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哲对着电脑屏幕上的《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深度解析》揉了揉太阳穴,金丝眼镜滑到鼻尖,露出一双带着倦意却依旧清亮的桃花眼。作为国内顶尖高校的金融经济学博士,他刚结束一场长达三天的课题研讨会,此刻正试图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里,找出大萧条时期美国银行业改革中被人忽略的套利空间——纯粹是学术强迫症发作,跟钱没关系。
桌上的美式早已凉透,咖啡因的后劲却让他精神亢奋。他伸手去够桌边的资料夹,指尖刚碰到泛黄的《联邦储备系统年度报告(1932)》,窗外突然劈下一道诡异的紫蓝色闪电,电脑屏幕瞬间爆出刺目的白光。安哲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像是被扔进滚筒洗衣机高速甩动,下一秒,他重重摔在坚硬的地面上,眼镜飞出去老远。
咳咳……呛人的煤烟味钻进鼻腔,安哲捂着胸口咳嗽,挣扎着坐起身。眼前不是熟悉的书房,而是一条狭窄、泥泞的街道。两旁是红砖砌成的矮楼,招牌上的英文单词带着老式印刷体的笨拙,穿着粗呢大衣、戴着圆顶礼帽的行人匆匆走过,偶尔有辆黑色福特T型车驶过,扬起漫天尘土。
一个穿着补丁围裙的小男孩抱着一摞报纸跑过,叫卖声清脆又急促:号外号外!罗斯福总统宣布全国银行休假!三月六日起所有银行暂停营业!
安哲猛地僵住。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刚上任就颁布的银行紧急法令他低头看向自己——身上还穿着研讨会时的深蓝色西装,在一群灰头土脸的行人里,活像刚从橱窗里逃出来的模特。更要命的是,他摸遍全身口袋,只找到一部没电的手机、一支钢笔,还有钱包里几张2024年的人民币——在这个年代,跟废纸没两样。
先生,您没事吧一个温和的女声在旁边响起。安哲抬头,看到一位穿着米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士,手里提着菜篮,眼神里带着关切。她的头发挽成整齐的发髻,脸上没化妆,却透着一股干净的书卷气。
我……没事,谢谢。安哲尴尬地笑了笑,试图找回自己的声音,请问,这里是纽约吗
是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女士点点头,好奇地打量着他,您看起来不像本地人,是来出差的这身衣服真时髦。
安哲干笑两声,总不能说自己是从九十多年后穿过来的。他定了定神,快速梳理现状:现在是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刚宣布银行休假,全国银行停业整顿,民众手里的银行券随时可能变成废纸,市场陷入恐慌——而他,一个兜里比脸还干净的现代金融博士,要在这个饿殍遍地的大萧条时代活下去。
女士,抱歉打扰,我叫安哲,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诚恳,我遇到点麻烦,钱包和证件都丢了,能不能……能不能借我几美分我保证会还的。说完这句话,他自己都觉得脸红——前世顺风顺水的博士,这辈子居然要靠乞讨开局。
女士愣了一下,随即从口袋里掏出三枚1美分的硬币,递了过来:我叫艾拉·怀特,在附近的小学当老师。这点钱不多,你先买点面包垫垫肚子吧。她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现在银行都关门了,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你要是没地方去,或许可以去码头碰碰运气,有时候会有临时搬运的活计。
安哲接过硬币,指尖传来金属的冰凉触感,心里却暖烘烘的。谢谢你,怀特小姐,这份恩情我一定报答。他认真地说,桃花眼里闪着真诚的光。艾拉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抿嘴笑了笑:举手之劳而已,你快去找点吃的吧。
看着艾拉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安哲握紧了手里的硬币。三美分,够买一块最便宜的黑面包。他得先解决生存问题,再想办法利用自己的先知优势——毕竟,他脑子里装着整个20世纪30年代的金融史,这可是最值钱的剧本。
安哲找了家简陋的面包店,花两美分买了块硬邦邦的黑面包,啃得牙龈发酸。他一边吃,一边沿着街道观察。随处可见倒闭的店铺,橱窗上贴着停业清仓的告示,偶尔有衣衫褴褛的流浪汉蜷缩在墙角,眼神空洞。这就是大萧条的真实模样,比书本上的文字更让人窒息。
