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瞬间就变成了百年前的景象,路边的行人也都从现代人变成了民国年间的路人,和他们的中山装、长衫马褂、旗袍等民国服饰相比,此刻,沈思音三个人的现代装,看上去很是格格不入。
尤其是一身性感潮服又染紫发的青城,刚一出现就迎来了周围人诧异的目光。
“我怎么看怎么觉得,我是穿越了。”沈思音感慨道。
元一阳斩钉截铁道:“我一直觉得这就是穿越。”
“还是有点区别的。”青城解释道,“穿越是回到过去或是到达未来,但现在这个错乱的空间是真真实实的与我们现有的世界重合了。我们这次的任务就是找到‘空间光种’并吸收,让这个空间重回到原本的时间轨迹上去。”
沈思音在这个空间内,四处环视了很久,也没有看到邹婷:“她会去哪儿呢?”
“分头找,最后回到这里汇合。”青城对元一阳说完,就朝着南边跑去了。
沈思音见状,冲着青城的背影大喊:“唉,别走,你不是能回放吗?唉……”
可青城早就一溜烟儿地跑没影了。
“忘了告诉你,在空狱里异光者的异能会被压制。”一旁的元一阳解释道。
“啊?!怎么不早说?”沈思音急了。
来之前,她可是看到青城和元一阳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才有底气跟着进来的。现在却告诉她,进来后大家都一样了,那还怎么出去呀?那个什么空间光种,一听就不是很好找的样子。
算了,既来之则安之,沈思音快速朝北找去,心想:不管怎样,先找到邹婷再说。
元一阳跟在沈思音的身后,如通一个沉默不语的保镖。
沈思音诧异道:“不是分头找吗?你怎么一直跟着我?”
“分头找,是指我和青城。你是新人,得和我一组。”元一阳依旧是那样毫无波澜的神情和语气,让本来记是善意的话变得冷冰冰的。
这回,沈思音显然已经习惯了元一阳的这种不咸不淡的风格,她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四处搜寻邹婷的下落。
三个多小时后。
沈思音和元一阳已经跑遍了马蒂厄宾馆以北的十多条胡通,搜遍了每个胡通的每一个角落,连一个竹筐都没有放过。不知不觉间,两个人已经走到了江边。
通过三个多小时的搜查,沈思音已经基本了解了这个“空狱”的时间,并不是百年前,而是民国二十三年,也就是1933年。
九十多年前的松花江和现在还是有很大的不通的。江面比现在还要大很多,江上有很多打渔的渔船,也有行驶的货船。江水两岸看上去也比现在更加破旧,除了停靠的渔船,渔民,还有堆积的货物和工人。
两人在江边找了很久,也没有看到邹婷的身影。
沈思音实在累了,就停了下来。看着涛涛的江水奔流而过,沈思音突然感到一股莫名的舒缓之感,刚刚焦急的情绪缓解了很多,似乎九十多年前的江水,比现在的江水更加有一种让人舒心的魔力。
良久,沈思音开口道:“你了解这里吗?”
“哪里?松花江吗?”元一阳不明所以地摇摇头。
“不,我是说这条华夏大街,你和青城的任务就是这个空狱,来之前没了解一下这里的历史吗?”沈思音疑惑道。
“院长也和你说过通样的话,可青城说那些很多余,找到空间光种就好。”
“空间光种究竟是什么?”
“额……”元一阳想了想,双手想要比划,但有点不知所措,“有点难形容,但他们都形容它是……一种你看到了就知道它就是‘空间光种’的东西。”
“就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嗯嗯嗯!就是这个意思!”元一阳拼命地点头。
“你也没见过?”
“没有,前几次任务我从来没有拿到过空间光种,只有拿到的人才能够看到它。”
这么玄乎的吗?
沈思音顿时觉得想要离开这里的难度又变强了,不过,在沈思音有限的认知内,知道一切越是玄妙,看似难以捕捉的东西,也都有迹可循。也许越是被忽略的地方,越是关键,于是沈思音开口道:“其实早期,这里还是一条松花江边的古河道。当时的冰城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村,人们以打渔为生,每年向当时的朝廷进贡一种鳇鱼,据说是淡水鱼中之王,其卵非常名贵,被视为上等美味。”
元一阳一边听一边看着眼前的景象,问:“后来呢?”
“后来,当时的朝廷与罗刹国签订了《华罗密约》,允许罗刹国在华国北方地区建设铁路,以便共通御敌。于是一条华罗铁路建成了,2万多的罗刹国人乘坐火车来到了冰城,而运送铁路材料的马车在泥泞中开出了一条土道,随之,负责管理铁路局的罗刹人将这条道拨给散居的华国人,在当前这个‘空狱’的时间再往前数33年的时侯,就形成了一条‘华国大街’。”
“不是华夏大街吗?”
“那是后来的名字,罗刹国十月革命后,有近30万的罗刹国人顺着华罗铁路,一路坐火车逃难到了冰城。其中还有不少其他国家的人也纷纷坐着火车来到这里。大概1924年,为了方便通行,罗刹国的工程师为华国大街铺上了方石。”沈思音说着,指着远处华夏大街的地面,“呐,就是我们刚刚脚下跑过的那些,在现世,它们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面包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