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局中人:雨落之前 > 第一章(第4页)

第一章(第4页)

我心里一凉。

市纪委介入了,那说明事态已不止是调研那么简单。

我站在窗边,看着楼下停车场,一辆黑色奥迪停在我常去的早点摊边上,车里的人戴着墨镜,一动不动。

我点燃一支烟,轻轻呼了口气。

他们看着我,我也在看他们。

谁先眨眼,谁先出牌,谁先崩盘,就看这一步了。

三天,李知南说她要出差三天。

但我知道,她是被抽离的。

能抽走她的,不是项目组,也不是局里,是上面。是那些已经意识到某些事情正被看见的人。

我开始压缩自己的一切动作,不再查系统,不再打问话,也不再主动接触永鸿相关人员。我把所有资料整理备份,交由一个在异地的旧同学保管。他是律师,懂规矩,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能问。

而我自己,回到工作日常,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冯跃这几天表现得格外积极,出席会议、陪同调研、频繁跟领导私下碰面。他说话越来越像那边的人,说一套做一套,但脸上的笑却越来越自然了。

你最近很安静。他把一杯茶放我桌上,语气像朋友,不像你。

风头太紧。我说。

懂事。他点头,转身离开。

他一走,我把那杯茶倒进垃圾桶。

我不是怕被下什么东西,我是不想留下他的任何痕迹。

下午,我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只有一句话:局长今晚有饭局,地点在文庙街建国酒店312。

我没问是谁打来的。那声音不属于李知南,也不属于我认识的任何人。

我只知道,这句话背后,有人在示意我——你要的东西,不在纸上,在人心里。

晚上七点,我坐在酒店对面的茶室里,看着312的窗户透出的光。

一个小时后,王副处出现。他和局长、冯跃、还有两个我不认识的男人进了包间。其中一个穿着西装,手上戴着一枚大戒指,我在永鸿董事长的新闻照片上见过他。

他们进门的时候我看清了,是永鸿的现任副总经理,姚述。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饭局。这是一个口头协调会。

我盯着那间包间,按下手里的录音笔。

我没妄想能录到什么实质内容,但我知道,只要他们出现在同一个时空,就已经足够了。

半小时后,我接到另一个电话。

你盯够了。对方说完就挂了。

我站起身,走出茶室,酒店外的灯光很亮,我突然有点恍惚。仿佛自己不是在查案,而是在等一场没结果的戏落幕。

第二天一早,调研组例行开会。

会议上,冯跃忽然宣布:因项目协调进展顺利,建议本次调研提前结项,相关结论性材料将由我来整合,报送。

我没吭声。

他补了一句:原牵头人陈述,可以将资料上交,由办公室归档。

会议室很安静,几双眼睛偷偷看我。

我抬头,语气平静:我会按规矩交。但资料很多,有些归档条件还不完备。还请领导再给两天整理时间。

冯跃想说什么,但局长抬手:可以,资料重要,得认真。

我知道,他已经在暗示我不要闹事。

回办公室,我收到了一封新邮件。标题是:调研档案编号修订通知,落款是纪检监察办公室。

邮件正文中,提到部分档案信息需重新编号、归入新的监察目录,相关材料需统一移交、留档备查,牵头人需配合纪检办单独走一轮交接程序。

我脑子里第一时间闪过的是:他们开始清洗痕迹了。

纪检监察如果介入了,那意味着内部已经有人主动提交了问题线索,准备做一次有控制范围的调查。而这个时候,如果我配合,他们会保护我——至少不会动我。但代价是,永远闭嘴。

我点开附件,看到了文件清单,最后一条赫然写着:关于晟源-永鸿旧改资金代持问题线索材料,编号重编为D-1421(非公开)。

非公开,就意味着,这份资料不会被录入任何正式通报,不会出现在任何整改报告,只会留在内部数据库,作为某个人事处理的附件理由。

我盯着这行字,手指缓缓合上了电脑。

5

局外局

我走出办公室,去顶楼抽了根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