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离乡的风 >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

槐花飘落的日子

四川南溪的春天,总是带着湿润的气息。村口那棵老槐树又开了,雪白的花瓣像细雨一样,悄无声息地落在土路上。

曹婉清背着书包,脚步轻快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十五岁的她,个子已经长到了一米六,两条麻花辫垂在肩头,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有些凌乱。她的眼睛很亮,像嘉陵江的水一样清澈。

婉清,跑啥子哦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她回头,看到邻居王表娘正提着一篮青菜走过来。

王表娘,我妈喊我早点回去喂鸡。婉清笑着回答。

到家时,母亲正在院子里剁猪草。阳光透过屋檐的缝隙照下来,映在母亲的发梢上,几根银丝格外显眼。

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作文写得好。婉清放下书包,有些得意地说。

母亲抬起头,嘴角弯了弯:晓得咯,继续努力。

晚饭后,婉清趴在桌上写作业,父亲曹建国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雾在昏黄的灯光下缭绕,父亲的脸被映得有些模糊。

老汉,同桌说他以后要去浙江打工,说那边工资高得很。婉清突然开口。

父亲的动作顿了顿,眉头皱了起来:浙江太远了,女孩子家,走那么远干啥子

婉清没说话,只是低头继续写作业。可她心里,一个模糊的念头已经开始萌芽——外面的世界,也许和这里不一样。

夜深了,婉清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她想象着浙江的样子,那里一定有高楼大厦,有宽阔的马路,有她从未见过的风景。

她不知道的是,这个看似普通的夜晚,将成为她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多年后,她真的会离开这片土地,踏上南下的列车,去追寻一个未知的未来。

那一夜,婉清睡得并不安稳。梦里,她站在一条陌生的街道上,四周是高耸的楼房,灯光像银河一样闪烁。她努力寻找回家的路,却怎么也走不出去。

第二天一早,父亲出门赶集,母亲去地里干活。婉清一个人留在家里,写完作业后,她翻开了语文课本,翻到那篇《少年中国说》。读到少年强则国强时,她的胸口涌起一股热流,仿佛有什么力量在推动她。

中午,母亲匆匆回来做饭。饭桌上,婉清忍不住又提起浙江的事:妈,你去过浙江吗

母亲愣了一下,摇头:没去过,听你王表娘说那边工厂多,打工的人也多。

那我以后可以去看看吗婉清试探着问。

母亲的手顿了顿,随即摇头:等你长大了再说。

婉清没再追问,但心里的那粒种子,已经悄悄发芽。

那天下午,学校来了个新老师——张老师,二十多岁,从成都来的。他穿一件白色衬衫,说话时带着淡淡的普通话口音,和村里的老师很不一样。

在作文课上,张老师念了婉清的作文,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她:曹婉清同学的文字有灵气,有画面感,希望你继续保持。

婉清的脸一下子红了,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下课后,张老师走到她身边,轻声说:你写的东西很有潜力,如果以后有机会去外面看看,你的眼界会更开阔。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婉清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傍晚回家时,天空被晚霞染成了橘红色。婉清望着村口的老槐树,突然觉得它不再像以前那样高大——也许,是因为她的世界,正在悄悄变大。

第二章

离乡的列车

十八岁那年,婉清终于坐上了南下的列车。

她的行李很简单:一个旧帆布包,装着几件换洗衣服、一本相册和母亲塞进去的几袋腊肉。父亲没有来送她,只有母亲和王表娘站在站台上,眼睛红红的。

到了那边,记得打电话回来。母亲握着她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婉清点点头,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一样,说不出话来。

列车缓缓开动,婉清透过车窗看着母亲的身影越来越小,眼泪终于忍不住滑落。她用力挥手,直到再也看不见母亲的身影。

车厢里很拥挤,空气里弥漫着方便面和汗水的味道。婉清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旁边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背着一个巨大的编织袋。

第一次出门男人看了看她,问道。

婉清点点头。

去浙江

她又点点头。

男人笑了笑:我也是,那边工厂多,好找工作。

列车一路向南,窗外的景色从青山变成了平原,又变成了一片片水田。婉清看着陌生的风景,心里既兴奋又忐忑。

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颠簸,列车终于到达了浙江衢州。婉清跟着人流走出车站,眼前的景象让她目瞪口呆——宽阔的马路、川流不息的汽车、高耸的楼房……一切都和家乡截然不同。

婉清!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

她回头,看到村里的王强正朝她挥手。王强比她大两岁,去年就来浙江打工了。

走吧,我带你去厂里。王强接过她的行李,我们厂正好缺人。

婉清跟着王强坐上公交车,看着窗外陌生的城市,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