走到码头附近,安哲果然看到不少人在争抢临时搬运的活计。他身材高挑,常年健身的习惯让他看起来比同龄人强壮,很快就被一个码头工头选中,负责把一筐筐棉花搬到货轮上。活计繁重,汗水浸透了西装,磨得肩膀生疼,到傍晚结算时,他终于拿到了1美元25美分的报酬。
拿着皱巴巴的钞票,安哲找了家最便宜的寄宿公寓。房东是个刻薄的老太太,收了他1美元押金,扔给他一把生锈的钥匙:三楼最里面的房间,晚上十点后不准开灯,不准吵闹,丢了东西别来找我。
房间小得像个鸽子笼,只有一张破床和一张桌子,墙角还在渗水。安哲瘫倒在床上,累得连动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但他没睡,脑子里飞速运转着:银行休假会持续四天,3月10日起,经过联邦储备委员会审核的银行会逐步重新开业。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会在6月16日正式签署,核心内容是分业经营——商业银行不能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也不能吸收存款,同时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为存款提供保险。
data-fanqie-type=pay_tag>
这里面藏着无数机会。比如,现在民众对银行失去信心,纷纷把银行券换成黄金,导致黄金价格被低估。而法案通过后,联邦政府会禁止私人持有黄金,强制将黄金兑换成美元,届时黄金价格必然暴涨。但问题是,他现在只有25美分,连一盎司黄金的零头都买不起。
第二天一早,安哲揣着仅剩的25美分,去码头继续干苦力。他手脚麻利,又肯吃苦,工头渐渐对他另眼相看,偶尔会把一些轻快点的活派给他。几天下来,他攒了差不多10美元——这点钱,在当时够一个普通家庭一周的生活费,但要搞投资,简直是杯水车薪。
3月10日,第一批经过审核的银行重新开业。安哲特意跑到华尔街附近观察,看到不少人犹豫着把手里的银行券存进银行,更多人则攥着钱,眼神里满是不安。他知道,FDIC的成立会逐渐恢复民众信心,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而现在,市场上最缺的就是信心,也最容易利用信心赚钱。
这天晚上,安哲在公寓楼下的小酒馆吃饭——其实就是一碗豆子汤配黑面包。邻桌两个男人正在低声争吵,一个穿着体面西装、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气得脸红脖子粗:戴维斯,你必须把欠我的500美元还我!我妻子还在医院等着钱做手术!
另一个叫戴维斯的男人,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服,头发乱糟糟的,苦着脸说:亨利,我真的没钱!我的工厂上个月倒闭了,银行账户被冻结,手里只有一堆没用的股票和债券,谁会要啊
安哲心里一动,凑了过去,礼貌地问:抱歉打扰,两位先生,我叫安哲,或许我能帮上忙
亨利警惕地看着他:你能帮什么你有钱借给他
我没有500美元,安哲坦诚地说,但我想看看戴维斯先生手里的股票和债券。如果这些资产有价值,或许我能想办法帮他变现。
戴维斯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叠纸张,递给安哲:都是些铁路公司的股票,还有市政债券,你看看,有用吗
安哲接过来看了看。铁路公司是联合太平洋铁路,虽然受大萧条影响股价大跌,但公司本身拥有大量铁路资产,现金流稳定,只要熬过危机,必然会反弹。市政债券是纽约州发行的,用于修建公路,有政府信用背书,到期肯定能兑付,只是现在市场恐慌,没人愿意持有。
这些资产很有价值,安哲肯定地说,戴维斯先生,如果你信任我,我可以用100美元买下这些股票和债券。当然,这不是全部,我会和你签一份协议——如果半年后,我能把这些资产变现超过500美元,超出部分的30%归你。
戴维斯愣住了:100美元你真的愿意买这些东西现在根本没人要!
亨利也觉得不可思议:年轻人,你疯了吗这些废纸一文不值!
安哲笑了笑,解释道:现在是特殊时期,市场恐慌导致资产被低估。但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会逐步提振经济,铁路作为基础设施,必然会受益;市政债券有政府担保,风险极低。用不了多久,它们的价值就会显现出来。他顿了顿,看向戴维斯,当然,你可以选择不接受,继续等着有人用500美元买你的资产——但我不确定,你的妻子能等多久。
戴维斯咬了咬牙,像是下定了决心:我相信你!100美元,再加那份协议!
安哲从口袋里掏出刚攒下的10美元,又向亨利借了90美元——他承诺,一个月内连本带利还100美元。亨利半信半疑,但看着戴维斯焦急的样子,最终还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