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二进制的告白 >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第1页)

贝微微敲下最后一个分号,屏幕上的程序运行成功的提示像颗小小的绿灯,在深夜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她摘下耳机,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作为A大计算机系的高材生,贝微微对代码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在她看来,代码的世界纯粹而直接,每一个指令都有其逻辑,每一个bug都有其根源,只要耐心拆解,总能找到答案。这种确定性,让她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时,多了一份底气。

她收拾好东西,背着双肩包走出实验楼。晚风带着夏末的凉意,吹散了些许困意。路过篮球场时,她下意识地放慢了脚步。那里曾有过她短暂的悸动,关于一个穿着白衬衫、投篮姿势利落的男生。但那份悸动很快就随着对方含糊其辞的态度冷却——贝微微的感情观和她写代码的风格一样,变量要明确,逻辑要通顺,拖泥带水的暧昧,是她的底线。她从不觉得女生需要依附谁才能发光,就像湖边的芦苇,看似柔弱,却能在风中站稳脚跟,向着阳光生长。

孟宴臣就是在这样一个夜晚,第一次注意到贝微微的。

他刚结束一场冗长的家族会议,驱车路过A大附近。车窗外的喧嚣与他车内的安静仿佛两个世界。他习惯性地蹙着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方向盘上的真皮纹路。生活于他而言,更像一张早已绘制好的蓝图,每一步都有既定的轨迹,责任、家族、未来……这些沉甸甸的词汇像无形的线,牵引着他,也束缚着他。

红灯亮起,他的目光无意间扫过路边。一个女生背着包,步伐轻快地走着,路灯在她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她的侧脸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清晰,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满足的笑意,大概是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那是一种全然放松的姿态,不带任何防备,像一株自在生长的植物。

孟宴臣的心头莫名一动。他见惯了精心修饰的笑容和言不由衷的客套,这样纯粹的鲜活,对他来说,是陌生的。

绿灯亮起,车子缓缓驶过,那个身影很快消失在后视镜里。孟宴臣却忍不住回想了片刻,最终将那归结为偶然的插曲。

再次相遇,是在一个科技论坛上。

贝微微作为学校推荐的代表,带着自己参与研发的一个人工智能项目参加展示。她站在展台前,条理清晰地向围观者介绍着项目的核心算法和应用前景,眼神明亮,语速不快却字字精准。面对专业人士提出的刁钻问题,她也不慌不忙,一一拆解,逻辑缜密得让人佩服。

孟宴臣恰好陪同长辈来参加论坛。他对这些前沿科技并非不感兴趣,只是常年被事务缠身,难得有这样纯粹交流的机会。他无意间走到贝微微的展台前,正好听到她在解释一个关于神经网络优化的问题。

……我们尝试了三种不同的激活函数,经过对比测试,发现这种改进后的ReLU函数在处理稀疏数据时,效率提升了大约15%,同时还能有效避免梯度消失的问题。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种对自己领域的绝对自信。

孟宴臣微微颔首。这个思路确实巧妙,看得出下了不少功夫。他抬眼看向她,正是那天晚上在路边看到的那个女生。此刻的她,褪去了夜晚的闲适,多了几分专业领域里的锋芒,却同样吸引人。

贝微微注意到他的目光,礼貌地点了点头,继续解答其他人的疑问。

论坛茶歇时,孟宴臣端着一杯咖啡,再次走到了贝微微附近。她正低头看着平板上的数据,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什么。

贝同学是吗孟宴臣先开了口。

贝微微抬头,看到是刚才站在展台前的男人。他穿着剪裁得体的深色西装,气质沉稳,眼神深邃。她有些意外,但还是礼貌地回应:您好,我是贝微微。

我叫孟宴臣。他自我介绍道,刚才听了你的项目介绍,很有想法。特别是关于激活函数的优化,很有启发性。

听到对方精准地提到了自己项目中的细节,贝微微眼中多了几分认真:谢谢孟先生认可。我们也是在无数次试错中才找到这个方向的。

科研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孟宴臣说,敢于推翻既定框架,很难得。

这句话说到了贝微微的心坎里。做研究时,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墨守成规。两人就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聊了几句,贝微微发现,这个看起来像是商界人士的男人,对技术领域竟然也有着不浅的见解,而且思路开阔,总能提出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角度。

