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繁华落尽静待花开什么意思 > 故人喜相逢(第1页)

故人喜相逢(第1页)

门外响了安如的声音:公主,信王殿下来了。安如是叶岚亡母的侍女,是伴着叶岚长大之人。叶岚安顿好云琴,出门来。叶皓提着两壶酒,对她说:走,喝两杯。叶岚看到酒坛,两眼冒光,立即同意:好啊!安如刚想规劝,却被叶皓打断:姑姑,不要再拘束她了。安如不敢反驳,只得由他们去了。叶皓脚踏树干,借力飞身上了屋顶。叶岚看着他的残影,无奈叹了口,搬了梯子爬上去,她手脚并用,小心翼翼的挪向叶皓。坐定后望了一眼地面,只觉目眩,立刻收回了目光,责备道:在哪里喝不好,非要到屋顶上!登高望远,别有一番风趣。叶岚看着远处一片漆黑,体会不到有什么特别的风趣,她问道:还有几日到函关叶皓饮了一口酒:五六日吧!怎么着急了叶岚叹了口气:我急什么我巴不得就这样一直走下去,永远也不到。叶皓自悔失言,递给了她一坛酒。叶岚接过喝了一口,皱眉:凉的喝了会伤身的。叶皓却满不在意:喝吧!哪有那么多讲究!叶岚看了看坛子,上面贴着景芝二字,又饮了一口,辛辣呛鼻,而后又回味余香。叶岚回忆着二人在她三哥家一起喝酒的日子,有些伤感的说道:再想和哥哥喝酒,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了……行走江湖之人,漂泊不定。说不定什么时候我就到祁国看你了!叶皓顿了顿又自嘲:我算什么江湖人呢或许我该回长右山。叶皓不止一次跟她提及长右山,并要她保密,这次他说的是回而不是去,这让她觉得叶皓在那里一定有归属感,那里一定是个非比寻常的地方。她感叹:长右山一定是个很好的地方。比起这京都,那简直是至真至纯之地。叶皓想想他这二十年人生,在长右山的那段日子是最好的时光。为何这样说京都不好吗我看你在京中你过的挺潇洒的。叶皓饮了一口:山上有我最好的师傅和师弟,京都很好,好到让人迷失自己。叶岚与他碰了一下酒坛,摇摇头,表示不解。叶皓凝视远方的一颗星,继续说道:暖暖,你可曾想过,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公平的,人生来便有了高低贵贱之分,这些是无法选择,而真正的众生平等,只有活着和死亡。现在大家都活着,可最终大家都会死去。这是他这几年的经历和从师傅的教导中得出来的。其中道理太深奥,叶岚听不明白,只说道:就像我去和亲,也是无法选择的。叶皓未回答她,自顾自的说着:这几日在路上,我反省了自己,在京中的这几个月过的真是荒唐,我自知心性不坚,易受外界干扰,又太感情用事,京都,不适合我。叶岚饮了口酒,惆怅的说道:你想离开的地方却是我最想留下的地方。叶皓摇摆了摆手:不,你要换个角度想想这件事,或许远嫁并不是一件坏事。叶岚有些意外,自圣旨下来后,所有人都劝慰她,替她鸣不平,替她摇头叹息。到如今只有叶皓如此对她说,她反问:怎么说叶皓:在京中,左不过嫁个世家子弟。我朝驸马不得入仕,虽富贵无忧,但要一生困守宅院,你能愿意叶岚未语,哥哥的话的确说到了她的心坎上。叶皓换了个坐姿,继续解释:我还不知道你,平日里看着仪静体闲、温柔乖顺的,其实胸怀沟壑,主意大的很,我不信你就这样接受了。叶皓太了解她这个妹妹了,自小她就孤僻寡言,一部分原因是不受宠,一部分原因则是她的想法与人不同,与旁人说不来,得知联姻的消息后,她就这样安安静静的接受了,安静到这件事好似与她无关一样。叶皓知道她心中有自己的想法,他甚至想过她会不会半路逃婚。叶岚放下酒坛,捡起一片枯叶一点点捏碎,说道:你太高看我了,我能有什么想法,难道我要哭一哭闹一闹,惹得父皇烦忧、朝堂非议还不如乖乖接受,这样对大家都好,我也能落得个好名声!听了这话,叶皓的心中稍微轻松了一点:你能这样想,很好!放心,你嫁过去自有一番新天地。