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梅雪宫阙 > 第一章(第3页)

第一章(第3页)

过去两年,苏家一边扶持六皇子,让他和三皇子四皇子争夺太子之位,一边想让宫中的苏家女承宠,再生个皇子。没承想去年刚拿下三皇子,今年六皇子也遭到刺杀身亡。可他们不知道,这一切都在皇帝的算计里。

按照原计划,六皇子要在刺杀事件中趁机杀了四皇子,挑起苏家与赵家的矛盾。可谁也没料到,六皇子会被四皇子的真诚打动。这两年,四皇子待他极好,会教他骑马,会给他讲宫里的规矩,会在他被其他皇子欺负时护着他。所以在关键时刻,六皇子放弃了任务,挡在了四皇子身前,用自己的死,给四皇子换来了一线生机。

这个变故打乱了皇帝的计划,可他很快调整了策略。七皇子渐渐长大,今年也已经满十二岁了,同时他的母家是依附苏家的一个小家族。他给七皇子送了封密信,引导他怀疑四皇子,离间他们兄弟的关系,想让七皇子投靠苏家,主动与赵家斗起来。

七皇子对父亲充满孺慕之情,轻易就被密信动摇了。他开始暗中调查四皇子,被皇帝故意放出的线索引偏,认定四皇子心怀不轨,还偷偷给母家传信,按照皇帝计划的那样与苏家站在了一起。就这样,赵家与苏家彻底撕破脸,双方势力互相攻讦,不少官员在争斗中落马,皇帝趁机安插了更多自己的人。

假六皇子死后第三年,四皇子已近弱冠,七皇子也十五岁了,这几年四皇子虽有心化解,但也架不住身后赵家的压力,两人的矛盾在出宫立府后越来越深。朝中请立太子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皇帝知道,收网的时候到了。

那天早朝,一隶属于苏家的大臣突然出列,双手捧着份密奏,声音洪亮:陛下,臣有本奏!四皇子与驻京将领私通书信,其意图谋反!

朝堂上瞬间一片哗然,官员们交头接耳,目光都落在四皇子身上。四皇子猛地抬头,脸色苍白如纸,他快步走出队列,跪在地上:父皇明鉴!儿臣绝无此心!这定是有人陷害!

就在这时,赵家领头人赵尚书也站了出来,同样捧着一叠文书:陛下,臣也有本奏!七皇子结党营私,贪墨军饷,罪证确凿!

七皇子吓得浑身发抖,也跟着跪下来:父皇!儿臣冤枉!儿臣从未贪墨军饷啊!

朝堂顿时乱作一团,支持四皇子的官员和支持七皇子的官员互相指责,吵得不可开交,场面几乎失控。

皇帝坐在龙椅上,冷眼看着这一切,等下面吵得差不多了,才缓缓开口:肃静。

两个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连掉根针都能听见。

既然如此,那便彻查吧。皇帝的声音平稳得不带一丝感情,此事交由三法司会审,四皇子、七皇子暂且软禁宫中,没有朕的命令,不得踏出宫门半步。

父皇!两位皇子同时惊呼,可皇帝根本没看他们,起身拂袖而去。

彻查的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赵派与苏党的多位重臣都被查出问题,从结党营私到通敌叛国,罪行累累。皇帝借机大肆清洗朝堂,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也终于浮出水面:有潜伏在世家内部多年的暗卫,有暗中收集罪证的御史,还有掌控着军权的将领。

而后,皇帝下旨:四皇子与七皇子削去爵位,圈禁在皇子府;苏丞相与赵尚书罢官免职,抄家查办;其余涉案的世家官员,一律严惩。

旨意下达那天,群臣哗然。四皇子和七皇子是当今仅存的两位皇子,这么处置,皇位岂不是后继无人不少官员上书求情,可皇帝全都置之不理,朝中人心惶惶。

这场清洗持续了整整三个月,朝堂几乎被清空。最后一批涉案官员被押出京城那天,皇帝独自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去的车队,眼中没有任何情绪。他知道,他离给苏婉和阿澈的承诺,又近了一步。

当晚,皇帝又去了密室,对着苏婉的牌位轻声说:婉婉,那些害死你的人,终于都得到了报应。我们的阿澈,很快就会回到他应有的位置。

深冬的朔风卷着残雪,在金銮殿的琉璃瓦上打着旋,殿内的百官垂着头,大气不敢喘,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压抑。四皇子和七皇子被废已有三个月,往日依附他们的官员像惊弓之鸟,而其他派系的人蠢蠢欲动,宗室更是动作频频,都在等着皇帝从宗室中择人立储。

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是久违的红润。他目光扫过殿下文武百官,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众卿皆知,朕之皇子接连遭难,此乃国之大不幸。他语气沉痛,眼中却闪过一丝锐光,然国不可无储君,朕今日要宣布一事,关乎国本。

百官顿时竖起耳朵,几位有希望过继的适龄宗室子弟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眼中满是期待。

皇帝向身旁的内侍示意,内侍立即捧着一卷明黄圣旨,走到殿中,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朕登基以来,夙夜忧勤,唯恐负先帝之托、万民之望。立储之事,关乎国本,朕不敢轻率。今查实,宗室子景澈实为朕之血脉,乃已故苏婉所出之皇子。。。。。。

什么景澈是皇子苏婉可是二十年多前那个。。。。。。圣旨还没读完,朝堂上就炸开了锅,官员们交头接耳,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皇帝抬手压下议论,亲自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因其母苏婉遭奸人所害,朕不得已将其寄养宗室,以保平安。今真相大白,特此认回皇籍,立为太子,正位东宫!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大声通报:陛下,边关捷报!我军大破北狄,凯旋而归!

皇帝龙颜大悦,立刻颁布旨意:礼部速速筹备,朕将亲自出城门迎接!

城门外,玄甲红袍的将军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臣景澈,参见陛下!

皇帝快步走过去,一把扶起他,在万众瞩目下高声道:此非仅凯旋将军,更是朕之骨血,新立太子景澈!

百姓们哗然,群臣脸色骤变,那些遗留世家老臣更是面如死灰——他们终于明白,皇帝隐忍多年,就是为了这一天,为了给苏婉复仇,为了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登上储位,更为了颠覆世家。

当晚皇宫设宴,金碧辉煌的大殿内觥筹交错,歌舞升平。皇帝携太子坐在上首,接受百官的祝贺,可没人知道,他此刻心里想的,是当年前苏婉笑着给他看阿澈小拳头的模样。

宴罢,皇帝带着景澈去了太庙。苏婉的牌位被请进了太庙,追封为后,享皇家供奉。皇帝指着牌位,眼里含着泪:给你母亲上炷香吧,她若能看见你今日的模样,一定很欣慰。

景澈跪在蒲团上,点燃香,插进香炉。他抬头望着苏婉的牌位,又看向身旁的父亲,忽然觉得心里很踏实。

窗外的雪还在下,落在红梅上,美得像幅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