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繁花开落的意思和造句 > 结交在相知(第1页)

结交在相知(第1页)

次日启程,途径阳新县外,远远就看见路旁搭设了祭棚。叶皓想或是师将军故人,而师英玉的马却越行越慢,渐渐倒了队伍最后。行至祭棚,叶皓与赵忠下马,见到了搭设祭棚之人,是一个年轻俊朗的青年。那青年见礼道:阳新县县令周慎,见过信王殿下、赵将军。下官已在此恭候多时了。不必多礼。叶皓见他一个年轻的文官竟然有心来祭拜老将军,不禁对他多几分和善。在下一直敬仰师将军,师将军灵柩归故里,特来相送。殿下,请容下官祭拜。周慎说罢,便朝灵柩走去,跪地磕了三个头,祭了一碗酒。叶皓悄悄的问赵忠:我看他很是面熟。他可是梨花巷周家的赵忠点头,亦小声回答:之前与阿玉订过婚,后来被阿玉退婚了。哦……原来如此。叶皓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感叹,怪不得他要来祭拜。叶皓记起这周慎就是与五公主叶朝雨订婚,又被退婚的周家公子。现在又被师家退婚,真是坎坷呀。他疑惑:周慎一表人才,言行端正,之前被朝雨退婚,是因为那只是荣妃的权宜之计;可为何又会被师英玉退婚他继续问道:为何退婚赵忠叹了口气:义父归京,周家见师家势衰,就琢磨着退婚。周慎却执意要成亲,在家中祠堂跪到了晕厥。最后周家妥协,但只同意阿玉做妾。我家阿玉岂能受这个折辱,便主动退了婚。说来,这周慎也算是重情重义,只是身不由己。赵忠同情道:可怜这周慎了……你倒是挺同情他。其实叶皓也同情他,被退了两次婚。被退了婚可不好找媳妇喽。赵忠摇着头感叹。师姑娘呢赵忠对这个问题十分不满:我家阿玉这么好的姑娘,何愁找不到好夫婿。周慎回来,对他二人说:请殿下与将军随下官到亭中休息。叶皓点头,转头对侍从说道:传令下去,队伍原地休整,安排午饭。说罢,目光去寻师英玉,只见她远远的在后面,梳理着马的鬃毛。周慎准备了小席面,一桌皆是素食,安排叶皓与赵忠入席。一番寒暄后,周慎问道:师伯父、师伯母怎未同行赵忠解释了原因。周慎继续问道:既然阿玉也来了,为何不见她。她……大约还有事情吧……赵忠不知该如何解释,找了个不算理由的理由。周慎有些惆怅:她大约还是不愿意见我。赵忠打圆场:且随她去吧,师将军刚过世,她心中悲痛。叶皓听着二人谈话,津津有味。我去叫她。周慎放下筷子欲起身。赵忠制止道:非要我把话说明白,知道她不愿见你,你还去周慎不死心:我有话想对她说。那就吃完饭再去。她已经几日未能好好吃饭了,你一去,这顿饭恐怕更吃不下了。周慎只得作罢。一顿饭,三人各怀心事,沉默无语。饭后,趁着队伍休整,周慎悄悄去找了师英玉。师英玉整理着马鞍,并不看他:你又来做什么上次同你讲的很清楚了。阿玉,等过了孝期,我会再去提亲的。梁国习俗,祖父过世,孙辈守孝期依年龄而定:未满十四岁者,孝期一年;已满十四岁者,孝期半年。师英玉反问道:你家里同意了没……还没。我这次主动请求外放,就想着能干出一番天地来……周慎话还未完,便被师英玉打断:周慎,你还不明白吗我们是不一样的人,注定不会在一起。周慎信誓旦旦:我不会让你做妾。也知道你不愿受拘束,我保证以后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都可以。师英玉拉着马的缰绳,正视周慎:你还是不明白我。我自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便去哪里,不需要你允许。我们早已缘尽,希望你以后能娶得如意佳人。告辞。师英玉说完便牵着马头也不回的走向叶皓和赵忠,边走边说:殿下、伯父,该启程了。赵忠传令启程,与周慎告辞。叶皓巡视了整个队伍,回头望去,周慎久久未离去。行至傍晚,到了一个名叫余家湾的村子外,赵忠捡了块靠近溪流的向阳地,命队伍安营扎寨。军中之人,训练有素,不多时便搭好帐篷,做好外围防护。入夜,叶皓坐在火堆旁,看着师英玉带着巡守的军士有条不紊的检查了营地各处。他心下赞叹:不愧是在军中长大的,的确有能力。待师英玉巡查完毕,确保没有问题后,也来到了火堆旁。