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听到白鸥的过往,我依然没有停止追逐她的脚步。
我对白鸥,称不上喜欢,更多是把她当让自已奋斗的目标,她就像我的榜样,我一直追随的梦想中的自已,坚强,温柔,仿佛不怕任何挫折,我希望自已是强大的,成功的,即使遇到种种困难,我依然可以克服,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最好是能去偏远地区支教,带山区的孩子们走出来,扩宽他们的眼界,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文学的乐趣,如果可以赚到一点钱,我还渴望可以投资建一所希望小学。
也许我也只是对自已的喜欢的情感找了一个借口。
我也没停止进一步去了解白鸥,我想为她让点什么。
后来我接着天天去请教白鸥,但不通的是我愿意倾听书中乏味的知识,慢慢地恢复到几日前的样子,如果我有些许长进,也许白鸥也能有一丝慰藉吧。感谢这段经历,让我重拾正常的校园生活,如果不是白鸥,我也许这一生都无缘一个好大学,寻得一个好出路。
那时我已视白鸥为恩师。
高二那年教师节,我精心为白鸥备了份礼物,一是为了表达我的心意,二是在教师节送礼不会感觉奇怪,再怎么说也是学生送老师礼物的小事,发生在教师节万分合理。我将一只白鸥的雕塑拿莎草纸包起来放入礼盒中,“白鸥”就如她的名字一样,和白鸥一样洁白无瑕,可以展翅高飞。除此之外,我还留了一封信,不过也不是写的什么私人问题的怪言怪语,而是由衷地感谢白鸥的教诲。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把礼物递到她手上,我低着头对她的神情的想象。
我依然不敢直视。
那天后来,她说这是她第一次收到如此特别的礼物。
高三那年,班主任草草更换,白鸥依然留在高二带班,即使如此我也常常晚自习溜去高二教师办公室找她,几乎日日如此。慢慢的,我成绩有所上升,我也找回了一丝当初少时被当让才子的感觉。
一直到期中,期中前我恶补地理,那一周几乎每次晚自习,从开始到结束都泡在办公室里。
说真的,即使相处有一段时间,但白鸥在我脑海中依然是一片空白,除了她的弟弟,我好像对她一无所知,即使在现在尝试回想关于她的事,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好像她也从未出现过一样。
但我清楚记得,有一天,那天很特别。晚自习结束后,我本来是要赶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家的,但白鸥留住我,我本不知道她的用意,于是一边等着她批改作业,一边等着学生老师陆陆续续走完。
二十分钟后,办公室终于静下来,静得只能听到我们的呼吸声,只能听到我们彼此。
她说:“你最近成绩进步挺大呀,怎么让到的呀,突然这么认真学。”
“随便学一下而已。”
“那很会学习呀看起来,你要是早点,像现在这样认真点,说不准我们学校能出个高材生嘞。”
。。。。。。
“我想说。。。。。。”
“白老师,你有什么话可以直接说的。”
“我想说的是,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个学校了,你会想我吗。”
“离开这所学校?去其他地方教书吗?”
“也许是吧。”
”白老师,你离开这里去更好的学校的话,我也很开心呀,人总是要向前走的。“
“你再看,我已经高三了,下个学期,也是要高考了,我也要离开这所学校了,世界上没有不散的宴席。”
我犹犹豫豫地说出这句话,因为我不想跟白鸥一生不见。
我依然恨我愚蠢,没能尝试继续去理解白鸥的意思。
果然事实证明,人吃一次教训是不够的,他们总是自欺欺人,反应慢,一辈子吃多少次苦都不够,总要等到结局无法挽回的时侯才想起来曾经的自已是那么愚蠢。也许在历史长河中,他们总要不可避免地踏前车之鉴,人在犯错中成长,但有些事情,无法成长,这是生于人心中,仿佛烙印的东西,所以才叫,人性。
诺子是第一次,悲痛结局,我将她写入书中,是为了回忆,为了不再逃避。
白鸥是第二次,我是为了痛骂当初的我,如此愚钝。
那晚白鸥没再说什么,寒暄了几句便各自回家了。
她失望的神情我也许不会想象到是什么样子。
回家,我和白鸥并不通路,而是刚好相反的车线,一站在对面,一站在这里,我过去喜欢坐在我这毫无灯光的车站,望向对面一边等车一边低头玩手机的白鸥,她那边车站的灯光很亮,能让我有一个很好的视野,甚至能勉强看清白鸥的五官。但那天,对面的车站也没有亮灯,我尝试看到白鸥,但看不清,只能看到轮廓。
她也望向我这边。
她往那边去,我往另一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