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嬷把招娣揽入怀中,轻轻抱着她,就像小时候一样。
招娣忽然觉得,自己的头发被打湿了一小块……
招娣心中五味杂陈,泪水止不住地流。她知道阿嬷的无奈,也明白家里的处境。
可一想到刘老二对她们的好,她实在狠不下心不管。趁阿嬷不注意,招娣偷偷溜出了家门。
她跑到大街上,只见王员外正得意洋洋地指挥着家丁押着刘老二。
招娣鼓起勇气,冲到王员外面前,扑通一声跪下:王员外,求求您放了刘老二吧,他是个好人。
王员外轻蔑地看了她一眼:哼,一个小女娃也敢来求情,你爹都不敢管这事,你赶紧回去!别逼我动手!
招娣倔强地摇头:您要是不放了他,我就不起来。
王员外恶狠狠的瞪着招娣:你这个小丫头片子!居然如此无法无天,要是再不好好管教一下,恐怕真要进府当官了!你们几个,立刻给我把她打回家去!
王员外身边几个人,撸起袖子就要动手,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身着穿着白长衫的青年。
他看了看招娣,对王员外说:这位员外郎,这女娃倒有些骨气,不如看在我的薄面上放了她吧。
王员外看了看来人,连忙下马行礼:我道来人是谁呢,原来是白康宁举人啊,那我就看在白举人的面子上,放了他俩吧。
居然是白康宁!白举人!听说白举人水性不错,不知是否是真的……白举人居然为一位女子说话……!
招娣心中一喜,连忙谢过白康宁和王员外。
白康宁看着招娣,温和地问道:小姑娘,你为何如此执着救这刘老二
招娣便将刘老二与其他男人的不同之处,对她和王二的好一五一十说了出来。白康宁听后,对招娣的善良和勇敢颇为赞赏。
像现在,如你这般勇气的女子可不多见,明日我去你爹的茶馆喝两盏茶吧。
招娣又惊又喜,连忙拜谢白康宁。
第二天的晌午饭后,白康宁来到了张老汉开的茶馆,有些简陋,但人很多,毕竟这是这村里唯一的茶馆。
哎呀呀呀,张老汉望见白康宁,立刻走下木阶梯,今个儿白举人竟如此赏脸,来我这茶馆里喝茶!
张老汉从别的客人手中把木板夺去递给白康宁:老爷坐老爷坐,老爷想喝点什么,就喝些什么,我这里管够!
那位粗汉刚要对张老汉发作,可看到白康宁在这里,只好不甘心的咽下这口气。
招娣招娣快过来!张老汉对着屋里大吼,今儿晌午有个贵客,你可得给我伺候好了!
招娣听到父亲的喊声,赶忙从屋里小跑出来。她低着头,双手交叠放在身前,走到白康宁面前,轻声说道:老爷,您请用茶。
白康宁抬眼看了看招娣,微笑着点了点头:嗯,丫头客气了。
端起茶杯小口喝了点茶。
这茶倒挺不错的,白康宁抬头看了看招娣,又看了看张老汉,一股清香直冲脑门啊。
张老汉在一旁赔着笑脸,看着白康宁手中的茶:我这茶叶呀,都是东山那边的,新鲜的很。再说了,您来我们店里喝茶,肯定要挑选最好的呀,不然怎么配得上您这身份
张老汉直起腰,拍了拍招娣的背:招娣呀,你去把蒸在锅里的豆腐拿出来给白举人享用,快,不得怠慢!
张老汉又弯下腰,挤出一副微笑:老爷,您先喝茶,我还有一些事情先失陪了。
招娣应了一声,转身快步走向厨房。她小心翼翼地从锅里端出蒸好的豆腐,生怕有一点闪失。
当她再次回到大堂时,却发现白康宁正饶有兴致地看着墙上挂着的一幅旧字画。
招娣轻手轻脚地将豆腐放在桌上,垂首站在一旁。白康宁回头看了她一眼,问道:小姑娘,你可识得这字画
招娣犹豫了一下,小声说:曾偷偷看过些书,略懂一点,上面写的是‘生意兴隆’
白康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招娣竟有这般见识,白康宁心中对招娣越发欣赏:你竟然识字,在哪里学的
招娣凑到白康宁耳边:我偷偷看的,不要跟我爹说,他打死我的!
白康宁点点头,拍拍招娣的手:放心,这里的规矩我懂,我不会跟别人说的。
喝了几杯茶,白康宁去了前柜,拍出了几个铜板,转身走向门口。
白康宁挥手示意招娣过来,招娣心存疑惑,但还是乖乖走了过去。
这个你拿着,百康宁拿出一个铜板,塞给招娣,看你瘦的,多吃点东西,补补身子。
不不不,我个女娃子,哪敢收您的钱啊!招娣十分震惊,可又不敢大声说话,把铜板推了回去
白康宁硬要塞给她:没事没事,这点钱又不多,就当交个朋友啦。
每天晚上我都会在河边那棵老树下,你可以到那来找我。
此后,白康宁时常来张老汉的茶馆喝茶,与招娣渐渐熟悉起来。随着与白康宁接触增多,招娣心中渐渐生出一种别样的情愫。
然而,招娣的婚事却如乌云般笼罩着她。张老汉催着阿嬷让招娣准备嫁入那户有钱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