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月薪3500元的薪资入职公司当前台,劳动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我的薪资每年会增长15%。
其实签合同那会儿,我压根没觉得自己会在这家公司久留,可随着公司一天天壮大,一晃八年过去,我的薪资也从最初的3500元涨到了8000多元。
我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只要公司不倒闭,月入过万指日可待。
那时的我,已经做好把公司当家、把同事当亲人的准备,一门心思盼着公司能做大做强,直到我顺利退休。
为了对得起这8000多的工资,作为小小前台的我,主动承担起公司里大大小小的事务。
老板说夏天空调费太高,我立刻上网搜寻省钱妙招,在风扇上绑矿泉水瓶,在过道摆放廉价工业冰块,既解决了电费过高的难题,又让同事们能在舒适的环境里安心工作。
老板说公司绿化不足,又没有预算,我就去闲鱼换购盆栽,下班后跑到绿化带挖土,周末还去野外采花弄草,忙活了一个多月,终于把办公室装点成了小花园。
可老板对我始终态度冷淡,我还以为她天生高冷,属于慢热性格,便只顾埋头做好自己的事。
公司没水了,我联系送水师傅,还亲自搬运,电闸跳闸、桌椅损坏,我拎着工具箱就去修理,打印机、电脑出故障,我想尽办法省钱买零件,自己动手组装。
同事有时会问我:何必替老板省这么多钱呢
我总是无奈地摇头叹息:我不像你们有技术、能出业绩,我一个前台,帮老板省钱,就是我的价值。
我一直觉得自己足够有自知之明,也尽力做到最好了。
直到老板交给我150元,让我给公司上下50个同事准备下午茶时,我还是懵了一下。
这笔钱肯定得花,但我只是个打工的,得听老板的话,还得让老板看到我的能力。
于是,我绞尽脑汁,花50元买了散装饼干、葡萄干和山楂碎,又用50元购置了各种材料,泡绿茶、熬红糖、搓冰粉,忙活到深夜。
第二天,同事们开开心心地享用着美味的下午茶,谁也没看出来这些东西只花了150元。
所以,当老板找到我,问:你确定那些东西值150元
我还以为终于要得到夸奖了,便有些羞涩地回答:那些罐子都是我从家里拿的,用完还得带回去,150元虽不多,但也够置办这些东西了,我自己还添了一点小钱,就不报销了。
可我的话还没说完,老板就把手中的鼠标重重摔在桌上,气氛瞬间凝固。
看着老板阴晴不定的脸色,我心里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明天开始,你不用来了。她冰冷的话语,让六月的天气仿佛都变得刺骨,我整个人僵在原地。
我艰难地咽了咽口水,鼓足勇气问:为什么
她冷笑一声:那些东西不值150元,你还不明白
那一刻,我像被人掐住了脖子,尴尬、窘迫的情绪将我淹没,我终于明白,老板口中的不值,不是指那些冰粉,而是在她眼里,我这个前台根本不配拿8000元的月薪。
30岁这年,我失业了。
离开公司时,我只带走了自己的水杯。
同事阿暖却对我说:你带的东西太少了。
我一脸疑惑,她指着办公室里的绿植说:这些都是你弄来的,该带走。
我苦笑着摇头:搬走也没地方放,算了吧。
阿暖却气呼呼地说:凭什么搬走!我们帮你搬!就算没地方放,扔了也不能留给他们!这帮资本家根本不配拥有这些绿植,放心,那家伙肯定会后悔的!
我知道她是在为我打抱不平,但还是算了,没了我的照料,这些绿植恐怕也活不了多久。
我挥了挥手,真正做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回家后,我开始疯狂投简历,可结果不出意外,全都石沉大海。
阿暖也帮我在其他公司打听机会,但都没有回音,我心里清楚,前台这种没什么技术门槛的岗位,4000元就能招到刚毕业、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哪个公司会愿意花8000元请我这个老妇女呢
既然如此,我也不再挣扎。
刚好国家放宽了摆摊政策,我一咬牙投资2万元,搞来一辆电动三轮车,在地铁口开启了摆摊生涯。
早上卖煎饼、馄饨,中午卖预制盒饭,下午就卖自己亲手搓的冰粉。
虽然每天累得够呛,但生活过得格外充实。
谁能想到,随便做做,一天流水就能有1000元,一个月按20天算,轻轻松松就能赚2万元。
而且,我还发现不同人群的活动时间不一样,学生党比上班族出门早两个小时。
于是,我第二天准备了更多食材,凌晨6点多就守在学校门口。
果然,赶着上学的学生、没吃早饭的上班族,都在我的摊前排起了长队。
等8点学生都进校了,我又骑车赶到学校旁的科技园区。
在自媒体公司待过的经历,让我深知本地生活群的重要性,为了把新客户变成老主顾,我把每个客户的联系方式都存了下来。
每天从早忙到晚,常常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
我把这些经历分享给阿暖,她一个劲儿地夸我:我就知道你肯定行!
我又问起公司同事的近况,她立马来了精神:还是老样子,不过新来了个前台实习生,可把老板治得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