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七零小辣媳,手撕极品脚踹渣男 > 第一章(第8页)

第一章(第8页)

但胜在便宜,有油水,顶饱。

我的据点依旧在国营饭店后巷那个背风的墙角。

主顾也稳定下来,主要是赵师傅和他手下那些需要热量和油水的帮工学徒。

偶尔有几个赶早集、冻得受不了又舍不得下馆子的老乡,也会被味道吸引过来,花五分钱买一碗热汤,就着自带的干粮吃。

价格,雷打不动五分钱一碗。

赵师傅后来成了我的大客户,基本包圆一半。

他私下跟我说:

丫头,你这汤,也就糊弄糊弄我们这些肚子里缺油水的糙汉子。真上了台面,屁都不是!不过……便宜是真便宜,喝了是真暖和扛造!比喝凉水强!

我笑笑,没说话。

我知道这汤上不了台面。

它本就不是给台面上的人准备的。

它是给在泥地里刨食、在寒风中挣扎、只求一口热乎吃食暖肚子的底层准备的。

五分钱,是我反复掂量过的价格。

再低,我连本钱都保不住。

再高,那些帮工学徒和赶集的老乡就舍不得了。

这个价格,刚刚好卡在他们能承受的尝鲜或加餐的底线上。

生意,就这么磕磕绊绊、提心吊胆地做了下去。

红袖章的人来过两次。

第一次,看到我卖的是这种黑乎乎、味道奇怪的汤,又是在后巷角落,买的人都是些底层劳力,掀不起风浪,训斥了几句注意影响,没收了我当天的收入——可怜巴巴的一毛钱,就走了。

第二次,我学乖了。

看到红袖章远远过来,我立刻把瓦罐藏进干草堆,自己缩在墙角,装作拾荒的。

红袖章转了一圈,没发现明显交易迹象,也就走了。

跟打游击似的。

但收入是实实在在的。

每天少则两三毛,多则四五毛。

除了买原料的成本,剩下的,我都一分一厘地攒起来。

用破布包好,塞在土炕最里面的砖缝里。

那是我安身立命的根。

手里有了点微薄的积蓄,心思就活了。

光靠卖这上不了台面的油渣汤,饿不死,但也仅此而已。

想活得像个人样,远远不够。

我得琢磨点别的。

镇上逢五逢十是大集。

虽然尾巴割得厉害,但总有人偷偷摸摸地换点东西。

我在集市上转悠,观察着。

发现一个现象:那些偷偷摸摸卖鸡蛋、卖山货的老乡,东西往往很快就能出手。

但卖针头线脑、鞋垫袜底、头绳发卡这些小物件的,生意却不太好。

为啥

我琢磨着。

鸡蛋山货,是吃的,是刚需。

针头线脑那些,是用的,能凑合就凑合,尤其在这年头,大家手头都紧。

但有个东西,是刚需,又不太起眼。

碎布头。

供销社卖布要票,还贵。

家家户户做衣服、打补丁,都缺碎布。

尤其是那些颜色鲜亮点的、大块点的碎布,更稀罕。

我留意到,镇上的国营被服厂后墙外,总堆着些垃圾。

其中就有裁剪下来的碎布条、碎布头,五颜六色,大小不一。

大多被当做垃圾处理了。

一个念头冒了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