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接过登记册,仔细核对起来。
他认真的样子,和昨天冒失的模样判若两人。
都对得上,
顾言把登记册还给我,麻烦你了,苏老师。
不用叫我老师,叫我苏念就行。
我说。
顾言点点头:好,苏念。其实我早就听说过你,你修复古籍的技术在业内很有名。
我愣了一下:你怎么知道
我导师跟我提过你,
顾言说,他说你修复的那本明代孤本《论语集注》,几乎看不出修复痕迹。我一直想向你请教,没想到这么巧,昨天就遇到你了。
听到有人认可我的工作,我心里很高兴:都是我应该做的,谈不上什么技术。
你太谦虚了,
顾言说,要是有机会,我真想看看你修复古籍的过程。
如果你有空,可以来我们的修复室参观,不过要提前跟我预约。
我说。
顾言眼睛一亮:真的吗太好了!我这周末有空,不知道你方便吗
可以,
我拿出手机,我们加个微信,周末我提前告诉你时间。
顾言连忙掏出手机,扫码加了我的微信。
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我心里的气早就消了。
这个顾言,虽然冒失,但是对古籍的热爱,倒是很真诚。
3
周末早上,顾言准时来到了图书馆的修复室。
我给他戴上手套和口罩,又给了他一副护目镜。
修复古籍需要非常小心,不能有一点马虎,
我指着桌上的工具,这些是修复常用的工具,有镊子、毛笔、浆糊、宣纸……
顾言认真地听着,时不时点头。
我可以试试吗
顾言指着桌上一张破损的书页。
可以,不过要轻轻的,
我手把手教他,先用镊子把破损的边角对齐,然后用毛笔蘸一点浆糊,均匀地涂在边缘……
顾言学得很认真,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领。
原来修复古籍这么复杂,
顾言放下工具,我以前以为只是把破页粘好就行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
是啊,
我说,每一本古籍都有自己的历史,我们修复的不仅是书页,更是它们承载的文化。
顾言点点头:你说得对。我研究历史,经常要查阅古籍,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古籍背后还有这么多修复师的心血。
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古籍的话题,从清代方志到明代孤本,从修复技术到历史典故。
我发现,顾言虽然是历史系研究生,但是对古籍的了解,比很多专业人士都要深入。
不知不觉都中午了,
顾言看了看时间,苏念,我请你吃饭吧,就当是谢谢你昨天的事,还有今天教我修复古籍。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答应了:好啊。
我们去了图书馆附近的一家小面馆。
顾言点了两碗牛肉面,还特意给我加了一个卤蛋。
这家的牛肉面很好吃,我经常来这儿吃,
顾言说,你尝尝,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我尝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