个工地都可能被炸了!
琼斯看着证据,脸色变得苍白,再也说不出话来。史密斯气得发抖:琼斯,你太让我失望了!你不仅不尊重技术,还拿工人的生命开玩笑!从今天起,你被解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