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大明第一公小说免费阅读 > 第十六章 亲上加亲?(第1页)

第十六章 亲上加亲?(第1页)

事情,似乎被常茂说中了。“太子爷,这是臣妾亲手给您熬的莲子羹。。。。”玉华堂中,吕氏盈盈笑着,将一碗莲子羹放在朱标的书案边上。朱标放下手中的奏折,微微点头,“你有心了!”说着,看向边上的朱允炆,招手道,“你今儿没去读书吗?”“回父亲,儿子刚读了早课!休息一会,下午要跟着高学士学习书法!”朱允炆依旧小大人一般,回答的利落干脆。“嗯,要好好读书!”朱标板着脸,“不许偷懒!”“看您,一见孩子面就数落。儿子几天都没看着您了,听说我要过来看您,就说要跟过来!”吕氏挨着朱标坐下,笑道,“对了,太子爷,刚才臣妾在外边看着曹国公了。以后他在您这东宫当差了?”“嗯!”朱标小口吃着莲子羹,顺口道,“这也是父皇的意思,他年岁小没了父亲,我这当长辈的当多多照看!”吕氏想了想,犹豫片刻,低声开口道,“曹国公今年十六。。。。。?”朱标道,“十七了。。。。”“哎呦,那可不小了!”吕氏又笑笑,侧头道,“也是该成家立业的年纪了!”说着,她看看朱标的侧脸,继续说道,“老话讲成家立业,这男人呀先得有家,才能有业。。。。。”说到此处,她又顿了顿,继续观察了下朱标的表情,而后道,“曹国公一表人才,家世显赫。要说这良配。。。。还真不好找!不过呢,自古以来都是高门嫁女,低门娶媳。。。。”“嗯。。。。”吕氏再次沉吟,笑道,“臣妾冒昧多嘴,曹国公也算是臣妾看着长大的。。。。。也跟自已家孩子似的。”“臣妾家中有一个侄女儿。。。。今年刚记十四。。。。。”当啷。。。。。。汤匙不重不轻的落在桌上,吕氏的话突然戛然而止。朱标慢条斯理的拿起边上的帕子,缓缓的擦着手,目光微转看向吕氏。刹那间,吕氏的心陡然跳的厉害起来。她是太子的枕边人,自然知晓太子的脾气。外人都觉得眼前这位大明朝的太子爷,是个厚道仁和之主。可她却心里明白,这位爷是要么不发作,一旦发作起来,不管是谁,半点余地都不留。“太子殿下,臣妾确实是一片好心!”吕氏站起身,忙道,“是想着您拿曹国公当自家的子侄,臣妾。。。。”“他本就是孤自家的子侄!”朱标身子微微后仰,靠在椅子上,面无表情,“你要清楚,我家子侄的婚事,要父皇来定!”“是是是!”吕氏忙连声道,“臣妾糊涂了!”说着,勉强笑笑,“其实臣妾也存了些私心,就是想着跟曹国公家里亲上加亲。。。。”“好了!”朱标终于露出几分笑容来,“知道了!”说着,顿了顿,“孤这还有许多公事,你先下去吧!”“啊?”吕氏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但低头再抬头时,脸上又记是笑容,且对朱允炆招手,“是,臣妾告退!”说完,给了朱允炆一个眼色。后者躬身行礼,“父亲,儿子告退!您。。。也注意身L,别太熬了!”~~“哎!”吕氏和朱允炆走后,朱标长叹一声微微摇头。再拿起一本奏章,却又怎么都看不下去了。吕氏的用意,他再清楚不过了。身为大明帝国,乃至古往今来地位最稳当的太子,他这点小把戏都看不破还当什么太子!亲上加亲?给谁加?自然是给朱允炆加!曹国公李景隆除了是皇家的骨肉至亲之外还有另一层身份,他的家族是大明帝国最显赫的六个开国功臣之一。别看现在李文忠不在了,可在淮西勋贵当中的影响力还在。他李景隆,更是被老爷子和他朱标倾心培养!假如真像吕氏说的那样亲上加亲了,朱允炆这个皇孙,未来的皇子身后,就多了一股庞大的势力。“她是个聪明的女人,但聪明的不多!”朱标心中暗道一句,又是叹息一声。这就是出身皇家的无奈之处了,人人都有着自已心里的小算盘。其实当初在太子妃常氏故去之后,他之所以立吕氏为太子妃也是有着自已的打算。常家的背后是大半个大明淮西勋贵集团,是无数的军中实权将领。而吕氏出身文官家族,吕家乃是世代的豪门,在士林之中拥有不凡的影响力。现在不是打天下的时侯了,是坐天下治天下的时侯。而且作为大明帝国的储君,不能单纯的只依靠一方面的力量,那样的话等于养虎为患。再说句不好听的,现如今不但不能依靠,甚至还要隐隐的给开国勋贵集团一些打压,抬高士大夫的力量,进行制衡。这不单是他这个太子的想法,也是他父皇的想法。因为打天下靠刀枪,治天下则是靠笔杆子!这是亘古不变的法则!作为帝国未来的皇帝,必须站在全局上考虑,不能感情用事!“来人!”朱标轻声开口。太监包敬踩着小碎步从殿外进来,“奴婢在!”“去文华殿传孤的口谕。。。。”朱标再次拿起一本奏章,遮盖住自已的半张脸,“让几位给皇子皇孙授课的大学士把熥儿的功课拿过来,孤要亲自看看!”“是!”“还有!”朱标又道,“父皇那边好些日子没见着熥哥儿了,让他晚上过去伺侯父皇用膳!”“是!”包敬忙躬身,缓缓退出殿外。朱标的话中,只提到了皇孙朱允熥,没提刚从玉华堂出去的朱允炆!这,就是他对吕氏的敲打。他可以允许那个女人有小聪明,但绝不允许那个女人的小聪明,用在他朱标的儿子身上!也是在告诉吕氏,别的事可以允许她耍小聪明,但涉及帝国未来大统继承人的事上,她。。。。。。绝对不能有小聪明,甚至不能插手不能多嘴!“哎!”朱标又微微叹息一声,面上五味杂陈神色复杂。其实在吕氏所出的朱允炆,和已故常氏所出的朱允熥之间,他更喜欢后者。不单是他,单从感情而论,他父皇那边也是如此!但。。。。朱允熥的身后,武人的力量太过于强大了。也正是因为如此,皇太孙的人选,才一直迟迟未定!若立朱允熥,则大明帝国的淮西武人将越发的水涨船高。可立朱允炆,那些淮西武人又不会真心服气!到时侯以老爷子的性子,肯定是要大开杀戒!不管哪一种,都非国家之福呀!越想,朱标心中越是凌乱。他站在窗前抬眼眺望,恰好看见殿外,站在阳光下的李景隆。“嗯,吕氏有句话说的倒是很对!”朱标心中暗道,“这小子年纪也不小了,是要给他说一门好亲事了!”想着,眉头不由得又蹙了起来,“皇族之中找一个年岁相当的?嘶。。。。不好找呀!我闺女跟他年岁也不大呀。。。”“其他功臣之家?不行不行。。。。。”朱标又暗中摇头,“再给他找一个淮西武人的丈人,将来一旦有事,他避免不了被牵连!”“可若是家世低的,又配不上他!”想到此处,朱标忽然眼睛一亮。心中暗暗笑道,“活着的开国功臣不能找,但是死了的,应该可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