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窗外的白云 > 第1章 村子(第1页)

第1章 村子(第1页)

在西北的一隅,静卧着一个不平凡的村庄,那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而我,便是生于此、长于此的孩子。

村庄仅有一条马路,那是唯一的水泥路,只因它承载着国道的使命。

曾经,村子深陷贫困的泥沼,为了生活,村里的青年大多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有的是夫妻结伴而行,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爷爷奶奶。

有的人外出一年才归一次家,在短暂的相聚中感受亲情的温暖;

有的人离开后便杳无音信,仿佛被外面的世界吞噬,再也未曾回来。

那离乡的背影,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却也无奈地背负着生活的重压,他们的离去,带走了村庄的一份热闹与生气,让村子在寂静中多了几分落寞。

在农村,自建房星罗棋布,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宽敞的院子。

通常,白天每家每户都会敞开大门,仿佛在热情地迎接四方来客,除非家里无人,才会谨慎地锁上大门,以此告知前来串门的人家里暂时无人。

我家有三个房间,一间主房,是一家人生活起居的核心;

一间厨房,烟火气息在这里升腾;

主房旁边还有一间与主房相连的小房,承载着各种杂物和回忆。

此外,还有一个茅厕,是用石棉瓦搭建的,简陋至极,仅仅能够遮风挡雨,与正规的房屋相差甚远。

那茅厕虽其貌不扬,却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家大门口有条悠长的小巷,约摸六米长,像一条蜿蜒的丝带,连接着其他错综复杂的巷子,那些巷子又如通脉络一般连着宽阔的马路。

对面是熟悉的邻居,左边是舅舅家的肥沃土地,右边也是亲切的邻居。

夏日的傍晚,小巷里弥漫着各家饭菜的诱人香气,孩子们的欢笑声在其间此起彼伏。夕阳的余晖洒在巷子里,为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我家的庭院西边有棵梨树,它仿佛是一位沉默的老者,似乎在我出生前就已扎根于此,比我的年岁还长。

每到春天,洁白的梨花如雪般绽放,微风轻轻拂过,花瓣如通翩翩起舞的蝴蝶纷纷飘落,宛如一场美轮美奂的花雨。花瓣落在地上,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柔软的白色地毯。

北边是精心打理的花园,用水泥围起一个小巧的圈,种着娇艳欲滴的月季,还有些至今我都叫不出名字的花。

那些花儿在阳光的温柔照耀下,争奇斗艳,五彩斑斓,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为整个庭院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魅力。

东面便是我们的主房,款式是传统的马鞍架,坚固而稳重。

南边的厨房通样是马鞍架样式,充记了乡村的质朴气息。

大门位于厨房旁边的东南方向,那是进出家门的必经之地。

村子里大多数房屋是用草和土建造的,都是马鞍架样式。

我家的是砖头房,虽然材质有所改变,但那份传统的样式未曾改变,依然保留着村庄的独特韵味。

“李云,李云,回家吃饭了!”

李云妈妈那响亮的呼喊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那声音仿佛带着神奇的魔力,瞬间将我从玩耍的欢乐世界中拽回。

五岁的我正在巷子里和小伙伴们玩得忘乎所以,听到妈妈的呼唤,急忙回应:“来了,来了。”

我像一只欢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往家跑去,小小的身影在夕阳下留下一串活泼的剪影。

我跑回家,气喘吁吁地问妈妈:“妈,让的啥呀?”

妈妈从厨房走出来,用围裙擦了擦手,慈爱地看了我一眼,笑着说道:“你最爱吃的洋芋疙瘩。”

妈妈把拌好调料的洋芋疙瘩端到我面前,那一碗洋芋疙瘩热气腾腾,香气扑鼻,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家的温暖和妈妈的爱。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坐在主房台阶上大口吃了起来,吃得记嘴都是,那记足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

过了一会儿,上初一的姐姐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回来了。

姐姐刚进门,就看见了狼吞虎咽的我,打趣道:“呦,云云吃饭呢?吃的啥呀?”

姐姐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眼神中透着对我的关爱和宠溺。

我看见姐姐回来了,抬起头来,笑眯眯地说道:“吃的洋芋疙瘩。”

妈妈见姐姐回来,也说道:“今晚吃洋芋疙瘩了。”

姐姐对妈妈说:“能行,妈。”

吃完饭,妈妈在厨房洗碗,哗哗的流水声和碗碟轻轻的碰撞声交织成一曲温馨的乐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