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休夫后我成了长公主第一谋臣 >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第1页)

1

初雪那日,我亲手为廖凡系上玄铁护心镜,送他出征。冰凉的甲胄贴着指尖,他忽然握住我手腕:此战凶险,阿棠可会等我?

城楼旌旗卷着北风呼啸而过,我含泪点头,将这句承诺烙在心头整整三年。

捷报传来时,我刚拿到从寺中拜求的平安符,闻讯不甚欢喜,带着平安符折返府中。

一见到我,春桃跌跌撞撞奔了过来:将军带着个白衣公子进了府!

春桃不得无礼!

熟悉的声音和春桃的声音一前一后同时响起,我疑惑转身,恰巧看到了自己心心念念了三年的未婚夫君,和春桃口中那白衣公子。

不过是来了个客,春桃为何如此惊慌?

但很快我就知道了。

本着相府的待客之道,我将廖凡与白衣公子带入客堂,廖凡先我一步落于主座,小心翼翼地顾着那白衣公子上座。一块墨玉挂在对方腰间,玉佩穗子随着两人动作,缠到了廖凡手臂上,而他却视而不见。

去年廖凡生辰来信说:我在大漠寻得一块稀有墨玉,此玉随我枕戈待旦,待我得胜归来,必定以它为信,许你凤冠霞帔,十里红妆。我连夜编好了莲心穗,随信寄往。

我没见过那块墨玉,但那熟悉的莲心穗,此刻却在白衣公子的素白锦袍间晃荡,映得满室烛火都失了颜色。

这是彭延,本将的生死之交。

2

廖凡是我相府管家的家生子,与我青梅竹马,自幼一起长大。

十三岁那年,我爹拗不过我的央求,为他抬平身份,引荐入军。

大辽武力凋零,缺少良将,廖凡年轻勇敢,颇有胆识,又有相府保驾护航,羽翼渐丰。圣上一道圣旨,我们顺理成章地定亲了,只待我及笄便大婚。可就在我及笄礼前月,琅琊来犯,连破三城,廖凡临危领命前往前线。

短短三年,去时小心翼翼、爱护我的少年,如今已成了将我相府视若己物、意气风发的将军。

击溃琅琊,大辽国土扩充,圣上大喜。为表嘉奖,令廖凡回京的次日便大婚,明言以慰纾解青梅竹马因战分离之苦。

十里红妆入将军府,长街红帐迎风招喜,唯独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那位红衣郎君一脸正色。

阿瑶,你不懂我。不该这么急地逼我完婚。

大婚夜的红烛燃至寅时,前院仍传来棋子叩枰声。喜娘第三次来添合卺酒,终是叹着气退下。

我掀开盖头,望见西厢暖阁窗纸上两道剪影:廖凡执黑子的手悬在半空,彭延广袖垂落如流云,指尖正点在他腕间命门处。

满堂宾客觥筹交错,新嫁娘在房中等待,丈夫却一身喜服坐在堂侧与人对弈,对宾客敬酒寒暄毫不在意。

廖将军年少有为啊!不知这新婚之夜怎有如此雅趣,在此下棋?

廖凡抬头冷眼看向前来敬酒的工部大夫,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狂傲笑出了声:大人倒是活了不少年岁,怎能不知人生难得一知己?若为知己故,发妻亦可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满座哗然,那位工部大夫更是愣在原地。

彭延拍了拍廖凡的肩膀,温和冲工部大夫解释:大人切莫在意,将军醉了。酒醉之言如何能当真呢?

如是,如是……呵呵……

满堂宾客的窃笑被北风卷进喜房,龙凤烛爆开的灯花烫在手背,竟比三年前送他出征时的眼泪还要灼人。

翌日,茶肆都在传诵那句若为知己故,发妻亦可抛。我从京城大龄待嫁的贵女,变成了名门笑柄。

春桃哭着要砸碎妆匣里的翡翠步摇——那是他初入军营那年,用比武赢的彩头为我打的。我按住她颤抖的手,铜镜里牡丹缠枝步摇叮咚作响,恍惚还是那年上元节,少年将军策马穿过长街,为我摘下最高的那盏走马灯。

3

我们终究没有行合卺礼。

回门那天,父亲在书房摔了御赐的龙泉印泥,朱砂溅在《策论通鉴》的封皮上,像一道新鲜血痕。明日早朝,老夫拼着乌纱帽不要。。。。。。

父亲不可。我按住他发抖的手,北境三城刚收回,此刻动廖凡,便是动军心,圣上绝不会重罚他的。就算训斥两句,又能有什么用?

铜漏声里,我盯着窗棂上未化的霜花。这个冬天太冷了。

一日后,我返回将军府。

廖凡踏雪而来,玄铁护腕磕在青玉案上,震得合欢纹茶盏叮当作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