见到叶皓,便拜倒在地,双手奉上叶皓给的令牌,说道:臣女多谢殿下这两日护送。叶皓接过令牌:师将军待本王如子侄,应该的……坐吧。谢殿下。师英玉也坐在火堆旁,悄悄看了一眼叶皓,说道:再行一日便能到亳州。父亲已向陛下奏报丁忧,他同母亲和幼弟暂时不回京了。嗯……师英玉小心试探着问:那日……臣女请求殿下的事,殿下可答应了叶皓反问:这件事,你家人可知晓可同意他们知道的。我的事,向来我自己做主,父母也并未阻拦。叶皓用木棍拨弄着火堆:他们不阻拦不代表同意。沙场难料,需好好考虑清楚。刀枪无眼,不会看你是不是女子。师英玉自信的说道:臣女有能力自保。赵将军是你伯父,可与你说什么了吗伯父让我去他营中。可我不想,他能照拂我一时,可照拂不了一世。我想自己成为自己靠山,成为师家的靠山。叶皓没有说话,思考着该如何安排她。师英玉见他不语,单膝跪下抱拳道:请殿下准许。叶皓心中叹了口气,看来她真是铁了心了。于是说道:前朝没有女子从军的先例,封你个官位怕是不能。若从军,本王只能给你个文书的职位,怕是要委屈你了。叶皓此番话倒是实情,若真要奏报朝廷,为师英玉求得一官半职,定弄得朝野上下沸沸扬扬,显然叶皓不会为她如此费周章。殿下是答应了多谢殿下。师英玉痛快的跪地叩首。叶皓掂掂手中的令牌,递给师英玉,说道:明日到亳州后,本王再向东行。待葬礼结束后,你到海安大营与本王汇合。师英玉再次接过令牌:属下遵命。起来吧。以后不用这么客气。本王并没有那么多规矩。说来,你年纪同本王妹妹也差不多。殿下说的是昭阳公主吧。属下怎能和公主相提并论。公主一定很勇敢,孤身一人、远嫁异国。人人都说她心中有大义,可我想她一定是一个很坚强,很有勇气的人。叶皓想着从前的一幕幕,从叶岚订婚、出嫁,到后来的遇刺,他总是当她是个娇弱的小女子,以为她后来是想开了、认命了。原来是他是低估了她心中的坚强和勇气。他不禁低语:是很勇敢……说话间,赵忠过来。他坐于叶皓与师英玉中间,对师英玉说道:阿玉,去睡吧。明日到了家,还有好多事要安排。师英玉应声辞去。赵忠与叶皓却是一阵沉默,只听得周围声响不断:火焰吞食木头的噼啪声、草丛里的虫叫声和小溪中的蛙鸣声。叶皓想若想得赵忠帮助,需有几分诚意。于是先开口:赵将军,明日送师将军还乡后,本王便去东边巡海防了,师姑娘还是打算与本王同去。嗯……还请殿下照拂阿玉。赵忠倒是劝过了师英玉,但是没有深劝,他手中的军队要交叶皓,还需知道叶皓是不是能担起这个大任,让师英玉跟着他,倒是能试探一二。将军放心,本王一定护师姑娘周全……我还有一事想问将军。殿下请讲。师将军归京,是因何事义父是被诬陷的。去年秋收后,西南杜卫借着剿匪的名义向京中要粮草。是义父麾下张阁星负责押韵,行至半路突遇大雨,山体滑坡,因而耽误了时间,损失了粮草。义父为张阁星陈情,朝中却有人拿此事大作文章,定了义父的罪。赵忠直视前方,眼中有不甘,双手紧紧握拳。师将军的确冤屈,可知是何人所为义父与我长期在边关,对京中官员并不了解。但此事与杜家脱不了干系。叶皓见赵忠以诚相待,便不再自称本王,改口道:我会再调查此事。赵忠摇摇头,继续说道:义父为了保下阁星等一众人,独自担下了所有罪责。义父交待不再申冤。叶皓虽知道师将军也是此意,但一直不解是为何。于是问道:为何义父怕京中势大,怕更多人折进去。培养一个将士多么不容易,将士的性命应该留在战场上,而不是随便折在别的地方。听闻此言,叶皓更加佩服老将军的胸襟。他看了四周无人后,说道:师将军临终前对我说,恐杜卫已生了异心,让我早做准备……赵忠侧脸看了一眼叶皓,只见火光在他眼中跳动,试探道:殿下打算怎么做叶皓起身,眼神坚定,面色严肃,说道:我此去会从海防向西延边巡守,整顿大军。找时机铲除杜卫,匡正大梁。赵忠亦起身,行礼道:义父此前也交待过末将,末将愿全力襄助殿下。叶皓看着赵忠,郑重的说道:那么请赵将军在驻地为我留心杜卫动向。望将军能与我守望相助。殿下既然信任赵某,赵某定不负殿下所托。此前,二人虽有疑虑和试探,但谈到师将军之事和杜卫之患,一切皆销。随后二人进了营帐,细细分析当前的军中情况。先前西南夷獠频繁作乱,梁帝派杜卫平叛,杜卫为平定西南的确做了不小的贡献,此后杜家便一直驻守西南。