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基础的独处时心存敬畏,到日常中涵养德性,再到最终的穷尽事理、明心见性!
这哪里是在答题,这分明是在为天下所有读书人,指出了一条清晰无比的修身之路!
魏长青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胸口直冲头顶。
他继续看下去,看到了最后的结语。
“故圣人不废天道以惧人心,不诎人心以疑天道。治心之要,在去其蔽而已。”
“譬之烛幽,火本明而烟蔽之,去烟非灭火也,复其明而已矣!”
最后一句比喻,如洪钟大吕,让全场噤声。
去烟,非灭火!
复其明而已!
简单,直接,却又蕴含着至理!
将困扰了儒生千百年的“天人”之辩,剖析得淋漓尽致,再无半点含糊。
文光阁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考官都呆呆地看着那份考卷,久久无言。
他们审阅过无数文章,见过太多华丽的辞藻,各种引经据典的炫技。
可从未见过一篇策论,能将深奥义理,用如此朴素直白的方式,阐述得如此透彻。
良久,一名考官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打破了沉默。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名考官低声念着卢璘的《别庞盛》,而后抬起头,环视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这就是卢案首啊!”
“名不虚传!当真是名不虚传啊!”
“有此一人,我临安府文脉永昌!”
“何止是临安府!”
“此等文章,此等见地,便是放在京都的会试之上,也足以名列前茅!‘去烟非灭火’,此六字,足以传世!”
“甲上!此卷若非甲上,我等还有何颜面坐在这里!”
赞叹之声,此起彼伏。
魏长青将考卷轻轻放在桌案的最上方,与其他考卷分离开来。
这份卷子,已无需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