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计划生育抓得一天比一天严!
街道上的计生专干每天都去各家各户排查孕妇,就连走在大街上的孕妇都会被带到街道,让她们的家人拿着准生证去领人,没准生证的孕妇会被带到妇产科当场做引产。
何美芝个头高、骨架大,怀孕前期看不出,但随着月份变大,即使穿宽松衣服也能看出怀孕。
郑自强要忙着做粮食生意,没时间看店。
何美芝为躲避街道计生人员,只能把店转让,把欣欣交给姐姐何美凤照看,她躲到郑自强的朋友孙洪亮家。
孙洪亮家离郑自强家不远,又是独门独院,院门带锁。
他媳妇李晓娟是家庭主妇,平常也没啥事,就在家带孩子,她能体谅何美芝想生个儿子的心情,特意把家里的大衣柜腾空,在里面给她放了个木凳子,只要街道上来查,就让她藏进大衣柜里。
那阵子计生办的人天天上门查,何美芝每天都像犯了错被关进小黑屋一样,躲进大衣柜里。
要不是李晓娟细心地给她放把木凳子,时间久了还真撑不住。
连续两个月,何美芝生意不能做,女儿不能带,还要经常躲在漆黑的大衣柜里,越想越觉得情绪崩溃。
晚上,郑自强一回家,她就跟他商议,“我实在受不了了,把孩子打掉吧!打掉我就解脱了。”
郑自强摸着她的肚子,沉吟片刻才开口,“那么长时间你都熬过来了,现在孩子应该长成了,不管男孩女孩都是条命,快生了,你再坚持坚持!”
何美芝点点头,决定听他的,再熬一熬。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何美芝在一家私人产院生了个男孩。
为保证生产顺利,郑自强找了几个弟兄分别在产院附近路口蹲守,让他们看到计生突击检查的人来,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把他们支开!
说来也巧,那天下午下了场雨,深秋的雨越下天越冷,到了晚上,北风一吹,更是冻得人瑟瑟发抖。
正应了当地流传的一句老话: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也正是这场雨,让这孩子逃过一劫。
看着郑自强抱着儿子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于斌开玩笑说:“要不给这孩子起名叫漏网吧!管那么严,还是生出来了,可不就是个漏网的?”
郑自强白了他一眼,“漏网多难听,还不如叫贵生呢,谐音‘柜生’,他妈为了生他,可没少躲在大衣柜里。”
郑晓红和许志远闻讯赶到,看到襁褓中的孩子,连忙过来道喜。
郑自强看到许志远来,立刻像看到救星,“志远哥,你有学问,给孩子起个学名吧。”
许志远看了一眼孩子,问道:“啥时辰生的?”
郑自强皱眉想了想,“光顾着担心了,没注意,好像快12点了。”
许志远点点头,略加思索后说:“这孩子生在子时,学名叫郑子荣咋样?光荣的荣,寓意家族世代繁荣昌盛!”
郑自强念了两遍名字,眼前一亮,“这名字好!就叫子荣!”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这名字起得好!”
许志远拍拍郑自强的肩,笑着说道:“自强,你现在儿女双全,以后更要加倍努力了。”
郑自强点点头,看着怀中的孩子,感觉肩上的压力又重了几分。
郑晓红看出弟弟情绪的变化,连忙补充一句:“子荣是自强甜蜜的负担!有了儿子,他就更有干劲了!”
“俺姐,你咋越来越会说了?”
许志远连忙接话,“自强,你有没有发现,你姐自从嫁给我,说话用词都进步多了!”
郑晓红不服气地瞪了他一眼,其他人也都被他的话逗笑了。
快到中午,刘淑珍买好菜,匆忙来到郑自强家,准备给正在坐月子的何美芝做饭,她刚上到二楼就看见郑自强正在家门口做饭,她赶紧走上前,“你可会做饭?还是我来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