叶岚不敢想以后的事情,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听叶皓如此说,她反问:你怎么这么笃定,难道到祁国了我会过的好难道我要嫁之人就是可堪托付之人肯定是!叶皓果断的说,但随即他又觉得不妥,改了口风:他……崇宁王是祁国皇后嫡子,平日定是大儒教导,就如二哥、三哥一般,怎能差的了。叶岚又开始忧愁:有大儒教又怎样二哥还不是……她没有将懦弱两个字说出口,背后论人是非,乃小人也。叶皓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未言其它,拿起酒坛摇了摇,确定没有了说道:起风了,回去吧。说罢纵身一跃,飞身一跳便下了屋顶。等等!我怎么办叶岚急的大呼,上来已经很费劲了。叶皓甩了一句:能上去便能下来。然后进了屋去了。叶岚恨牙痒痒:忘恩负义,白听你诉了半天苦。她回想刚才这番谈话,简直是无缘无故,看似哥哥是在劝慰她,实则是哥哥突生惆怅,好似要嫁之人是他一般。叶岚颤颤巍巍的挪到房顶边缘,待下了梯子,双腿已经打颤,蹲了好久才缓过来,恨恨的想:以后再也不爬高了。第三日,天空放晴,行程继续,五日后,抵达函关。队伍入住行宫,函关郡守刘冀料理行宫事宜,驻关守将韩振布兵防守。迎亲的先遣使早已等候在此,使者回禀:迎亲队伍已在重峪关等候,不出半日便可到达这里,从重峪关到祁都只需三日行程。江源告知使者:旅途劳顿,公主要在此休整一日,后日迎亲队伍再来,一切交接手续等后日一起办理。使者返回,如实覆命。次日清晨,侍卫来报:殿下,行宫外有人求见。叶皓:何人侍卫:来人只说是故人。故人叶皓重复着这个词,他在函关似乎没有什么故人。让他进来吧。那人被搜身后进殿,并不叩拜,只对叶皓揖礼,叶皓觉得好生眼熟,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屏退了左右,那人这才开口:长右山一别数年,殿下可还记得泽生叶皓不由欣喜,泽生来了,他必然也来了。泽生,叶皓当然记得,祁国崇宁王冷逸尘的侍卫。冷逸尘,那个即将成为他妹夫的人,他的同门师弟。记忆的潮水涌来。当年他行走天下,曾与秦羽到长右山学剑,长右山推崇万物齐一、众生平等,入门皆是兄弟,碍于主仆身份,秦羽便只做了外门弟子,叶皓拜于剑师荀秀峰门下。荀秀峰,长右剑宗掌门荀正阳亲弟。三个月后冷逸尘亦来拜师荀秀峰,与他同来的就是泽生,但泽生很快就下山去了,叶皓与他只有一面之缘。冷逸尘与叶皓二人被分至一处,此后同食同宿,朝夕相处,情分比旁人深厚许多,一年后,叶皓下山,临走时双方互道了身份,由于师规与时局,他们约定:二人之交不告知世人。叶皓迫不及待的问:他在哪里我家殿下在函关外等候。叶皓意会,叫上秦羽同泽生一起,飞马出城而去。马蹄疾驰,穿过树林,来到一空旷地,此时天光已亮,只见一人身着鸦青色大氅,牵马向阳而立。冷逸尘闻声转身,快步上前,与叶皓相视一笑:师兄,久违了。他二人将马交于秦羽、泽生,负手漫行,秦羽、泽生则不远不近的跟着。叶皓问:这样早就到这里了冷逸尘:得知你送亲只到函关,恐不能与你一见。叶皓:先遣使并没有说你亲自来迎亲。冷逸尘:我不是从函关来的。由此向西一百里,是千阳县,我连夜从那里过来,随后我会直接回京。叶皓打量了冷逸尘一眼,没想到他竟是赶了一夜的路,打趣道:还记得在长右山时,你我二人喝酒、比剑,无所顾忌,如今却如做贼,一般莫不是想提前见见新娘子冷逸尘急忙解释道:我受父皇之命外出公干,特地急着绕路见你一面,师兄还来打趣我。叶皓叹了口气:唉!大婚在即,你父皇当真是不知体恤。冷逸尘:也不是什么大事,是我自请的。叶皓这才明白,冷逸尘为了见他一面,竟早早筹谋了,他继续说道:自下山后,我与同门少有来往。上次大战得知你受伤,本想写信给你,却无可靠之人传递。冷逸尘回答:师傅的弟子本就少,说来惭愧,你走之后,我在长右山待了两年,后也下山了。只怪我从未经历沙场,刚入战场便负伤了,也未参加后来的大战。