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墨声音平和,却自带威严:“即日起,暂代河内太守一职,安抚地方,恢复生产。一应官员,暂留原职,戴罪立功。本地豪绅,助军有功者,皆有封赏。”
孙文远等人闻言,如蒙大赦,感激涕零,连连叩首:“谢王爷恩典,我等必竭尽全力,效忠殿下与王爷。”
对于顽抗到底的瞿俊,张墨下令公开审判其“助纣为虐,抗拒王师”之罪,明正典刑,首级传示各地,以儆效尤。
此举既彰显了南伐之师的正义性,也彻底打消了某些人的侥幸心理。
随后,张墨颁布了一系列政令:
宣布河内郡免除本年及明年一半赋税,与民休息。
收编整顿降军,汰弱留强,愿意归乡者发给路费,精锐者补充入北军。
鼓励外逃百姓返乡,归还被侵占田产。
拨出部分缴获资财,用以修复战争损坏的水利设施,为来年春耕做准备。
这些措施迅速安定了民心,赢得了河内百姓的拥护。
河内郡,这个南下夺取的第一个州府,不仅成为了北疆坚实的军事前进基地,更在政治上树立了一个“顺者昌逆者亡”的典范,为后续的南下行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墨并未急于继续进军,而是留在河内一段时间,亲自处理政务,接见士绅,稳定局面。他知道,消化好河内,其意义不亚于攻克十座城池。
他需要让天下人看到,北疆带来的不仅是武力,更有秩序和希望。
夺取河内,只是南下的第一步,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北疆的旗帜,终于牢牢地插在了混河以北。
河内郡的迅速平定和有效治理,如同在北疆靖难之师的旗帜上又增添了一道耀眼的光环。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那些仍在观望的周边州郡,越发清晰地看到了北疆的实力与气度,也更加看清了赵铎朝廷的腐朽与末路。
德亲王行辕暂设于怀州府。张墨并未沉醉于初战的胜利,他的目光已越过混河,投向了南岸那片广袤肥沃的土地——河北道。
河北道地处混河下游冲积平原,乃中原腹地,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素有“天下粮仓”之称。其治所魏州,更是水陆交通枢纽,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若能夺取河北,不仅可获得巨大的物资和兵源补充,更能将京畿彻底暴露在北兵兵锋之下,形成泰山压顶之势。
然而,夺取河北的难度远非河内可比。
河北节度使冯冀,并非瞿俊那样的迂腐文臣,而是实打实的武将出身,在河北经营多年,根基深厚。
其麾下拥有五万精锐的“河北牙兵”,战力不俗,且河北地区河网密布,城池众多,防线纵深深厚。
军议厅内,巨大的河北地图铺开。张墨、周大彪、铁横、墨江风、影牙以及新投诚的河内太守孙文远等人齐聚一堂。
“冯冀此人,狡黠如狐,勇悍如狼。”孙文远率先介绍道:“他并非赵铎死党,此前一直拥兵自重,对朝廷阳奉阴违。
如今我大军压境,其态度暧昧,既未公然响应殿下檄文,也未积极派兵援救河内,似乎打着坐山观虎斗、待价而沽的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