现在西南之南的益州郡由当地豪族掌控,与梁国朝廷的关系是若即若离。杜卫若起兵,他们不会支援,所以目前杜卫的势力仅限于西南。江源已去西部统兵,表面上是整顿梁国与白高的边防,实则调集兵力,与叶皓配合。叶皓要将东部北部的军力集中在一起,时机一到,便可出兵西南,围剿杜卫。叶皓将来日之计划毫无保留,全盘托出。赵忠很是佩服叶皓,抱拳道:怪不得义父对殿下赞赏有嘉。殿下之才,赵某佩服。赵某定全力相助,万死不辞。叶皓亦抱拳,回道:如无众人相助,此事不能成。保得大梁安稳,我亦死而无憾。说罢,二人各回营帐安歇不提。第二日午后,师将军灵柩归乡。灵柩停至祠堂,叶皓再次拜祭。在师家用过饭后,叶皓便告辞启程了。他轻装简从,另有三千亲兵,早已已向海安大营开去。之后将借着剿匪的名义探查一遍梁国军队,收拢军心。看看这大梁的军中到底有多少杜卫的势力。亳州距海安大营有六日路程,行至第三日,师英玉便孤身一人追了上来。此时她已换了窄袖黑衣,束起了头发,腰间挂着长剑和短刀,女将军一般的英姿。她手上缠着布条,有丝丝缕缕的血迹渗出。应该是久在闺中,皮肤细嫩,快马时被缰绳勒破了。叶皓命车架停下休整,下了马车问道:家中可料理好了为何如此着急。师英玉回答道:祖父已安葬。家中之事有父亲和族人料理。属下是趁人忙乱的时候出来的,族中人重礼仪,若等忙完了大概就要让属下足不出户了。听赵将军说,他们都希望你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你这样可是违逆师将军的意愿了。回殿下,属下若尊从了长辈们都意愿,便是委屈了自己。若是遵从了自己的意愿,便是违逆了长辈。若是殿下,会如何选择叶皓想了想说道:先尽孝,自己的日子还长。师英玉冷笑一声,说道:殿下是男子,自然会这么想。我们女子一旦嫁了人,哪里还会有机会遂了自己的意愿。什么样的日子都要自己挨着。叶皓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他自小所接触的女子,除了荀婉婉之外,大都是温婉顺从之人。在家是娴静淑女,出嫁了便是贤妻良母。若同长姐夫妇、三哥夫妇那般两情相悦、恩爱不疑还好,可若遇人不淑,那日子也的确难熬。师英玉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我小时后就见过了生死。那些哥哥们前一日还在给我讲故事,后一日就变成冰冷的尸体。师英玉目光黯淡,使劲吸了一下鼻子:可他们却说,为了国家他们无悔。我也只活一次,我也不想有悔有憾。你与那周家公子退婚,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师英玉抠着手上的布条,说道:周慎他……很好,但是不适合属下。叶皓没有再说什么。周慎能被荣妃看上,自然是家世、人品、样貌都是拔尖的。但家中不同意他的婚事,他就只会用跪祠堂这样的方式来抗争,未免显得懦弱了些。从这一点来看,周慎的确与师英玉不般配。叶皓回头对侍卫说道:季萧,拿药膏来。说罢,便伸手要去解师英玉手上的布条。师英玉抬手抱拳行礼,说道:多谢殿下,属下自己可以。她解下了布条,忍着痛,涂了季萧拿来的药膏后又重新包上布条,最后用牙齿和手配合着打了个结,动作很是熟练。叶皓看了看天色对众人说道:即刻出发。又转过头对师英玉说道:你去马车上坐,我骑马。师英玉抱拳又是一礼:属下跟随殿下,是来参军的,不是来当侯府小姐的。说完,转身向自己的马走去。撩衣上马,动作干净利落。那马是军中的战马。叶皓看着她前行的背影,心中突然又想起了荀婉婉。他也不知为何,每次见到师英玉,总会想起荀婉婉,或是二人有相像之处吧。自下山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不知婉婉现在如何,不知长右现在又是如何。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月余后,命运自有它的安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