而孟宴臣则被贝微微的专业素养和那份不卑不亢的态度打动。她谈论自己的研究时,眼睛里有光,那是对热爱事物的纯粹追求,与他所处世界里的利益交换、权衡算计截然不同。

很高兴和你交流,孟先生。茶歇结束的提示响起,贝微微收起平板,我该回去了。

我也是。孟宴臣点头,希望有机会能再探讨。

这次相遇,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两人心里都漾起了一圈涟漪。

之后,他们偶尔会在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或行业会议上碰到。每一次见面,都会聊上几句,从技术聊到生活,从行业动态聊到个人爱好。

贝微微知道了孟宴臣是做能源行业的,工作繁忙,却总能抽出时间关注新兴科技。孟宴臣也知道了贝微微除了写代码,还喜欢跑步和摄影,她的朋友圈里,有清晨实验室窗外的朝霞,有跑完步后大汗淋漓的自拍,有代码成功运行时的截图,真实而生动。

孟宴臣的朋友圈则简洁得多,大多是一些行业资讯和公益活动的动态。贝微微能从那些寥寥数语中,感受到他生活的严谨和不易。

一次,贝微微的项目遇到了一个资金上的小难题。虽然学校有补助,但购买一些高精度的实验设备还是超出了预算。她正四处想办法,孟宴臣偶然得知了这件事。

我认识一家做精密仪器租赁的公司,他们有你需要的型号,价格比较合理。孟宴臣给她发了条信息,附带了联系方式,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帮你打个招呼,争取更优惠的条件。

贝微微看到信息,心里有些暖意,但还是回复道:谢谢你,孟先生。我先联系看看,如果有需要,再麻烦你。她不想轻易欠人情,尤其是在自己能解决的范围内。

孟宴臣理解她的顾虑,回复:好,有任何问题随时找我。

后来,贝微微通过孟宴臣提供的联系方式,顺利租到了设备,价格确实比她之前问的几家都要优惠。她特意请孟宴臣吃了顿饭表示感谢。

餐厅选在一家环境雅致的家常菜馆,是贝微微常来的地方。

这里的糖醋排骨做得特别好,你尝尝。贝微微给孟宴臣夹了一块。

孟宴臣尝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带着一种家常的温暖。他习惯了应酬场合的山珍海味,反而觉得这样简单的饭菜更合胃口。

谢谢你帮忙,不然我可能还要头疼好几天。贝微微认真地说。

举手之劳。孟宴臣放下筷子,你的项目很有价值,能帮上忙,我也很乐意。他顿了顿,补充道,不用总是叫我孟先生,叫我名字就好。

贝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孟宴臣。

那天的晚餐氛围很轻松。贝微微聊起她小时候第一次接触电脑的趣事,说自己当时觉得那个能显示各种图案的屏幕简直是魔法。孟宴臣安静地听着,偶尔说起自己年少时被父亲要求学各种东西的经历,语气平淡,却让贝微微感受到了他成长过程中的束缚。

你好像……总是把自己绷得很紧。贝微微斟酌着说,偶尔也可以放松一下的。

孟宴臣抬眸看她,她的眼神真诚,没有丝毫探究的意味,只是单纯的关心。他沉默了片刻,轻声说:习惯了。

习惯是可以改的。贝微微说,就像写代码,有时候换一种思路,可能会更高效。生活也一样啊。

孟宴臣笑了,那是贝微微第一次看到他笑得如此明显。他的眉眼舒展开来,像是被春风拂过的湖面,带着一种柔和的力量。你说得对。

从那以后,他们的联系渐渐多了起来。不再局限于工作和学术,有时会分享一首歌,有时会讨论一部电影,有时只是简单地说一句今天天气不错。

贝微微能感觉到孟宴臣的变化。他偶尔会在朋友圈发一张窗外的风景照,配文很简单;会在她熬夜改代码时,发来一句早点休息,别太累;会在她跑步受伤时,细心地提醒她处理伤口的注意事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