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夕,我正低头演算最后一道数学压轴题。
突然,课桌被轻轻敲响,抬头便看到男友陈风局促不安的脸。
他支支吾吾了好一会儿,才憋出一句让我震惊的话:瑶瑶,要不你辍学打工吧,供我上大学。
我握着笔的手猛地顿住,笔尖在纸上洇出一个墨点,随即果断的说道:绝对不行!
陈风似乎早有准备,立刻开始滔滔不绝地分析起来:你也知道,我妈这两年风湿病越来越严重,身边根本离不开人照顾,再说了,你要是上大学,一年学费、生活费加起来最少得三万,这对咱们家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我忍不住打断他,语气尖锐:所以辍学打工的人应该是你才对!别忘了,现在你能有这样的成绩,全靠我每天给你补课,成绩好的反而要退学,这是什么道理
我的话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戳要害,陈风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陈风在我这里碰了壁,很快,他的母亲就出手了。
那天晚自习结束,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刚一推开门,就看到陈妈坐在堂屋的旧木椅上,抹着眼泪。
昏暗的灯光下,她的影子在墙上微微晃动,显得格外凄凉。
我这身子骨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程妈哽咽着说瑶瑶啊,我把你拉扯大,也没指望你能回报我什么,要是哪天我走了,你有空就回来给我烧柱香,我也就知足了……
我心里一紧,连忙上前安慰:您别这么说,别这么悲观,等陈风考上大学,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课余时间还能打工赚钱。要是您生活不方便,他也能向学校申请单人宿舍,把您接过去照顾,我寒暑假打工赚的钱,也能补贴家用,给您买药……
没等我说完,陈妈突然抬起头,眼神直勾勾地看着我:你跟阿风是男女朋友,以后就是夫妻,你为啥不能做个贤惠的女人,撑起这个家,让他安心念书他要是有出息了,你以后跟着享清福不好吗
陈妈的话像一根刺,扎进我心里最痛的地方,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曾经也听过这样的承诺。
当年,父亲对母亲说,让她安心在家操持家务,等他念完书,一家人就能过上好日子,可父亲大学毕业后,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就像变了一个人。
他嫌弃母亲没文化,不懂风情,甚至利用农村没有完善婚姻登记系统的漏洞,否认和母亲的夫妻关系,说母亲是个纠缠他的疯女人而我,是母亲用来要挟他的工具。
母亲用半生心血,伺候瘫痪在床的爷爷八年,把小姑子和小叔子都送进重点高中,却换来了这样的结局。
她被全村人嘲笑,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临终前,母亲捧着我的脸,泪流满面地说:瑶瑶,你千万要记住,不要依附于男人,不要把未来的生活寄托在别人身上,你要努力念书,走出去,活出精彩的人生。
说完这句话,母亲就跳了桥。
等人们把她捞上来时,她的身体已经肿胀得不成样子,我几乎认不出那是我记忆中温柔的母亲。
母亲死后,外公外婆觉得丢人,认定我是许家的种,将我拒之门外。
村里那时正在申请文明示范村,把有亲人的孩子送福利院会影响评选,村长可怜我,也可怜陈家孤儿寡母,就做主把我送到陈家,还给我办了低保和补助。
在陈家的日子,虽然陈妈会把仅有的几块肉都夹进陈风碗里,会把她不穿的旧衣服改小了给我穿,但好歹没有让我饿着冻着。
我不在乎这些,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
记得有一次,村口的牛突然发狂,追着我跑,是陈妈冲出来救我,结果被牛拱断了腿。
她躺在病床上,气息微弱,却紧紧拽着我的手说:瑶瑶,答应我,如果我不在了,你要嫁给陈风,替我好好照顾他……
当时我以为她快不行了,感动得泪流满面,便点头答应了。
好在陈妈最后康复了,从那以后,她逢人就说我是她未来的儿媳妇。
随着村里修了路,不少女孩出去见了世面,就再也没回来,村里的男光棍越来越多,三十岁还娶不上媳妇的大有人在。
陈妈却总是得意地跟村里人炫耀:我这叫先下手为强!
为了省钱,陈妈每天晚上九点准时关灯,我想学习,就只能跑到村里的房檐下,借着路灯的光看书做题。
那盏路灯会亮到凌晨,陪伴我度过无数个努力的夜晚。
陈妈不理解,总是唠叨: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啥用将来还不是要结婚生孩子,在家伺候老公,我们阿风跟你爸可不一样,他要是敢抛弃你,我第一个不饶他!
我从不回应,只是更加拼命地学习。
我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高考前最后一次摸底考试,陈风的成绩终于达到了二本线,而我,毫无悬念地考上了清华。
当录取通知书送到村里那天,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村长让人拉起长长的横幅,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就连平时见了我都绕道走的外公,也老泪纵横地塞给我两百块钱,哽咽着说:你比你妈有出息……
陈风也考上了东北的一所二本院校。
陈妈小心翼翼地跟我商量:瑶瑶啊,你带我去首都吧,我想出去打工,你们俩上大学都需要钱……
我看着陈妈脸上的皱纹,想到这些年她独自抚养陈风的不易,便点头同意了。
我还打算课余时间也去兼职,说不定还能相互照应。
我们提前十天离开村子,先送陈风去学校,陈妈第一次和儿子分开生活,依依不舍,红着眼睛不停地叮嘱陈风各种生活琐事。
可陈风却一脸不耐烦:你要真想我过得好,就多给我点钱!
陈妈叹了口气,掏出一沓钱递给陈风。
后来我才知道,她把村里的房子和地都卖了,村里人都说她培养了两个大学生,以后就等着享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