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小婶美食日常 > 第一章(第19页)

第一章(第19页)

我想好了,我要出去卖吃食赚些银钱。

牧风和栖夏雀跃,栖夏很懂事:

娘,你放心去赚钱,我在会家里照顾好弟弟的,绝不会让他惹祸。

其实他俩都是好孩子。

不论大人在不在家都不会惹祸的。

我欣慰,小婶终于想通了。

可随即小婶又犯了难:家里银钱不多,租个铺子肯定是不够的……

我咬了一口饼子,接过话茬:

青州有个大码头,对,就是你相公说要去做工,结果没影了的那个码头。

我假装没看到小婶黯淡了的眼神,继续道:

那边的人做苦力、工钱高,但大多都自带干粮,晌午饭吃得不熨贴。

我前几日去了一趟,那边支着两三个吃食摊子,但价格有些高,味道也不太行。

小婶,咱俩可以在那支个摊子卖羊肉汤。

正好最近羊肉便宜,咱把价格定得低些,再加上你的手艺,决对不愁客人。

咱们去做个推车、买个炉子就可以开张了。

小婶眼睛一亮:青禾,你这么多年走南闯北的,脑子确实活泛。

不过码头上都是赚辛苦钱的可怜人,赚的钱还得拿回去养家糊口,羊肉再便宜他们也不一定舍得吃。

咱们不如卖羊汤配大饼

我点头:还是小婶考虑得周到,羊汤在家里熬好,去码头煨在炉子上,也能保持滚烫。

至于大饼,咱们先在家里和好面,去了烙一烙即可,也不费工。

我们行动很快,我把卖野猪肉的银子拿出来,先找村里的铁匠打了一个能推能拉的车子,又定制了一个火炉,三日后交货。

村里距码头脚程不短,人如果空着手走的话还能凑合,要是推着装满了了羊汤的车子走,估计得累个半死。

正好已经收完秋了,村里的骡子空闲下来。

找村里的富户租了一头骡子,每日拉着车过去,既节省了时间,也能省不少力气。

支摊子的前一日下午,我们把洗好的二十斤大骨放入锅里,小火慢炖,再煨一个晚上。

21

第二日鸡还没有打鸣,我们四个人都早起忙活起来。

俩孩子摘了院子里的葱和芫荽,再由小婶切成碎末。

我把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羊汤都舀到车子上的锅里,再把四套桌凳放上去。

小婶用现熬出来的羊油做了油泼辣子,装罐。

因着羊汤在熬的时候不放盐,又装了满满一罐子粗盐,端上桌以后让客人自己加。

终于在鸡鸣第一遍的时候,套上了骡子,我和小婶坐着摇摇晃晃的骡子车出发了。

去了码头,天刚大亮,陆陆续续有人过来上工。

我们把家伙事都摆好,把写着羊汤五文,大饼三文的牌子支起来。

最重要的一步,是把羊汤架在炉子上。

再把下面的火点着,让香味散发出去。

这就是我们的活招牌。

这招果然奏效,有个长着络腮胡子的汉子在我们摊位前停下来:

你们这是早点好吃不

小婶露出招牌笑容:绝对好吃,打碗汤给您尝尝

那汉子点头,又要了三张大饼。

小婶给他的汤碗里撒上芫荽和小葱:

桌上有盐和辣椒油,您自己加。

大汉在汤里加了一大勺辣椒油、一大勺盐,仰起脖子喝了一口汤,目露惊艳:

嘿,你们俩个小娘子人长得普通,手艺倒是好得很。

呃,倒也不必如此直白。

他又抓起一张饼,呼噜呼噜风卷残云,很快吃了个干净。

第二张饼泡在羊汤里,等着浸软了吃。

在等待的间隙里,桌上的最后一张烙饼已经下肚。

浸软的饼子油亮亮的,不待细嚼便被他吞入腹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