叶皓忙问:伤势可严重冷逸尘摇摇头:无碍,已经痊愈了。叶皓:师傅他还好吗山上一切都好吗冷逸尘表情凝重:师傅……已于半年前病逝了,师兄不知道吗叶皓楞住了,半年前正是战事吃紧的时候,他摇摇头:我……并不知道。继而转向长右山方向行了一礼,对着天地缓缓说:师傅,待我回京覆命后,再去向师傅请罪。当年师傅对你说了什么让你决绝的下山去了,是不是与师姐有关系对于叶皓离开山门一事,冷逸尘一直颇为疑惑。他说的师姐便是荀秀峰的独女,荀婉婉,师从荀正阳。叶皓出身皇室,气度非凡,其他弟子远不能及,荀婉婉正直天真漫烂年岁,对叶皓颇有好感。时间久了,二人有些莫名的情愫,只是未言明,但一切尽在荀秀峰的眼里。师傅只说我志不在此,应去世间多多磨砺,言语间,我能感受到师傅已经猜出了我身份,但未说破。师傅本就不愿与朝堂有牵扯,不想长右山卷入是非纷争之中,所以让我下山去。叶皓顿了顿,又问:为何你没被师傅看破冷逸尘无奈一笑:我是一心一意去练剑,哪像你,违背师规的事都做尽了,还拉上我,害得我没少被师傅责骂。冷逸尘自幼羡慕江湖侠客。便向祁帝请求出门游学,其实早已下定决心去长右山。他化名凌长风,直奔长右山,在长右山他隐去了皇子身份,不带护卫,虔诚恭敬,最终成了荀秀峰座下弟子。长右山剑术闻名天下,外门弟子众多,可真正能入师门的寥寥无几,当年,叶皓虽是匿了皇子身份,却不如他这般谦虚,荀秀峰是看中他天赋颇佳才收了他。叶皓忍不住向冷逸尘打探:你师姐……可还好这些年来,叶皓想着也许不再见师妹,不去想长右山,就会慢慢忘记。可是,他又怎能忘记。冷逸尘如实回答:一切都还是老样子,你走后师伯便让师姐闭关修行,此后师姐再也没提起过你。叶皓沉默良久,他与她终究是两个世界的人,不可能在一起。冷逸尘接着说道:有时候想想,若一直留在长右山也不错,少年时期真是天真,诸多想法,现在想来只觉的可笑。还记得你我二人偷了师傅的酒,在月下同饮,相约日后仗剑天涯、快意恩仇吗当然记得,我又何尝不是这样想呢那时的你我未曾经历过生死,怎知世事艰难、江湖险恶。你我皆长在这世间安定之时,又上有父兄,无需担忧家国事。十六七岁的年纪,谁还没有自己的希冀呢。说着,叶皓拔出剑来:师弟,咱们曾约定再见时必要再比试一场,来吧。冷逸尘嘴角上扬:正有此意。泽生离得远,不明二人为何拔剑,便想提剑前去。秦羽拦下他,解释道:长右山师规:不可剑指同门。泽生这才放心下来。一场比试下来,冷逸尘占得上风。而后只听他呼道:泽生,拿酒来。两人共饮一囊酒,好不快意。叶皓意犹未尽:师弟,长右山多是高山,还从未有机会与你一起骑过马,今日便让我们潇洒恣意一回。于是二人唤秦羽、泽生牵马来,纷纷撩衣跃上马背,飞走下坡,复又驰骋而上,驻马于坡涯之上,望着天地苍凉。此处向东望去,南面是涵关城,西面是丘陵密林,北方天气干冷,即便是松柏这样的常绿植物,也是暗沉的颜色。今日阳光不佳,大地一片灰茫茫。叶皓望着天地之苍茫感慨道:若天下无战,百姓安居,该有多好。冷逸尘亦是感慨:兄之愿亦是弟之愿,而今所做的的一切皆是为了此愿。分别终有时,叶皓拍了拍冷逸尘的肩膀,正色道:此后,我妹妹叶岚就托付给师弟了,她年幼丧母,跟着我三嫂长大,是我三哥亲自教导,非一般女子可及,她虽性情柔弱,可心中却很是倔强坚强。以前她连京都都未曾出过,如今千里而来,又是为两国安宁,你不可委屈了她,你要保她平安。冷逸尘亦正色回答:师兄放心,我定善待令妹,不负师兄所托。叶皓走近一步,小声说道:你我二人之事,我没有告诉她,以后你们二人相处,此事让不让她知道你来定吧。冷逸尘回答:师规不敢违。说罢二人告辞,冷逸尘与泽生扬鞭而去,良久后回头,那一袭白衣,依旧驻马而立。叶皓看着马蹄扬起的尘土渐渐消散,心中有些担忧:他这师弟性格深沉,平日少言寡语,因与他相熟,又因故人重逢之欢,才会有这么多交谈。他与叶岚,一个内敛、一个清冷,不知日后要如何相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