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女校风云 > 第10章 番外一(第1页)

第10章 番外一(第1页)

番外一

那年除夕夜

1922年初。

岳云中学放寒假,蒋冰之拖到年关才回来过年。从长沙小西门码头乘船沿湘江上行,经益阳抵达常德。下了码头已经是半夜,还下着大雪,蒋冰之拿出仅剩的几十文铜钱招呼了一辆马车,直奔忠靖庙街6号。

次日一早,洗完澡的蒋冰之透过窗看到后院小花园里饮茶的蒋毅仁。

雪已经停了,阳光照在覆雪的窗棂上,凛冽中透出暖意。

蒋冰之走近,贴坐在蒋毅仁身侧,“涂姨,今年把我妈叫来这里,咱三个一起过年好不好噻?”

蒋毅仁原姓涂,是蒋冰之母亲的好友,蒋冰之自小就叫惯了。

蒋毅仁喝了一口茶忙不迭放下,笑说:“我可不要你们娘俩陪我,有家不回,过年还嬉皮赖在我身边。”蒋毅仁假装嗔怪,实则无儿无女的她早就将这个活泼大胆的女孩当作自己亲生。

“家?杨家牌坊22号住的那么一大家子哪一个把我和我妈当家人了?”蒋冰之甩了甩头,利落乌黑的短发还没完全干,“左不过欺我当年又穷又小,如今我快要成年,我只想早早离开那里。”

其实,舅父余笠云家杨家牌坊22号和蒋毅仁家忠靖庙街6号都在同一条街上,两家相距并不太远。

“怎么,还没和你舅舅低头噻?”

“我有什么错?他的劣绅行径就该被报社早早宣扬出去,我尚且隐去了真名,留足了他的脸面的。”蒋冰之俯身向前给蒋毅仁添茶,“听母亲讲三舅早年些还去日本留学了两年学维新思想!现在他成了绅士,在地方上出头露面,有了势力,县官上任也得去拜访他,于是思想倒退了,保守了,复辟了。俨然就是一副封建大家长的做派!”

蒋毅仁拉着冰之的手,“姨妈知道你在余宅的日子不好过,你是个要强的,你舅舅那位也是个倔的。你和舅舅闹得这样不愉快,倘若你离开了这里,留你母亲一人,不知她会暗里受多少委屈。”

“涂姨,我妈不会和他们纠缠,她是一位沉浸在自己世界的女性,比我更坚韧更清晰,我想她若是预备出去,不顾一切也是会出去的。”

蒋冰之随即招了从远处跑来的小金毛,蹲下,它一个劲儿往冰之的怀里钻,“胖胖,哎呀胖胖,好久不见,哎呀哎呀好狗!”

晌午,蒋冰之躺在后花园的长椅上读《红楼梦》,胖胖依在蒋冰之的怀里眯眼睡觉。

蒋毅仁的宅子门口停了辆轿子,随即一阵笑声打破了午后闲静。这笑声穿过前头的大瓦房,穿过房后的佣人居室、用餐的小饭厅和厨房,逐渐来到小花园。

蒋冰之不用抬眼就知道,三舅妈来了,这样的一个人物简直就是王熙凤转世!精明、干练、伶俐、利害,是一个当家的好手,余家全府上下没人不服她的,除了蒋冰之。

蒋冰之初到余宅时只是五岁幼儿,母亲尚在孕中,孤儿寡母住进后花园藏书楼下的两间小房,在这里似乎成了客人,日子久了,还要忍受三舅妈指桑骂槐的冷言冷语。因此,冰之并不和表兄弟表姐妹们多言语,只是冷眼瞧着这封建大家族的灰暗。母亲忙着她的教书事业,参加妇女运动,带着冰之东奔西走学新思想,冰之自立自强,弟弟前年不幸病逝后,二人相依为命。

在余宅,知晓蒋冰之真正之面目的只二人,一是母亲蒋胜眉,因此她爱她;二是舅妈李氏,因此她恨她。李氏这天的来忠靖庙街6号只为一件事,接蒋冰之回余宅过年。老爷余笠云心里筹谋着,有件事今年是一定要定下来了!

