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替身她罢工后白月光慌了 > 第一章(第7页)

第一章(第7页)

这天下午,我正在店里打磨一方刚刻好粗胚的洮河砚。绿石如波,我打算刻一叶扁舟。手机响了。是个陌生本地号码。

我擦了擦手,接起。

邵砚。电话那头的声音很低沉,带着一种熟悉的、久违的压迫感。是江逾白。

我动作顿了一下,没说话。

他似乎也没指望我回应,自顾自地说下去,声音里听不出情绪:在哪见一面。

没空。我回答得干脆。背景音是砂纸摩擦石头的沙沙声。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砂纸的声音在寂静里显得格外清晰。

清雅的事,你做得够绝。他终于开口,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冷意。

我停下打磨,拿起旁边的湿布擦了擦砚台胚子,绿石的凉意透过指尖。她自己选的。我的声音很平。

又是一阵沉默。比刚才更长。

那块砚台,他突然换了话题,语气有些突兀,你一直带着的那块老端砚。卖给我。价钱你开。

我愣了一下,随即觉得荒谬。他居然打我砚台的主意

不卖。我直接拒绝。

五十万。他报了个价。干脆利落,带着他一贯的、用钱解决一切的傲慢。

我嗤笑一声。这笑声清晰地传了过去。

江逾白,我连名带姓叫他,这是第一次,有些东西,不是钱能买的。我顿了顿,补充道,就像人,也不是物件。

电话那头彻底沉默了。只有他略显压抑的呼吸声。

我懒得再等。我在忙。挂了。

等等!他急促地叫住我,声音里第一次有了点别的东西,像是不甘,又像是……一丝难以言喻的烦躁,邵砚,你……

我没等他说完,直接掐断了电话。把那个号码也拖进了黑名单。

世界清净。我拿起砂纸,继续打磨那叶小舟的弧度。绿石的粉末簌簌落下,石质在指尖下越来越光滑温润。那点被打扰的不快,很快被专注取代。

日子像磨墨的水,平缓地流淌。

自砚堂的名气,在特定的圈子里慢慢传开。靠的不是营销,是口碑。是我一刀一刻磨出来的东西。找我订砚台的人多了起来。有附庸风雅的商人,也有真正懂行的藏家、书画家。

我不再是那个需要靠替身罢工博眼球的邵砚。我是磨石人,是自砚堂的老板。手上的茧是勋章,石屑是盔甲。

又一年深秋。

我的小店门口多了一个小小的木架。上面摆着一些我做的小玩意儿。用刻砚剩下的边角料做的:小鱼造型的纸镇,小巧的笔搁,甚至还有几个磨墨的小水滴。不贵,百十块钱。给那些喜欢,但暂时买不起大砚台的客人一点念想。

这天下午,阳光很好。我正坐在店门口的小马扎上,打磨一块做水滴的小料。一个穿着朴素、背着双肩包的年轻妈妈,拉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在木架前停下。小男孩被一个刻成小兔子形状的纸镇吸引了。

妈妈,小兔子!孩子奶声奶气地说。

年轻妈妈拿起小兔子看了看,又看了看标价:88元。她有点犹豫。

喜欢就拿着。我抬头,笑了笑,给孩子玩,不值什么钱。

年轻妈妈有点不好意思:他爸爸喜欢写字……这个,能当纸镇用吗

当然可以。我拿起旁边一块废料,你看,这样压着纸。我示范给她看。

小男孩眼巴巴地看着。年轻妈妈最终还是付了钱,小心地把小兔子纸镇包好。

谢谢阿姨!小男孩很开心,冲我咧嘴笑,缺了颗门牙。

叫姐姐。我纠正他,自己也笑了。

母子俩走了。我低头继续磨我的小料。阳光暖融融地洒在身上。

磨得挺像样了。

一个声音在旁边响起。有点哑,带着点久违的、刻意修饰过的柔美腔调。

我动作没停。不用抬头也知道是谁。

许清雅。

她站在几步外。穿着剪裁依然得体的米色风衣,但款式是去年的。脸上化了妆,试图掩盖憔悴,但眼角的细纹和眼底的疲惫藏不住。她瘦了很多,脸颊微微凹陷。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价格不菲、但款式有些过时的手提包。身边没有司机,没有保镖。一个人。

我放下手里的东西,拿起旁边的湿布擦了擦手,这才抬眼看向她。

她也在看我。目光复杂。有残留的怨恨,有掩饰不住的嫉妒,还有一种更深沉的、像是被生活磨掉了所有光亮的疲惫和茫然。她扫了一眼我的小店,目光落在我沾着石粉的围裙和磨出厚茧的手指上,那眼神,像是在看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真没想到,她扯了扯嘴角,笑容僵硬,你居然真在这里,刻石头。语气里的轻蔑,努力想维持,却显得有些虚弱无力。

嗯。我应了一声,没什么情绪。拿起旁边一个刚做好的、小乌龟造型的笔搁,继续用细砂纸打磨边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