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李砚开始忙着制作水泥。他在那间土坯房的院子里来回踱步,目光扫视着每一个角落,像是在寻找隐藏的宝藏。最终,他的视线落在了墙角一个破旧的陶罐上,那陶罐口沿已经崩裂,罐身布满了细密的裂纹,显然是被人丢弃许久的。但在李砚眼里,这却是制作水泥的关键工具
——
一个简易的窑炉。
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陶罐从厚厚的积灰中挪出来。陶罐沉甸甸的,沾满了泥土和蛛网。李砚打来一盆水,用破布一点点擦拭着罐身,随着泥土被抹去,陶罐原本的青灰色渐渐显露出来。他又找来几块平整的石头,在院子中央垒起一个简易的灶台,把陶罐稳稳地放在上面,周围用泥土加固,确保它在烧制过程中不会倾倒。
接着,他开始收集柴火。村里的柴火大多是村民们做饭剩下的边角料,或是山上捡来的枯枝。李砚提着一个破旧的竹筐,挨家挨户地询问,幸好村民们大多淳朴,见他一个
“读书人”
模样的人如此辛苦,纷纷把家里多余的柴火送给了他。不一会儿,竹筐就装满了,他一趟趟地往回运,累得满头大汗,后背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紧贴在身上,很不舒服。
翠儿每天过来送吃的,看到他弄得满身是灰,头发上沾着草屑,脸上也蹭上了泥土,活像个泥猴,总是忍不住皱起眉头叮嘱他几句:“李大哥,你慢点弄,别累着了。这活儿急不得,身体要紧。”
李砚只是笑笑,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手上的活却没停。他知道,时间不等人。这个时代的生存压力太大了,一天不赚钱,就可能面临饿肚子的风险。早点做出水泥,就能早点赚到钱,才能在这个陌生的时代真正站稳脚跟。
他先把找到的石灰石、粘土和铁矿粉小心翼翼地摊在地上晾晒,确保里面没有水分。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来,照在这些原料上,反射出淡淡的光泽。李砚蹲在地上,仔细地挑选着,把里面夹杂的碎石、杂草一一剔除。这是个细致活儿,需要极大的耐心,他一干就是几个时辰,直到夕阳西下,才把原料筛选干净。
然后,他按照记忆中水泥制作的配方比例,开始混合原料。他找了一块平整的石板,把石灰石放在上面,用锤子一点点砸碎,直到变成细小的颗粒。接着是粘土和铁矿粉,同样处理成粉末状。他把三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倒在一个大木盆里,用一根粗壮的木棍反复搅拌。木棍与木盆摩擦,发出
“咯吱咯吱”
的声响,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
搅拌均匀后,李砚把混合好的原料小心翼翼地放进陶罐里,直到装满为止。他点燃了陶罐周围的柴火,火苗
“噼啪”
作响,舔舐着陶罐的底部和侧壁。他守在旁边,不时地往火堆里添柴,调整柴火的大小,确保温度均匀。火焰的光芒映在他的脸上,忽明忽暗,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
烧了整整一天一夜,期间李砚只短暂地休息了几次。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嘴唇也干裂了,但他丝毫不敢懈怠。直到陶罐的颜色变成了暗红色,他才慢慢熄灭了柴火,让原料在陶罐里自然冷却。
第二天清晨,李砚迫不及待地打开陶罐。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石灰味。陶罐里的原料已经变成了一块块烧结后的熟料,呈灰黑色,质地坚硬。他把这些熟料取出来,放在地上冷却。等完全凉透后,他又用锤子把熟料砸碎,再用一个破石臼研磨成粉末。石臼是他从村里一个老木匠那里借来的,已经用了很多年,内壁光滑无比。李砚拿着石杵,一下下用力研磨,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滴落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熟料终于被研磨成了细腻的灰白色粉末。看着眼前这堆粉末,李砚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就像一个等待考试结果的学生。“成败在此一举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按照比例往粉末里加了些水,然后用木棍搅拌均匀。水泥浆很快就变得粘稠起来,散发出淡淡的腥味。
李砚把水泥浆倒入几个用木板做成的模具里,做成了几个小方块,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院子里晾干。他在旁边插上一根小木棍,用来标记水泥块的位置,防止被人不小心碰倒。
接下来的几天,李砚每天都在观察这些水泥块的硬度。他会用手指轻轻按压,感受它的坚硬程度,还会用小石子轻轻敲击,听它发出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泥块的颜色越来越浅,硬度也越来越高。
翠儿也很好奇,每天送完吃的,都会蹲在旁边看一会儿,经常过来问他:“李大哥,你这弄的是什么呀?看起来像面粉,又不像。”
李砚笑着说:“这是一种能让石头和砖头粘在一起的东西,等干了以后,会非常坚硬,比你见过的任何粘合剂都好用。”
翠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眼里却充满了好奇。她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水泥块的边缘,然后迅速缩了回来,像触摸到了什么神奇的东西。
三天后,水泥块彻底干透了。它们的颜色变成了纯白色,表面光滑而坚硬。李砚拿起一块,用石头使劲砸了一下,只听
“铛”
的一声脆响,石头被弹开了,掉在地上滚了几圈,而水泥块却完好无损,只是表面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印记。
“成了!”
李砚兴奋地大叫起来,声音里充满了激动和喜悦。他成功了,在这个连基本工业都没有的落后时代,他做出了水泥!这不仅仅是一种建筑材料,更是他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的希望和底气。
翠儿听到他的叫声,赶紧从屋里跑了出来,看到水泥块居然这么坚硬,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嘴巴张成了
“o”
形:“李大哥,你这东西也太厉害了吧!石头砸上去都没事!”
“厉害的还在后头呢。”
李砚笑着说,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水泥的好处,让它在这个时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