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室内,檀香袅袅。
法明禅师须眉皆白,面容慈和,正盘坐在蒲团上捻动佛珠。
见到陈玄奘进来,他抬起眼,目光温和中带着一丝探究。
“玄奘来了。”
“弟子拜见师傅。”陈玄奘合十行礼,姿态恭谨。
“方才寺外风雨大作,老衲隐约感到寺外似有极强的法力波动,伴有龙吟梵唱之声,你可知晓?”法明禅师缓缓问道,目光看似浑浊,却仿佛能洞悉人心。
陈玄奘心念电转,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混合着激动与敬畏的神情,再次躬身一礼:“回禀师傅,方才弟子于后山风雨中悟禅,忽遇惊天异事,正欲回来禀报师傅!”
“哦?何事?”法明禅师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
陈玄奘语气愈发显得崇敬,似回忆那景象仍心潮澎湃:“弟子正在观摩风雨之势,l会天地之威,忽见西方金光万道,瑞气千条,一尊罗汉法驾降临!其形貌豪放不羁,手持蒲扇,腰悬葫芦,正是佛典中所载的降龙罗汉尊者!”
法明禅师闻言,白眉耸动,显然吃了一惊:“降龙尊者?你可知此言非通小可!”
“弟子万万不敢妄语!”陈玄奘表情真挚无比,“那罗汉尊者显现时,恰好有两股滔天妖气自江中袭来,似欲对弟子不利。只见尊者冷哼一声,只一掌拍出,便显化无上神通,佛光金龙横扫乾坤,顷刻间便将那两名不知天高地厚的妖孽镇压收服,形神俱散!”
法明禅师听得面色肃然,喃喃道:“竟是尊者显圣……莫非此地有何变故,竟惊动了尊者法驾?那你……”
陈玄奘继续道:“尊者镇妖之后,对弟子言道,此间事了,尘缘已尽。又说弟子佛缘深厚,然真经不在小寺,大道不在江南。他指引弟子,当往那帝都长安而去,言道彼处乃天下气运交汇之地,其间蕴藏着弟子莫大的机缘,关乎未来佛法兴衰,命弟子务必前往。”
说到这里,他适时的流露出几分不舍与犹豫:“弟子……弟子虽向往大道,但金山寺乃弟子成长之地,师傅更有养育教诲之恩,弟子实在……”
法明禅师沉默了片刻,殿内只有檀香燃烧的细微噼啪声。
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爱徒,只见对方面容诚恳,眼神清澈,叙述之事虽骇人听闻,但结合方才感知到的宏大佛力残余,以及玄奘自幼展现出的非凡佛性,似乎又由不得他不信。
良久,老禅师长长叹息一声,声音带着欣慰与些许寂寥:“既是罗汉尊者亲传法旨,此乃你旷世之佛缘,亦是你的使命,岂可因私情而废?长安确是佛法昌盛之地,水陆法会更是群贤毕至。你能得尊者指点,前去追寻大道,光大佛门,为师……心中唯有欢喜。”
他站起身,走到陈玄奘面前,仔细替他理了理僧袍的衣领,目光慈爱:“此去长安,山高水长,你需谨记,持身以正,持心以诚。神通法力皆为护道之术,勿忘慈悲之本。遇事当三思而后行,若有疑难,可多多请教长安大寺中的高僧大德。”
“师傅……”陈玄奘适时地眼圈微红,语气哽咽。
“去吧,去吧。”法明禅师摆摆手,转过身去,似是不愿让弟子看到自已眼中的离别之情,“寺中会为你备好度牒文书,些许盘缠。即刻便可动身,勿要耽搁了尊者法旨。”
…
片刻后,金山寺山门之外。
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天空洗过一般澄澈,一道彩虹跨越江面。
陈玄奘一身整洁的僧衣,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手持锡杖,站在青石台阶上。
法明禅师带着一众僧侣送至山门外。
“玄奘,一切保重。”老禅师最后叮嘱。
“师傅保重,诸位师兄弟保重!”陈玄奘合十深深一礼,目光扫过生活了多年的寺院,最终落在法明禅师苍老的面容上。
他转身,一步步踏下石阶,背影在雨后清新的空气中显得挺拔而坚定,一步步走向山下,走向通往长安的漫漫长路,也走向一段注定截然不通的命运。
直到那身影消失在道路拐角,法明禅师才缓缓收回目光,低声念了句佛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但他终究摇了摇头,未再深思。
而此刻,陈玄奘的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愉悦的波动:
【剧情推进:离开金山寺,踏上西行(长安)之路。请宿主尽快赶往长安!】
【获得奖励:经验值加200,修为小幅提升。】
【提示:欢喜戒指空间内收服目标‘青蛇’、‘白蛇’情绪稳定度下降,请宿主尽快处理,以免影响后续‘修行’效果。】
处理?必须处理!
找一个僻静的地方慢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