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次日,我和小婶按时到了吉春居。
酒楼很大,单厨房就有五个。
小婶主要负责熬羊汤。
我负责烧火。
这差事确实比在码头开摊子省事不少。
羊汤主要是晚间供应,熬完就可以回家了。
就这么过了几日。
期间小婶还做了些面食:蓑衣饼、肉饺、韭合。
其中蓑衣饼最受客人喜爱,吴掌柜吃了也赞不绝口。
其做法比烙饼复杂不少,不过吃起来也比烙饼美味得多。
先把面团擀薄,卷拢后再次擀薄。
反复四五次后,把猪油、白糖混合起来,平铺在薄饼上。
再次卷拢擀成薄饼,刷上猪油,放在小火上慢慢烘成焦黄色。
吃起来香味浓郁,还带着一股回甜,脆脆的,有客人能连吃十个。
再配上口羊汤,口感由脆变软,那味道堪称一绝。
吴掌柜干脆把饼和羊汤搭着一起卖,一度成为吉春居最受欢迎的菜品。
吉春居的伙计倒也随和,大家都干着自己份内的事,他们和小婶相处得很不错。
毕竟小婶做得一手好菜,和小婶关系好了,还能偶尔打打牙祭,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我,看着虽凶神恶煞,但相处久了,他们也敢打趣我了。
除了一点不好,酒楼压着伙计们的工钱,年底才一次结清。
小婶不愿多计较:咱们来了这,就得守人家的规矩,毕竟还给咱提前支了一个月的月银不是
27
日子不咸不淡地过了两个多月,转眼到了隆冬时节。
这期间我们还遇着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在码头送过她饼子的那个妇人。
她名唤许彦华。
来吉春居谋了个洗碗的差事。
熟人见面分外激动,何况她还受过小婶的恩惠。
她对小婶千恩万谢,诉说了那时的遭遇。
她相公死得急,唯一的儿子早早跟着商队去了西域。
所以她被同族的人吃了绝户,丢给她一两银子,就把她赶出家门。
走投无路之下,她用仅剩的银子乘了船来青州谋个生计。
下了船,已经两天没有吃喝了,眼瞅着就要晕倒,遇到了好心的小婶。
如今来到吉春居,也算有了个落脚的地方。
她可以攒些银子,等儿子的商队回来,再回去把属于她们的财产夺回来。
许彦华手脚麻利,经常帮小婶、帮我干些杂活。
作为回报,小婶有时也把做好的面点偷偷给她留一两块。
28
最近这几日,我染了风寒,有些头晕。
所以告了假,歇在家中。
不过午时,小婶竟然回来了。
只是她失魂落魄的,眼睛红肿,应是哭过了。
我心急:怎么了,小婶,谁欺负你了
她忍不住扑到我身上痛哭起来:
今日有人来吉春居闹事,他们说昨日喝了我熬的羊汤,闹了肚子,今天非要来找我要个说法。
吴掌柜根本不听我解释,他为了息事宁人,直接告诉我以后都不用来了,咱俩之前的工钱也不给了,说是补偿给了客人。
可……可我熬了这么久的羊汤,用得都是新鲜食材,从来没有出过这种事情。
怎么会这样……
我胸中的火气都快要憋不住了。
趁我不在欺负小婶,还昧下我俩的工钱,气得我风寒都好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