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妈妈在厨房洗碗,哗哗的流水声和碗碟轻轻的碰撞声交织成一曲温馨的乐章。
姐姐在灯光下认真地写作业,她时而皱眉思考,为一道难题绞尽脑汁;时而奋笔疾书,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只有我无所事事,在屋子里转来转去。
那便打开电视看吧,正好七点了,少儿频道要开始了。
精彩的动画片吸引着我的目光,让我沉浸其中。
姐姐写完作业后,也想看电视。
我要看少儿频道,她要看综艺,于是一场激烈的争执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我们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后来甚至动起手来。
当然,不是我打姐姐,而是她单方面
“教训”
我。
她的手高高扬起,又轻轻落下,其实我知道,她也舍不得真的打疼我。
其实我很想争辩,但姐姐根本不给我机会,她总是以姐姐的威严压制我。
有句真理说得好,“打弟弟要趁早”,我姐成功实践了这个真理,自打我懂事起,我们的
“战争”
就没停过。
两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一直持续着。
每次都是母亲出来调解,不是劝姐姐让着我,就是让我去睡觉,把电视让给姐姐看。
母亲的话语虽然严厉,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我们的关怀和对家庭和睦的期望。
在母亲的眼中,我们都是她心头的宝贝,她希望我们能相互关爱,共通成长。
农村以前睡觉特别早,有时晚上九点就关门睡觉了,最迟也不超过十点。
有了手机之后,睡觉时间才延迟到十一二点。
农村的夜晚,宁静而祥和,每家每户总有人出来在空旷的地方坐着聊天。
大人们摇着蒲扇,讲述着过去的故事,那些故事里有他们的青春岁月,有村庄的变迁,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孩子们则在一旁追逐嬉戏,笑声在夜空中飘荡,仿佛要把整个夜空都点亮。
因为当时没有丰富的娱乐设备,所以大家都早早地进入梦乡,在梦中寻找着属于自已的欢乐。
很多家庭那时连电视都没有,更别提手机了。
我家有部座机,一直到
09
年才彻底不用。那部座机曾经是我们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纽带,承载着许多温暖的问侯和牵挂。
要说我们村有什么特色,那便是四面环山。
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像是大地的守护者,无论春夏秋冬,都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四季变换着不通的色彩,春天,山上绿树成荫,野花遍地;夏天,郁郁葱葱,一片生机勃勃;秋天,枫叶如火,果实累累;冬天,银装素裹,宛如童话世界。
当时我们这儿的地理环境有
“小江南”
之称,四季分明,景色如画。
那时的我天真地以为,外面的世界和我们村一样,环境相通,吃的一样,住的一样,穿的也一样。多年后,当我走出村庄,见识到外面的广阔天地,才明白当初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可笑。
但我依旧常常回想起幼年那可笑的想法,不禁哑然失笑。那曾经的单纯与懵懂,如今都成了珍贵的回忆,让我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童年的美好。
那座村庄,那些人,那些事,永远镶嵌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璀璨的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