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那会儿,她就是班花,家里条件又好,常常招来女同学的羡慕和男同学的爱慕。
时隔多年,她一如当年一样,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同学们的眼球。
吴燕羡慕地看着她,“咱跟人家穆荣没法比!当年她爸就是某局的局长,咱同学私底下都说‘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
石勇补充道:“她老公爹还是咱县的副县长呢!”
吴燕感叹道:“同人不同命呀!其实咱上学那会儿,班里就有好几个男同学都喜欢穆荣,听同学说刘满意还给她写过求爱信呢。”
石勇惊讶地瞪着眼,压低声音说:“他咋不尿泡尿照照自己?长得跟没进化好的样,家又在乡下,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许志远听了石勇说的话,心里五味杂陈。他当年也暗恋过穆荣,知道人家条件好,只能把这份单相思偷藏在心里。
那时候,他常站在远处关注着穆荣。
有几次放学后,他特意从穆荣家门口过,不是能闻到饺子香就是能闻到鸡蛋蒜泥香,那时候普通人家能吃饱饭就不错了,饺子是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鸡蛋蒜泥更是不敢想。
他自尊心强,想想自家条件跟穆荣家比简直天壤之别,越想越自卑,赶紧背着书包快步回家了。
以前以为没娶到穆荣会是一辈子的遗憾,在娶了郑晓红后,这么多年,那遗憾竟然都未曾再想起。
接着又有几位同学上台作自我介绍,他们都是当年考上大学的,毕业后被分配在县城各个单位工作。
轮到石勇发言,他走上台,微笑着说:“同学们好!我上学时语文就差,简单说几句,我现在是做生意的个体户,感谢国家政策好,允许私人做生意,我才有今天!挣的钱不多,能解决温饱……”
石勇从台上刚下来,就听有人喊:“石勇,你啥时候学会谦虚了?”
众人齐齐看向说话那人,石勇也很快认出对方是苏争,他赶紧笑着走过去,苏争也站起身迎上来,俩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苏争说:“我这次回来,听说咱县里流传这样的段子:个体户,逃税赋,一年成为万元户!”
石勇赶紧解释:“我可是老老实实纳税的公民。”
苏争笑了,“我又不在税务部门工作,又不查你偷税漏税,你吓那么狠干啥?”
石勇拍拍苏争的肩膀,看见他戴着眼镜,就调侃道:“你小子可比原来斯文多了,一看就像个学者,现在在哪儿高就呢?”
苏争用手扶了下眼镜,笑着说:“我毕业后留校了,在大学里当讲师。”
石勇得意地说:“那还真让我猜中了,混得不错呀!”
轮到许志远上台发言,他轻轻整理下领带,不紧不慢地走上台,“时光荏苒,一晃我们毕业十四年了。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参加同学聚会,同时也感慨万分!毕业那年,我落榜了,历经四次高考才考上上海美院,现在是咱县一中的美术教师,咱上学的时候老师常讲‘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我现在就是为了那五斗粮当上了孩子王。”
台下的同学们都被许志远幽默的发言逗笑了。
接着又有个女同学上台发言,她穿着过膝的毛呢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碎花丝巾,头发烫成大波浪,耳朵上戴着大号的金耳环。
石勇看着台上既陌生又有点熟悉的面孔,问许志远:“她是罗荣?”
“是她。”
石勇说:“她比上学那会儿胖多了,不仔细看都认不出。”
许志远点点头表示有同感。
罗荣面带微笑侃侃而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大家有的上班,有的干生意,还有的修理地球(干农活),干啥的都有。我比较特殊,是家庭大学屋里系,刷锅洗碗带扫地……”
同学们听后一阵哄笑。
吴燕小声说:“听说罗荣婆家有钱,家里开了个印刷厂,她结婚后就没上过班。”
许志远附和,“我也听说了,她现在是全职太太,在家相夫教子!”
吴燕感叹道:“看来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呀!”
同学们都自我介绍完毕,韩卫东再次走上台。
“下个节目是唱歌,希望同学们都能自告奋勇上台,我先开个头。”
韩卫东用不标准的闽南话唱了一首《爱拼才会赢》。
同学们虽然听得似懂非懂,但还是非常热情地给他鼓掌。
罗荣一首《粉红色的回忆》,婉转动听,女人味十足,台下的男同学们都鼓掌加起哄,让她再唱一首。
盛情难却,她又唱了首《甜蜜蜜》,再次迎来大家热烈的掌声。
穆荣唱的是《走过咖啡屋》,在石勇的怂恿下,吴燕鼓足勇气唱了《小城故事》,刘大亮则唱了《爱你在心口难开》。
同学们在下面议论着,猜测他这首歌是唱给哪位女同学的。
他一下台,就有男同学凑过去问:“老实交代,唱给谁的?”
接着又有人大声问:“刘大亮,你当年到底爱的是谁?”
同学们一阵哄笑,刘大亮笑而不答。
石勇上台,双手捧着话筒,全情投入地唱了《同桌的你》,虽然不怎么在调上,但同学们还是给予他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