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又到了寒假。
许志远正在店里设计新款寿匾,这是他这两年积攒下的经验——春节前后卖寿匾生意好,利润可观。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循声望去,看见对面开了家新店。
旁边卖早点的方老板见许志远探头往外看,便凑过来对他说:“听说对面那家也是干装潢,人家特意搞的规模大,不仅租两间门面,还买了电脑、刻字机,肯定脑子没你好使,才用电脑!”
许志远只是跟着笑笑,并没有多评价,心里的警铃还是不自觉地敲响了。
临近春节,店隔壁的门面也租出去了,做得又是跟许志远一样的生意,这下让他压力倍增。
小县城人口少,开业、庆寿、结婚的毕竟有限,现在一下多出两家竞争对手,生意大不如前,只能不断开发新产品吸引顾客。
隔壁邻居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没事就来串门,看许志远又设计了啥新产品,只要发现好卖,他就跟着模仿。
做出来的匾牌虽然没有许志远的质量和做工好,但他打的是价格战,也能抢走一部分图便宜的顾客。
年前、年后,虽然许志远做的寿匾都卖完了,但赚的钱还是较往年少了很多。
至于刘根,自打跟许志远干完印标语的活后,他就没了赚钱门路,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去外地挣钱。
他向贾春玲谎称去杭州倒卖丝绸被面,坐火车去了江南市,在那边收废品。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把赚到的钱寄给贾春玲一部分,感觉累了就回来住一阵,倒也没引起贾春玲的怀疑。
1994年二月初八,贾春玲在县医院生了个男孩。
许志远听说了,就和郑晓红一块到医院看孩子。
刘根喜上眉梢,拉着许志远让他给孩子起名字。
许志远思考片刻后,看着孩子说:“他哥叫佳宝,他就叫佳程吧!希望这孩子将来有个好前程!”
刘根高兴地一拍大腿,“咦!俺哥,这名字起得真好!”
贾春玲躺在床上,也露出满意的笑容,“还是俺哥有学问,咱就叫这名!”
得了儿子,刘根不仅日子过得有奔头,也有了新盘算,不打算再小打小闹了。
佳程刚满月,他就坐火车回到江南市,租了个废弃场地,买了辆二手货车,花钱请了个司机,还找了原来跟他一起要饭的两个人,给他干活。
他还买来材料,搭建了几间简易住房,总算稳定下来。
阳春三月,天气逐渐回暖,郑自强的连襟沈明找他喝酒。
沈明三十岁左右,中等身材,微胖。
他穿着深灰色的毛料西服外套、内里穿着灰色羊毛衫和白衬衫,打着红领带。
他这几年做水果批发生意赚了钱,走路开始摆谱,努力把自己营造成成功人士。
郑自强这几年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他穿着深蓝色品牌西装,里面是羊毛衫搭白衬衣,打着枣红色领带,刚从理发店理的小平头,胡子也是刚刮过,一双大眼炯炯有神,人也显得容光焕发。
两人见面免不了寒暄几句,坐上桌,几杯酒下肚后,沈明边喝酒边劝郑自强,“兄弟,其实要干还是得干大生意!当老板,只收钱不干活,多体面啊!”
郑自强喝了口白酒,边夹菜边说:“说得简单,现在生意都不好干。”
一说做生意,沈明来了劲,“我堂兄前两年去了广东,春节前开着桑塔纳回来的,可气派了!他说在广东开了家摩托城,生意干得大。人家那才是大老板该有的样!啥活都有觅的人干,赚得钱还多!你要是感兴趣,我带你去广东看看,看人家咋赚钱的!”
郑自强立刻想起许志远说过:他去广东不但一无所获,还搭上来回的路费。
他想了想,还是觉得心里没把握,“算了,大生意可不是外行人干的,卖摩托咱又没经验。”
沈明笑着摇摇头,“自强,你想多了!谁生下来会干大生意?还不都是后来学的!”
郑自强一想,他这话倒也在理,便问道:“那你是想在广东干,还是在咱这小县城干?”
沈明喝了口酒,胸有成竹地说:“那当然是在咱家干!独一份,咱家房租便宜,到时候咱租几间宽敞门面,再做个大招牌,要干就得干得像样!有规模才能赚到大钱!”
郑自强心动了,忙问道:“那得不少本钱吧?”
沈明拿着酒杯跟郑自强碰了下,笑着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不舍得下本,哪能赚大钱呢?”
郑自强喝了酒后,沉吟片刻开了口,“我先前赚的钱都买地皮了,本来想再赚点钱盖房子,要是按你说的,租门面再加上进货,那可不是小数目,我没你有钱,要不你多拿点,咱按出钱多少分成,咋样?”
沈明听后,又分别给两人满上酒,端起杯子跟郑自强碰了下,“这样,咱俩各想各的办法,实在不行,我就把家里住的房子卖了,反正也旧了,赚了钱再买好的!”
一回家,郑自强就把沈明要跟他合伙卖摩托车的事跟何美芝说了。
何美芝听了直摇头,“我姐常说,沈明这人除了会吹牛,没啥大本事!他这些年看着光贵,其实没赚到啥钱,听俺姐说她家房子一到下雨天就漏,想重新盖都没钱,他哪有钱干大生意?你别听他吹牛!”
听她这么一说,郑自强觉得沈明很可能就是喝过酒随口说的,便没放在心上。
半个月后,沈明又来找郑自强,一见面就问他准备得咋样了?
郑自强见他把这事当真了,就有些尴尬地反问:“你确定卖摩托真能赚大钱吗?”
沈明急了,“你当我跟你瞎咧咧吗?我钱都准备好了,你也抓紧筹钱!咱尽快去广东一趟,我想好了,咱坐飞机去!时间不等人!要是别人先干了,咱到时候拍大腿后悔都来不及!”
郑自强也想闯一闯,就找朋友从银行贷了五千块钱,加上原本准备盖房子的钱,全都带着跟沈明一起去了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