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职场霸凌后,我掀翻整个公司高层 > 第一章(第2页)

第一章(第2页)

我听了之后,顿时怒从心头起:老板,这七年来我一直兢兢业业,从来没有拿过自己不该拿的东西,你这话什么意思

张强来了才一个多月,今年公司就少花了五百万,那去年这五百万去哪儿了老板拍了拍我的肩膀,尖笑了几声就走了。

我本来还想回怼他几句,但转念一想,觉得没必要,现在我说什么都没用,老板只看到今年成本降低了五百万,我说再多,在他眼里也不过是在给自己吃回扣找借口罢了。

于是,我没等聚会结束,就一个人回家了。

我走了也好,这样他们讨论关于我白半亿传说的时候,就能更尽兴了。

哦,对了,白半亿这个外号,是张强跟别人说我拿回扣的金额时给我取的。大概意思就是说我每年拿回扣有五六百万,这么多年下来,从公司拿了半亿的回扣。

行政部作为公司的情报中心,消息自然很灵通。

到了下午,前台的菲菲就告诉我,大约三个月后,产品经理去东莞访问完供应商后,气冲冲地跑到我办公室跟我吐槽:张强这小子太狠了,竟然直接跟供应商开口要一套房。

data-fanqie-type=pay_tag>

我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赶紧催他快说。

产品经理说:我昨天去访问我们最大的那家供应商,结果他们老板对我爱答不理的。巧的是,他们的技术经理和我是以前的同事,一打听才知道,张强跟人家说,不管谁来都不用理会,业务只跟他对接。

我以前的做法是让产品经理和技术经理负责供应商的质量和技术把关,所以他们去供应商那边的时候,都会受到热情招待。

至于他们有没有拿回扣,拿了多少,我其实不太在意,毕竟对我来说,供应链的稳定和产品质量比成本更重要。

产品经理接着说:据说张强让供应商老板表示表示,那个老板也是个厉害角色,直接以张强的名义在城里买了套房。不过老板们都不傻,房子只交了二十万首付,以张强的名义贷了八十万的房贷,每个月要还两万块。人家这是拿捏住了张强,你要是持续给业务,人家就继续还房贷,要是你把业务拿走,房贷就得你自己还,都是些狠人啊。

当然,这笔房贷让张强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果然在利益面前,金钱才是维系联盟的牢固基础,但这却让我们的产品经理面临很大的风险。

产品经理看完工厂后觉得,新供应商实在太差了,连一个成熟的质量体系都没有,员工素质也很低,甚至还看到有员工在设备跟前抽烟。

可现在不管谁说什么都没用,老板只相信张强,要是产品质量出了问题,第一个背锅的肯定就是产品经理了。

当产品经理谈及新供应商的质量时,满脸都是忧虑之色,我再也无法抱着幸灾乐祸的心态旁观。

毕竟在这家公司里,供应商给张强送房,未来说不定还会送车、送更多利益,相比之下,被安上白半亿外号的我,在钻营方面远不如张强。

产品经理每天为产品质量提心吊胆,可谁也没料到,第一个倒霉的竟是HR经理张静。

某天清晨,市场总监面色阴沉,召集张强、张静以及其他部门经理前往老板办公室。原来,欧洲客户到工厂进行现场审计时,意外发现了严重问题。

张强合作的劳务派遣公司与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狼狈为奸,打着实习的幌子,将学生骗至工厂,还向每人收取200元实习费。

公司本会给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每人几千元工资,可这些人不仅私吞工资,还额外剥削学生。

审计人员现场发现有疑似童工,经面试确认,工厂确实存在雇佣未满十六岁未成年人且未支付工资的情况。

这一状况瞬间让审计工作戛然而止,当晚,欧洲供应链总监发来正式邮件,宣布暂停与公司的所有合作。

销售总监无奈表示,童工和劳工压榨是商业合作的红线,此次暂停合作基本意味着合作破裂,更糟糕的是,审计人员还要将报告提交给当地政府及欧洲同行。

销售总监怒不可遏,这个客户占公司国际业务的30%,是极为重要的合作伙伴。

他要求张强和张静给出解释,张强却推诿道:员工工资和资质审核都是HR负责,我不清楚。

张静当场反驳:我们每月按时给劳务派遣公司打款,还向你索要实习生身份信息并催促跟进,员工审核本就是你的职责,你没尽到责任!

张静还想争辩,老板直接打断:够了!先想办法解决客户问题!

销售总监也让众人赶紧商讨应对方案,经过数小时讨论,得出结论:一是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截留工资;二是事发时正处于HR核实实习生身份的过渡阶段,属于意外事件。

销售总监骂骂咧咧地回家准备飞往欧洲解释情况,老板则对张静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丢了这个客户,你就走人!随后众人被赶出办公室。

我看着张静垂头丧气的模样,与此前在公司大会上私下议论我拿回扣时的得意形成鲜明对比。

等人都走后,她拉住我抱怨:这次的劳务派遣公司太不靠谱了,还是你之前合作的那家好。我估计得另谋出路了,都怪张强!我早就提醒他这家公司不可靠,他偏要用!

我简单安慰几句便回了办公室,毕竟我知道他们私下没少用白半亿来调侃我。

这件事让我看清,张强很擅长推卸责任,而张静确实存在失职之处,以往HR只需接收劳务派遣公司整理好的资料,这次他们因惯性思维放松警惕,结果酿成大祸。

张静离开后,产品经理来到我的办公室,他忧心忡忡地说,自己对产品质量深感担忧,甚至开始考虑寻找新工作。

我打趣道:说不定下一个倒霉的不是你。

话刚说完,老板办公室传来怒吼:早干嘛去了50万你出吗

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产品经理跑去看热闹,不久后,物流部的老李神情沮丧地走了出来。

老李平时和我关系不错,工作也靠谱,我正打算让前台菲菲去打听情况,他就气冲冲地进了我的办公室,一进门就大骂张强。

我猜测可能是物流费用出了问题,果然,老李抱怨道:我早就提醒张强要提前订货柜,还把报价单给他了,可他非要自己找便宜的。也不看看红海局势紧张,海运费用必然上涨!

我劝他:能订到货柜就行,贵点也没关系。

老李更激动了:问题是他找的货代费用比我联系的贵了一倍!后来他又想让原来的货代按原价供货,人家自然不同意。就这么来回折腾了四五天,胡塞武装袭击商船,许多商船绕道好望角,货柜变得极其紧张。

我让他赶紧订,他还在砍价!销售总监在欧洲催着发货,已经晚了一周,再不发不仅要扣10%的发货款,还影响后续合作。最后没办法走空运,货款100万左右,运费就花了50万!

张强还跟销售总监说:‘要不等等,罚款也就10万,比运费少40万。’

销售总监气得大骂:‘你是想以后彻底丢了单子吗’实习生的事他怪张静,运费的事他怪老李,照他这逻辑,以后出问题怕是要怪老板了,反正他永远没错!

事实证明,张强的错误决策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远超货物本身价值,劳务派遣事件后续处理中,涉事公司被教育局和劳动局联合取缔,相关负责人被抓,校长也受到查办,此事还登上了当地热搜。

张静被免职,张强不得不重新联系我之前合作的劳务派遣公司,虽然欧洲客户取消了订单,但好在风波没有进一步扩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