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分下去,一个人也就十斤。
十斤粮食,够干什么的?
塞牙缝都不够。
赵家村的人,心态彻底崩了。
不光是他们,整个连山大队,乃至周边的几个公社,全都陷入了对粮食的恐慌之中。
各大队都急了。
现在没什么比粮食更重要。
大家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变卖手里的集体资产,换成钱,再去抢购粮食。
连山大队部,孙连城也是愁得好几天没睡好觉。
这天,他看着公社地图上那个大大的水库,眼睛一亮。
那是连山大队的集体鱼塘,面积很大。
可因为持续干旱,水位下降得厉害,眼看着就要见底了。
与其让里面的鱼活活干死,不如趁现在捞上来卖掉,换成粮食。
孙连城立刻拍板,让下辖的各个村子都出人,一起去鱼塘抓鱼。
“卫国啊!”
孙连城开着吉普车,专门跑了一趟沈家村,找到了王卫国。
“有个事,还得你出马。”
他递给王卫国一根烟,自己也点上一根,猛吸了一口。
“收购站那边,给的价钱太低,死抠门。”
孙连城皱着眉头,一脸的不忿。
“你去县里那几个大厂问问,看他们要不要鱼?这年头,只要是吃的,他们肯定都要!”
王卫国点了点头,接下了这个任务。
他去县里跑了一圈,情况比孙连城预想的还要好。
现在只要是吃的,别说是鱼,就是野菜根,都有人抢着要。
肉,更是硬通货中的硬通货。
收购站那边,压价压得厉害,活鱼只给三毛五一斤。
可王卫国找到纺织厂、轧钢厂和机械厂的后勤科,人家一听有几千上万斤的活鱼,眼睛都绿了。
当场就拍板,五毛钱一斤,有多少要多少!
这些大厂都有自己的大冰柜,用来储存职工福利。
就算放不下,还能协调存到肉联厂的冷库去。
肉联厂的冷库有好几个,现在也都在拼命囤积各种能吃的东西。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连山大队下辖的几个村子,各出二十个青壮劳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干涸的鱼塘。
王卫国则跟着孙连城,开着大队部的拖拉机,一车一车地往县城里拉鱼。
场面热火朝天。
抓鱼的行动,整整持续了三天。
鱼塘里的水几乎被抽干,塘底的淤泥里,到处都是扑腾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