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王家闹这一出,更是将丹药之神异传得人尽皆知。
翌日清晨,我正于书房整理丹方,老仆来报,说有客来访。
递上名帖竟写着“京城太医院”字样。
来者是一位四十余岁的儒雅文士,自称姓孙,乃太医院医正。
“赵先生,”孙医正拱手道。
“冒昧打扰。在下奉命前来,想与先生讨教九转还魂丹之事。”
我请他入座,静待下文。
孙医正却不急切入正题,反而与我探讨起医术丹道,言谈间可见其学识渊博,非等闲之辈。
交谈半晌,他才似不经意道:
“先生可知,宫中一位贵人久病缠身,太医院束手无策。”
“陛下仁孝,广寻天下良医奇药。若先生愿献丹救驾,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我心中了然,这才是他真正来意。
“孙医正,”我缓缓道,“九转还魂丹确有其物,但炼丹之法极其苛刻,药材难寻,赵某二十年也只成此一颗。”
“更兼丹药性烈,非寻常人可承受,若用法不当,反成剧毒。”
孙医正目光微闪:“先生不必过谦。若愿献丹,太医院必有重谢。否则”他语气微沉,“怀璧其罪之理,先生应当明白。”
话中软硬兼施,威胁之意昭然若揭。
我正欲周旋,忽听前院传来嘈杂声。
不一会儿,老仆慌张来报:“老爷,不好了!一伙官差闯进来,说要搜查赃物!”
9
我与孙医正来到前院,只见十余名衙役正在翻箱倒柜,为首的是一名面生的捕头。
“何事喧哗?”孙医正皱眉问道。
那捕头见孙医正衣着不凡,气度非凡,态度稍缓:
“奉命搜查赃物。据报,赵尘与日前一桩绑架案有关,家中可能藏有赃银赃物。”
我冷笑:“案犯王俊等人早已招供画押,此案已了,何来赃物之说?”
捕头眼神闪烁:“此乃上峰之命,我等只是奉命行事。搜!”
孙医正忽然开口:“且慢。”
他亮出一块腰牌,“我乃太医院医正孙淼,在此与赵先生探讨医术。尔等退下。”
捕头见到腰牌,脸色微变,显然没料到有京官在此。
他犹豫片刻,终究不敢得罪太医院的人,只得带人悻悻退去。
人走后,孙医正转向我,意味深长道:
“赵先生看到了?若无庇护,今日之事恐难善了。太医院可保先生平安。”
我心中明镜似的。
这出搜查戏码,恐怕与这位孙医正脱不了干系,无非是施压逼我就范。
“多谢孙医正解围。”我拱手道,“丹药之事,容赵某考虑几日。”
送走孙医正,师兄从暗处转出,面色凝重:
“那捕头是邻县调来的,与王俊舅父有旧。看来他们还不死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我淡淡道,“太医院的人也来了,这潭水越来越浑了。”
当夜,我独自来到后院丹房。
这里已被前日的官差翻得一片狼藉。
我移开一个被推倒的药柜,露出后面墙壁上的一道暗格。
暗格中藏着一个玉盒,盒中正是那枚引起无数风波九转还魂丹。
丹药呈琥珀色,隐隐有光华流动,异香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