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假千金她真敢弑帝 > 第一章(第2页)

第一章(第2页)

伙计撩起眼皮看我,大概觉得我这穿着寒酸样儿不配:掌柜忙着呢,这点小东西,我给你价够公道了。

哦我拿起那枚金戒指,对着光看了看,这戒指是前朝内务府造办处的工艺,用的是‘累丝炸珠’的手艺,现在会这手艺的匠人可不多。还有这红玛瑙,看着不大,水头却足,是南疆老坑料子。耳坠子上的米珠,颗颗圆润大小一致,是渤海贡珠,非上等人家不会有。掌柜的要是忙,我换一家问问,东城的‘宝源斋’王掌柜,对前朝物件儿眼光最毒。

我一口气说完,不带停顿的。

那伙计愣住了,上下打量我,大概觉得我这穷酸样儿和嘴里蹦出来的话严重不符。他犹豫了一下,说了句稍等,转身进了里间。

不一会儿,一个留着山羊胡,戴着瓜皮帽的干瘦老头儿出来了。他拿起我的东西,对着光仔细看了半天,又用放大镜看了戒指的印记和玛瑙的纹路。

姑娘,他放下东西,眼神变了变,眼力不错。这价,确实给低了。耳坠子十五两,簪子十二两,戒指……七两。如何

死当。我又强调了一遍。

成。掌柜很干脆,让伙计取银子。

三十四两雪花银到手。沉甸甸的,心里踏实不少。

有了钱,第一件事,填饱肚子。我走到巷口王婆子的馄饨摊。

王婆婆,一碗大份的,多放香菜葱花,再来两个酥饼。我找了个角落坐下。

热腾腾的馄饨端上来,白气熏着脸。我捧着碗,大口喝汤,咬开薄皮大馅的馄饨,滚烫的肉馅混着鲜香的汤汁滑进喉咙。

真香!比韩府那些花里胡哨、摆半天凉透的席面好吃一万倍。

吃着吃着,隔壁桌两个壮汉的闲聊飘进耳朵。

……听说了吗韩太傅家那个假千金,啧啧,被当众扒了衣裳赶出门!真是活该!

可不是!听说真千金温柔善良,还被那假货欺负呢!

要我说,这种鸠占鹊巢的,就该沉塘!

我吸溜着馄饨,眼皮都没抬一下。沉塘呵。

王婆子端来酥饼,看了我一眼,小声说:姑娘,别听他们嚼舌根,那些人懂个屁。她眼神里有点怜悯,大概看我穿着单薄。

我朝她笑笑:没事婆婆,嘴长别人身上。我咬了一口酥饼,嘎嘣脆,您这饼,真酥。

谣言传得比风还快。几天功夫,整个京城都知道了韩家真假千金的事。故事版本越来越离谱,我已经成了心狠手辣、谋害真千金的恶毒妖女。

挺好,省得我自我介绍。

钱不能坐吃山空。得找个营生。

我观察了几天。这西城住的多是贩夫走卒,小吏杂役,图的就是便宜实惠。早上赶工的,晚上下值的,都爱在街边买点热乎吃食垫肚子。

包包子吧!

说干就干。我租了王婆子馄饨摊隔壁更小的一个门脸,支起了韩记包子铺。没招牌,就一块破木板写了三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买了个半旧的大蒸笼,一口大铁锅,几袋白面,半扇猪肉,一堆时令蔬菜。

剁馅,和面,发面,包包子……以前在韩府,为了讨好那个便宜爹,我偷偷跟厨房的孙大娘学过几手。孙大娘是鲁地人,做面食一绝。

天不亮我就起来忙活。发好的面要揉透,馅料要剁得均匀,调味要咸淡适中。第一锅包子出笼,白胖胖,热气腾腾,麦香混着肉香,飘出老远。

新开的包子铺闻着挺香啊!一个赶早市的脚夫探头问。

肉包子两文一个,素的一文半,大哥尝尝我掀开笼盖,热气扑了他一脸。

脚夫要了三个肉包。他站在路边,三两口就塞进一个,烫得直哈气:嗯!好!皮薄馅大,肉汁足!实在!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赶工的,拉车的,送水的……我这铺子小,位置偏,但架不住包子实在,味道好。几天下来,竟也慢慢有了些熟客。

王婆子也替我高兴,有时忙不过来,她还帮我招呼几声。

日子像上了发条,累,但踏实。每天数着铜板入账,听着客人们夸一句韩娘子包子实在,比在韩府听那些虚头巴脑的奉承舒坦一百倍。

这天晌午,过了饭点,人少些。我正收拾着,巷口突然一阵喧哗。

一辆四驾的朱轮华盖马车,在一队盔明甲亮的侍卫簇拥下,缓缓驶进这狭窄破败的西城巷子。车马仪仗,与这脏乱的环境格格不入。

行人纷纷避让,指指点点。

马车在我那破包子铺前停了下来。

车帘掀开,一个穿着月白宫装、头戴珠翠、打扮得如同画中人的女子,在宫女的搀扶下,款款下车。

正是苏晚意。

几个月不见,她更显贵气逼人,眉目间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得意。她身后,跟着两个神情倨傲的嬷嬷。

姐姐。她开口,声音依旧柔柔的,带着恰到好处的悲悯,妹妹来看看你。听说你在这里……受苦了。

她把受苦两个字咬得格外清晰。

我放下手里的抹布,直起身,看着她:哟,稀客。苏娘娘不在宫里享福,跑这脏地方来,不怕污了你的鞋

她被我这称呼噎了一下,随即眼圈微红:姐姐何必如此说话。我知道你心里怨我。但血脉之事,天意难违。妹妹也是身不由己……

她走近两步,用手帕掩着鼻子,扫了一眼我的铺子,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嫌弃:姐姐,你怎能……怎能做这等低贱营生真是委屈了你这双手。她看向我沾着面粉和油渍的手。

不偷不抢,凭力气吃饭,哪里低贱了我扯了扯嘴角,总比有些人,靠着哭哭啼啼装可怜,踩着别人往上爬强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