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清跟着王强坐上公交车,看着窗外陌生的城市,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第三章
工厂初遇
婉清跟着王强来到了位于郊区的一家制鞋厂。厂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大多是和她年纪相仿的年轻人。
先填表,等会儿有人带你去宿舍。王强递给她一张表格,我还得去上班,晚上来找你。
婉清点点头,接过表格,找了个角落坐下填写。她的字写得工整漂亮,很快就填好了。
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女孩走过来,笑着说:你是新来的吧我带你去宿舍。
女孩自我介绍叫林晓梅,来自湖南,已经在厂里干了一年。
宿舍是八人间,上下铺,床铺已经被占了七个。晓梅指着靠窗的一个下铺说:这个是你的。
婉清放下行李,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小空间。墙上贴着几张明星海报,空气中弥漫着洗衣粉和洗发水的混合香味。
下午,婉清被分配到生产线上,负责给鞋子缝鞋面。她学得很快,不一会儿就掌握了基本技巧。
你手真巧。一个温和的男声从背后传来。
婉清回头,看到一个高个子男生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双刚做好的鞋子。他眉清目秀,眼神里带着一丝笑意。
我叫陈凯,是质检。男生自我介绍道,你是新来的吧
婉清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叫曹婉清。
从那天起,陈凯经常会来生产线帮忙,有时会给婉清送一杯热水,有时会教她一些更高效的缝纫技巧。两人渐渐熟悉起来。
晚上下班后,婉清躺在床上,想着白天发生的事情。陈凯的笑容和他英俊帅气的脸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她第一次觉得,这个陌生的城市,似乎也没那么孤单了。
第四章
暗生情愫
日子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天天过去。婉清渐渐适应了工厂的节奏,手上的动作越来越熟练,速度也快了不少。
陈凯依旧时不时来生产线帮忙。有一次,婉清的缝纫机突然卡住了,线缠得乱七八糟。她急得满头大汗,偏偏组长又在催产量。
我来。陈凯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她身边,熟练地拆开机头,几下就把缠在一起的线理好了。
谢谢你。婉清小声说。
没事,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就喊我。陈凯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
下班后,婉清一个人坐在宿舍楼下的长椅上,看着远处的晚霞发呆。陈凯走过来,递给她一瓶冰可乐:今天这么热,喝点凉快的。
婉清接过可乐,犹豫了一下:多少钱我给你。
跟我还客气什么。陈凯摆摆手,在她身边坐下,刚来这里,还习惯吗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婉清惊讶地发现,陈凯虽然是浙江人,但对四川的很多小吃都很熟悉。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四川小吃婉清忍不住问。
我以前有几个玩的好的朋友是四川的,我最喜欢吃你们那里的麻辣火锅。陈凯笑着说,以后有空,你做给我吃啊。
婉清的脸微微一红,点了点头。那一刻,她觉得陈凯虽然比她大六岁却像一个老朋友,让人不自觉地想靠近。
从那以后,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近。陈凯会在下班后带她一起去食堂吃饭,会在周末带她去附近的公园散步。婉清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和陈凯见面,甚至会在工作时走神想他。
一天晚上,婉清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喜欢上陈凯了。这个念头让她既兴奋又不安——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她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吗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洒在婉清的脸上。她轻轻叹了口气,闭上了眼睛,心里默默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第五章
情愫渐浓
春天的浙江,总是带着潮湿的气息。工厂外的小路上,野花悄然开放,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那天是周末,陈凯约婉清去镇上赶集。婉清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她换上了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这是她来浙江后买的第一件新衣服。
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陈凯像个向导一样,带着婉清从一个摊位走到另一个摊位。
尝尝这个。陈凯递给她一串糖葫芦。
婉清咬了一口,酸甜的味道在口中蔓延,她忍不住笑了:好吃。
陈凯看着她的笑容,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个四川女孩了——她的单纯、她的善良、她偶尔的倔强,都让他着迷。
逛到一家小饰品店时,陈凯停下脚步,盯着橱窗里的一对银耳钉看了很久。
喜欢吗他问。
婉清点点头,又摇摇头:挺好看的,就是太贵了。
陈凯笑而不语,走进店里把那对耳钉买了下来。
给你。他把耳钉递给婉清,就当是庆祝你来到浙江三个月。
婉清愣住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