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质量风波,不锈之变
2014
年,邳州一家冷库的大订单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公司前行的道路,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满足生产需求,孙宇咬咬牙,以个人名义借了
10
万元高利贷,月息
3%,购入一台二手徐工
KR200
焊机。焊机运到厂里那天,王强兴奋得满脸通红,围着焊机转了好几圈,大声说:这新家伙可比俺爹的老黄牛还听话,咱可得好好干,不能辜负了它!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人满怀希望的时候泼一盆冷水。这年
11
月,铜山新区的作坊因环保检查停工,孙宇和王强心急如焚。生产进度被迫中断,订单交付时间日益临近,他们四处寻找替代的加工点,却四处碰壁。最终,他们带着九里湖的螃蟹,连夜赶到沛县,费尽口舌,终于说服当地小作坊主签订了临时加工协议。但小作坊的生产条件有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为后续问题埋下了隐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5
年
3
月,泉山宏发钣金厂老板突然跑路,李诗瑶得知消息后,感觉天都要塌了。她抱着账本在九里湖派出所哭到天亮,泪水里满是无助和绝望。更糟糕的是,随后河南漯河客户投诉设备短路,拆开后发现竟然是张姐遗落的梅花扳手卡在电路里。
李诗瑶立刻连夜乘绿皮火车奔赴漯河,一路上,她心急如焚,满心自责。在客户工厂门口,她站了整整一夜,寒风刺骨,但她浑然不觉。客户负责人见到她时,愤怒地指着设备吼道:你们徐州人就这么做生意这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出了问题,损失谁来承担李诗瑶满脸愧疚,不停地鞠躬道歉:实在对不住,是我们工作没做好,给您带来了这么大的麻烦,我们一定给您解决!
孙宇得知消息后,带着王强星夜赶制替换部件。途中货车在丰县路段抛锚,两人心急如焚,顾不上疲惫,下车查看情况。发现是轮胎爆了,而备用轮胎也出现了问题。他们四处求助无果,无奈之下,只能推着设备步行
8
公里找到维修点。一路上,两人汗流浃背,却没有丝毫抱怨。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及时将设备修好,挽回了客户的信任。
这次质量事故让孙宇深刻认识到,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于是,公司引入三检制:组装员自检,确保每个零件、每个步骤都符合要求;班组长复检,对组装员的工作进行二次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石明远终检,凭借他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对设备进行最后的把关。同时,实行质量保证金制度,每台设备暂扣
5%货款,运行三个月无故障再返还,以此来约束大家对质量的重视。李诗瑶还亲自设计了《装配流程手册》,用徐州梆子戏顺口溜编写关键步骤,比如一查二对三敲锣,螺丝别学墙头草,紧牢固实才可靠,方便工人们记忆,确保操作流程的规范化。
此次质量风波也让公司对产品材料有了新的思考。漯河客户在解决问题后,要求设备的核心部分全部改用不锈钢材质,以确保更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这一要求促使孙宇和团队开始重视不锈钢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石明远之前对不锈钢防锈处理的试验成果也开始有了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第三章:奋进革新,不锈崛起
data-fanqie-type=pay_tag>
经历质量风波后,公司痛定思痛,迎来了一系列变革。2016
年
5
月,泉山区政府提供九里湖创客补贴
8
万元,这对天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孙宇果断决定购入首台国产激光切割机,这台切割机就像一把利剑,为公司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开机仪式上,石明远兴奋地说:这设备切钢材,就跟俺爹剁芦苇似的,那叫一个利索!以后咱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都能大大提高了!
与此同时,石明远加快了对蒜薹汁
-
芦苇灰复合防锈涂层的研发。他在九里湖畔进行了
37
次盐雾试验,每次失败后,他都会在湖边用焊枪刻下不锈二字,激励自己继续前行。经过无数次的配方调整和试验,这种复合防锈涂层逐渐成熟,不仅对不锈钢有极佳的防锈效果,成本还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应用。
王强带领团队对设备进行改造,将手动折弯机等设备的关键部件替换为从徐工集团废料堆捡来的不锈钢边角料。他们精心打磨、加工这些边角料,使其完美适配设备。改造完成时,王强在机器上刻下苏
C
不锈,寓意着徐州制造的不锈决心。
李诗瑶为了公司的发展,毅然抵押泉山老房,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