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国成了村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拖拉机手。
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开着拖拉机,后面挂着几个巨大的木桶,一路“突突突”地奔向几十里外的连江。
装满水,再“突突突”地开回来,浇灌那些快要渴死的庄稼。
一天下来,人就像是从土里刨出来的,浑身都是灰,耳朵里全是发动机的轰鸣声。
青石村的旱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解了。
地里的玉米苗,终于喝饱了水,重新挺直了腰杆,焕发出勃勃生机。
看着自家地里的庄稼得救,附近的几个村子眼都红了。
刘家村、李家村的村长,都提着自家酿的土酒,找上了门。
王卫国也没拿乔。
大家都是一个大队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前提是,柴油,你们自己负责。
于是,王卫国更忙了。
白天给自家村子拉水,晚上就帮着其他村子拉。
拖拉机几乎是连轴转,人歇车不歇。
这么连着开了几天,饶是王卫国铁打的身子,也被那拖拉机颠得快散了架。
他干脆把村里几个脑子灵光、胆子又大的年轻人,像沈军、沈富国他们,都叫了过来。
“都学学,以后轮着开。”
他言简意赅地教着操作要领。
“离合踩到底,慢慢挂挡,油门别轰猛了。”
年轻人们学得很快,一个个兴奋得满脸通红。
能开上拖拉机,在这年头,可是件能吹嘘半辈子的事情。
这天,王卫国刚教会一批新人,正靠在树荫下喝水歇气,一个愁眉苦脸的身影,出现在了村口。
是赵家村的村长,刘国华。
他手里提着一瓶酒,一包糖,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踟蹰着不敢上前。
村里人看见他,都像没看见一样,各干各的,连个眼神都欠奉。
刘国华在村口站了半晌,最后还是硬着头皮,走到了王卫国面前。
“卫国……同志。”
他把东西放在地上,搓着手,姿态放得极低。
王卫国掀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那眼神很平静,却让刘国华感觉压力巨大。
“我们村……实在是撑不住了。”
刘国华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恳求。
“能不能……也借我们用用拖拉机?柴油我们自己出,双倍!”
王卫国拿起水壶,又喝了一口水,这才慢悠悠地开口。
“刘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