出了涂姨家,冰之大步走在街上,没过多久就走到了余宅。

朱漆大门两侧蹲踞着一对石狮,屋檐下高挂着一对巨型红灯笼,在风中轻晃,流苏垂坠。门墙上挂着一副木对联,红漆底子上现出八个隶书黑字:“海晏河清,人寿年康”。冰之没有像三舅妈嘱咐的那样先去见过舅舅,跨了高高的门槛,直奔后院藏书阁下的小房间,那是她和母亲多年来在余宅的住所。

风渐渐大了起来,开始飘起了小雪。年三十的气息弥漫在这座老宅里,人高的斗香在中堂前燃着,散落的香灰零散地落了一地。冰之大步流星,穿过中堂。那里佣人们在忙碌地洒扫庭院,见到蒋冰之都起身站至一侧,一致的肩背形成向地心倾斜的三十度角,仿佛被控制的木偶。

等到冰之走到居室,坐下豪饮一口热茶时,三舅妈才悠悠地从门口下了轿子。冰之喊来就近的女佣,询问得知母亲在厨房帮忙,便不做打扰,独自上了藏书楼,一头扎进了书里。

夜幕降临。有人轻轻叩门,随之有一女孩的声音在书房门外响起,“表小姐,姑太太喊您下楼,她已经在堂屋等您了。”

“知晓了,我就来。”从清晨到现在,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蒋冰之这一天呆在这里也没人打搅,仿佛一切喧嚣热闹都与她无关。

下了楼,穿过走廊,冰之拢了拢衣服。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到了,堂屋里铺上了大红毡子,舅父亲自动手把神龛上的祖宗牌位取下来,一擦拭干净,放回原处。然后点燃一对两三尺长的大红蜡烛,又往香炉里添了一大把供香,顿时整个堂屋里香烟萦绕,在四盏大红宫灯的照耀下,气氛陡然肃穆起来。

“冰之,到这来。”蒋胜眉朝着站在堂屋角落里看着神龛发呆的冰之喊了一声,招呼她出来。冰之看到母亲穿得整洁素净,一件宝蓝色的羊皮袄,一袭黑色百褶绸裙,站在风雪里姿态落落大方,颇有名门风范。

冰之和母亲与家里的丫鬟、仆人一道退在堂屋外面。舅父、舅母带着表哥表弟,在供桌前跪成一排,向着祖宗牌位虔诚地作揖磕头。整个堂屋里安静无声,蒋冰之暗暗看向跪在三舅身后的表哥余伯强,一举一动都像极了他父亲。

祭祖结束后,众人移至花厅吃年夜饭。女眷席设在用博古架隔开的里间,可见主桌动静却看不见彼此。平日里用的八仙桌被撤去,换上了从苏州定制的红木圆台面,寓意圆圆满满。

“姐姐,你和伢儿来我们这里坐。”余笠云朝着里间那侧发话,蒋母领着冰之坐到正厅。

蒋冰之也没想到祭祖花了整整两个时辰,此时已然饥肠辘辘,腰疼腿酸,可是一桌子人迟迟不动筷子,三舅还在慷慨陈词,左不过是些勉励几位少爷的话。冰之坐在母亲身边,母亲握着她冰凉的手。其实与其说握不如说摁,蒋胜眉见冰之抖着腿,唯恐冰之站起来夹菜。

蒋冰之的确是有些不耐烦,自小就被告知娘俩是外姓不让祭祖,要说今年一改常态想要开始亲近些,这会儿喊来正厅吃饭,可刚刚母女俩也实实在在地在大雪里站了几个时辰。蒋冰之环顾这一桌子人,刚才个个暖暖和和地呆在堂屋里,现在正襟危坐听着老爷发言,好一个和和睦睦的景象,她和母亲不知又被置于何地。冰之暗想实在是没意思,早些吃完早些退场罢了。

三舅终于是说完了,大家开始动筷,冰之才缓过神来,她盯着那口热气腾腾的笋干老鸭煲很久了。大年三十,喜庆日子,三舅妈从早到晚都神采飞扬,此时冰之吃相再难看也未有责怪,甚至一反常态,也没有酸讽,笑嘻嘻地说“妹佗出落得越发标致啦,多吃些才撑得起衣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