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重生七零:从解决温饱开始逆袭 > 第一章(第2页)

第一章(第2页)

看着手里的猎物和满满的一筐野菜、草药,林卫东心里乐开了花。这一趟没白来,不仅能给家里改善伙食,草药卖了还能换点钱,这可是他重生后的第一桶

啊!

夕阳西下的时候,林卫东背着猎物和野菜、草药回到了村里。一路上,不少人看到他手里的猎物,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回到家,王秀兰看到他手里的野兔子和野鸡,又惊又喜:卫东,你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娘,我去后山抓的,还有这些野菜和草药,草药明天我拿去镇上卖,能换点钱和粮食。

林卫东笑着说。

小柱和丫丫看到野兔子,兴奋地围了过来,眼睛里满是期待。

王秀兰看着懂事的儿子,又看了看兴奋的儿女,眼眶湿润了。她知道,儿子这是真的长大了,家里的日子,终于有盼头了!

天刚蒙蒙亮,林卫东就背着装满草药和猎物的布袋子出了门。为了不引人注意,他特意把野兔子和野鸡用粗布裹紧,只露出一小截毛茸茸的耳朵,草药则铺在最下面,用干草盖着。

从林家坳到镇上有十五里地,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林卫东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寒风刮得脸生疼,可他心里却热乎乎的。这一趟去镇上,不仅能把草药和猎物换成钱和粮食,他还想看看镇上的情况,找找有没有其他能挣钱的门路。

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终于看到了镇上的轮廓。青砖灰瓦的房子连成一片,路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有背着布包的农民,有穿着中山装的干部,还有推着二八自行车叫卖的小贩,到处都是热闹的景象。

林卫东先去了镇上的药铺。药铺的掌柜姓周,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戴着一副老花镜,手里拿着一个小秤,正在给顾客称草药。

周掌柜,您看看我这些柴胡,品相咋样

林卫东把布袋子放在柜台上,小心翼翼地把草药倒了出来。

周掌柜放下手里的活,拿起几株柴胡仔细看了看,又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点了点头:不错不错,这柴胡根粗叶嫩,是上好的药材。小伙子,你这柴胡是从哪儿采的

是我在后山采的,掌柜的,您给个公道价吧。

林卫东笑着说。他知道,周掌柜为人还算实在,但也喜欢压价,前世他就吃过不少亏。

周掌柜放下柴胡,拿起小秤称了称:一共三斤二两,这样吧,我给你八分钱一斤,总共两毛五分钱,你看咋样

林卫东心里盘算着,前世这个时候,柴胡的市场价大概是一毛钱一斤,周掌柜明显是想压价。他不动声色地说:周掌柜,您这价格可有点低了。我这柴胡都是挑着采的,根须完整,没有一点杂质,您要是诚心收,最少也得九分钱一斤,不然我就去别家问问了。

周掌柜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年轻小伙子还挺懂行,他看了林卫东一眼,笑了笑:行,小伙子,有你的!九分钱就九分钱,以后有好药材,还往我这儿送。

付了钱,林卫东又把野兔子和野鸡拿了出来:周掌柜,您看我这两只野味,您要不要都是新鲜的,昨天刚抓的。

周掌柜看了看野兔子和野鸡,眼里闪过一丝喜爱:这野味倒是不错,不过我这药铺不收这个。你要是想卖,可以去前面的供销社问问,他们有时候会收这些东西,或者去菜市场,看看有没有人愿意买。

林卫东谢过周掌柜,背着布袋子去了供销社。供销社里人来人往,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商品,有布匹、粮食、肥皂、火柴,还有一些罐头和糖果,不过大多都要凭票购买。

林卫东找到供销社的负责人,说明了来意。负责人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姓刘,他看了看野兔子和野鸡,皱了皱眉头:现在供销社不怎么收野味了,不过你这两只野味看着挺新鲜,我给你算一块二,你看行不行

林卫东心里一盘算,一块二虽然不算多,但也比自己预想的要高一些,他点了点头:行,刘主任,就按您说的价。

付了钱,林卫东又在供销社买了十斤玉米面,花了一块二毛钱,还买了一块肥皂和两盒火柴,花了一毛钱。看着手里剩下的一毛五分钱,林卫东心里满是成就感,这一趟下来,不仅换了粮食,还剩了钱,比自己预想的要顺利得多。

走出供销社,林卫东打算去菜市场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商机。菜市场里热闹非凡,有卖蔬菜的、卖水果的、卖肉类的,还有卖土特产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他正逛着,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卫东你怎么在这儿

林卫东转过头,看到一个穿着碎花布褂子的姑娘,梳着两条麻花辫,脸上带着笑容,正是他前世的邻居,也是他曾经喜欢过的姑娘,张小梅。

张小梅家在村里条件还算不错,她爹是村里的会计,她自己也长得漂亮,又勤快,前世有不少人追求她。可惜后来她嫁给了邻村的一个男人,日子过得并不幸福,男人好吃懒做,还经常打她,最后她受不了,带着孩子跑了,再也没有音讯。

林卫东心里一阵感慨,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她。他笑了笑:小梅,我来镇上卖点东西,你呢

我来给我娘买点药,她最近身体不太好。

张小梅说,目光落在林卫东手里的布袋子上,你卖的啥东西啊赚了不少钱吧

也没啥,就是一些草药和野味,换了点粮食和钱。

林卫东不想多说,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张小梅点了点头,又聊了几句,就匆匆忙忙地去买药了。看着张小梅的背影,林卫东心里暗暗想,这一世,他一定要帮张小梅摆脱前世的命运,让她过上好日子。

逛完菜市场,林卫东又去了镇上的书店。他想看看有没有关于农业技术和经商方面的书,前世他没读过多少书,这一世他想多学点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书店里的书不多,大多是关于政治和农业技术的书。林卫东挑了一本《农业种植技术大全》和一本《经商之道》,花了五毛钱。虽然有点贵,但他觉得很值,这些书对他以后的发展肯定会有帮助。

不知不觉,天已经快黑了。林卫东背着粮食和书,手里揣着剩下的钱,高高兴兴地往回走。这一趟镇上之行,不仅让他赚到了钱和粮食,还让他看到了不少商机,也遇到了前世的熟人,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王秀兰正站在门口焦急地张望,看到林卫东回来,连忙迎了上去:卫东,你可算回来了,急死娘了!

小柱和丫丫也跑了过来,围着林卫东,眼睛里满是期待:哥,你回来啦!卖了多少钱买了啥好吃的

林卫东笑着把背上的布袋子放下来,打开袋子,把玉米面倒在盆里:娘,小梅,你们看,我买了十斤玉米面,以后咱家再也不用吃掺糠的窝头了!

王秀兰看着盆里金黄的玉米面,眼泪又忍不住流了下来:卫东,你真是长大了,能给家里挣钱了,娘太高兴了!

小柱和丫丫看到玉米面,兴奋地跳了起来:太好了!以后能吃白面馒头了!

林卫东又把剩下的一毛五分钱递给王秀兰:娘,这是剩下的钱,您拿着,家里要是缺啥,就去村里的小卖部买点。

王秀兰接过钱,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仿佛揣着什么宝贝:娘知道了,娘会省着花的。

林卫东又把买的肥皂和火柴拿了出来:娘,这是肥皂和火柴,以后咱家洗衣服就用肥皂,点灯也不用再找煤油了。

王秀兰看着手里的肥皂和火柴,脸上满是笑容:还是卫东想得周到,这些东西在村里可不好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