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红星走在最前面,背着手,满脸红光。
他看着这二十五头大肥猪,就像看着二十五垛会走路的钞票。
到了肉联厂,过磅,开票,一气呵成。
毛重一斤四毛钱。
二十五头猪,总共卖了两千零八块钱。
沈红星揣着这笔巨款,手心都有些冒汗。
这可是两千多块钱!
不过,这钱还不能全落在村里口袋。
按照规矩,要先上交五百块给大队做统筹。
然后,又花了二百五十块钱,抓了二十五只半大的猪仔回来。
一只猪仔,十块钱。
剩下的钱,才是村里能动用的。
赵家村那边,情况也差不多。
他们也卖了猪,手里也一下子宽裕了起来。
可问题是,现在有钱,粮站里却没粮了。
这下,赵家村的村长刘国华是真急了。
他领着村里几个干部,干脆也不回家了,直接带着铺盖卷,在粮站门口打起了地铺。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有运粮车过来,他们必须第一个抢到。
现在这光景,谁都看得明白。
秋收还没到,可就这大旱的天气,产量肯定要降。
产量降了,但该交的公粮,一斤都不会少。
甚至,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饥荒,上面的公粮征收比例,说不定还会往上提。
这么一算,自家村里剩下的那点粮食,根本撑不到明年夏收。
不买粮,就得饿肚子。
刘国华他们,在粮站门口足足等了五天。
终于,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拉着满车的粮食,缓缓驶进了粮站。
粮站的门一开,刘国华他们就疯了似的往里冲。
可粮食不多。
而且,价格也涨了。
从原来的八分钱一斤,涨到了一毛钱一斤。
刘国华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把卖猪剩下的钱全掏了出来,能买多少买多少。
最后,他们也只抢到了三千斤粮食。
三千斤。
听着不少。
可赵家村全村上下,将近三百口人。
这么一分下去,一个人也就十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