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人皮札记 >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第1页)

七月半的鬼市浮在边城的雾霭里,青石板路浸透了纸钱灰,卖香烛的摊子前悬着串骷髅头灯笼,风吹过发出呜咽似的响。说书人挑着幌子走进最大的酒肆,幌子上

讲古

二字被油烟熏得发黑,他怀里揣着个油布包,解开时露出卷苍白的皮卷,边缘还凝着暗红的硬痂。

诸位可知这是什么

说书人枯瘦的手指划过皮卷,酒肆里顿时静了半截,只有角落里的皮影戏还在咿咿呀呀唱着《牡丹亭》。他忽然笑了,眼角皱纹里嵌着鬼火似的光:五张皮已齐,可第六张……

还空着呢。

皮影戏的灯突然灭了,黑暗中不知谁喊了声

水鬼来了,酒肆里顿时乱作一团。说书人慢条斯理地卷起皮卷,雾从门缝钻进来,裹着他的身影渐渐淡去。案几上只留下半盏冷茶,水面映出张模糊的女人脸,眨眼间又碎成涟漪

——

仿佛有双眼睛,正透过时光的缝隙张望。

1

《绣衣郎》

【人皮札记·其一】

浸在矾水里的皮张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指尖抚过便能摸到细密的针脚印,像是谁把半生痴缠都绣进了皮肉里。左胸位置凝着暗褐色的斑块,展开时依稀能看见并蒂莲的轮廓,只是一朵开得鲜活,另一朵的花瓣边缘已被血渍浸得发焦。最奇的是领口处,缠着圈断裂的红绳,绳结还是姑娘家才会打的同心结。

秦淮河边的

望春楼

里,茶客们正围着说书人起哄。穿青布衫的茶客甲把茶杯一顿:你们是没见着,沈少主人昨天游河,船头站着的姑娘那叫一个俊,眉眼跟当年投水的杜小鸾一模一样!

邻座的老茶客捋着胡子摇头:绣衣郎的风流债多了去了,当年杜小鸾在绣坊里一针一线给他绣状元袍,结果呢还不是被抛在脑后。

正说着,楼外传来丝竹声,画舫顺着水流漂过,窗棂后隐约闪过抹水绿色的裙裾。

玉京对着铜镜整理衣袍,孔雀蓝的锦袍上用银线绣着云纹,正是阮绡昨日送来的新作。他指尖划过领口的绣样,嘴角勾起得意的笑

——

相国千金已差人送来定情玉佩,只要殿试夺魁,他便是名正言顺的相府女婿。

少主人,阮姑娘的绣品当真绝妙。

小厮捧着茶进来,眼神里藏着艳羡。沈玉京呷了口茶,漫不经心道:不过是个卖绣的孤女,倒是有几分杜小鸾的影子,留着解闷也好。

他没看见,小厮转身时,袖中掉出半片绣着莲花的碎布,被风吹进了秦淮河里。

画舫靠岸时,阮绡正站在柳树下,水绿色的衣裙沾着露水。她手里捧着个锦盒,见了沈玉京便屈膝行礼,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小女阮绡,听闻公子爱绣,特来求公子买下这几幅绣品,好为母亲赎身。

沈玉京掀开锦盒,里面三幅绣品皆是双面绣:一幅

寒江独钓,正面是渔翁,反面是孤坟;一幅

并蒂莲开,正面红花,反面白花;还有一幅

鸳鸯戏水,水面下藏着只张牙舞爪的水鬼。他心中一动,竟看呆了

——

这绣功,比当年的杜小鸾还要精妙三分。

沈玉京连日来都召阮绡入府绣活,有时看她绣到深夜,还会亲自递上参茶。他常夸她手巧,说她的绣品里有种旁人没有的灵气。阮绡总是淡淡应着,指尖在丝线间穿梭,银针刺破指尖,血珠滴在绣布上,转眼就化作了莲花的纹路。

阮姑娘可知,我即将赴京殿试

沈玉京忽然开口,眼神里带着几分炫耀。阮绡抬眸看他,眉眼间的清冷似乎淡了些:公子才华横溢,定能高中。

沈玉京笑得越发得意,却没看见她眼底一闪而过的寒意。

夜晚,沈玉京梦见自己站在秦淮河边,水里浮起杜小鸾的脸,湿漉漉的头发缠着他的脚踝。他惊醒时一身冷汗,窗外正下着雨,雨滴打在窗棂上,像有人在轻轻叩门。

接下来的几夜,噩梦接连不断。他总能看见杜小鸾穿着嫁衣,从水里一步步走出来,伸出苍白的手要他兑现诺言。他开始精神恍惚,对着阮绡送来的绣品发呆,总觉得绣布上的水鬼在盯着自己看。

沈玉京在一次醉酒后,对着阮绡哭诉自己的噩梦。阮绡听着,轻声道:公子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未了或许是对故人有所亏欠。

这句话戳中了沈玉京的痛处,他猛地站起身,打翻了桌上的酒杯:休要胡说!杜小鸾是自寻短见,与我无关!

夜里,他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他想起当年与杜小鸾的海誓山盟,想起她为自己绣袍时的温柔,想起她投水前那双绝望的眼睛。愧疚像潮水般将他淹没,他终于明白,自己终究是亏欠了她。

第七夜,沈玉京受邀登上阮绡的画舫。船行至河心,阮绡忽然熄灭了灯火,黑暗中,水面泛起诡异的绿光。公子你看,那是什么

阮绡的声音带着笑意。沈玉京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水里浮起一具尸体,正是杜小鸾!她穿着未完成的嫁衣,脸色苍白如纸,正幽幽地看着他。

沈玉京吓得魂飞魄散,转身就要逃跑。阮绡拦在他身前,眼神冰冷:沈公子,你欠小鸾的,该还了。

她的面容在月光下渐渐变化,竟与杜小鸾一模一样,只是更添了几分艳色。沈玉京瘫倒在地,任由阮绡将他扶起来,朝着废弃的绣楼走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