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

思路客>破浪三十年 > 第11章 心中有了一个你(第2页)

第11章 心中有了一个你(第2页)

台上的同学在表演讲故事,表情很夸张、动作很到位,但至于讲了啥,许志远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他的脑子里反反复复都是被检索后的几条关键信息——喜欢郑晓红的人很多,她成绩好,肯定能考上大学!等她考上大学,想必也同样没他啥事了。

报幕的同学上台朗声喊着:下一个节目是盲人吹蜡。

教室后面的课桌上放着一支被点燃着的蜡烛,班长把一块一尺多长的黑布折叠了四层,宽十公分左右,还特意在自己眼睛上试了试确定看不见,才把黑布蒙住一个男同学的双眼,让他从教室的前边往后走,走向燃烧的蜡烛,并吹灭它。

这位同学双眼被黑布蒙住,自然看不见点燃的蜡烛,他走到离蜡烛还有一米多远的地方就不确定地缓缓停下脚步,开始吹蜡烛。

因为离蜡烛太远,他吹了几次都没吹灭,引得同学们一阵哄笑。那位男同学摘掉蒙在眼上的黑布,失望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班长的眼睛在同学中快速搜索着,大声喊道:“还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试试?”

许志远见同桌跃跃欲试,就小声提醒他:“趁着没蒙住双眼前,留意一下你站的位置离放蜡烛的地方有多远,估算下有多少步,兴许会好些。”

同桌按照许志远教的方法做了,果然轻松地把蜡烛吹灭。

伴随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他非常高兴地走回来,拍了拍许志远的肩膀,两人对视一下,心照不宣地笑了。

最后一个节目是猜谜语,由班长来出题,同学们猜。

“南洋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摆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打一动物。”

有同学大声喊着:“蜘蛛。”

“秋天洒下粒粒种,冬天幼苗雪里藏,春天还青节节高,夏天成熟一片黄。打一庄稼。”

郑晓红一听,笑着朗声说道:“小麦!”

“小小青苗不怕霜,长大结果露锋芒,黄金子儿磨成面,压面做饼喷喷香。”

许志远快速抢答,“还是小麦!”

郑晓红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许志远和她刚对视,就快速移开眼,心“砰砰砰”跳得厉害。

后面班长又出了很多道题,虽然回答得有对有错,但大家都积极参与,玩得十分开心。

元旦晚会结束后,许志远拎着收录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特别好,就连走路的步伐都轻盈了许多。他抬头仰望天空,赶巧是月底,天空中并没有月亮。

他有些失望,很快又劝自己:这也许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吧!不过还好,黑暗总会过去,黎明终将到来!

元旦前夕,天越来越冷,郑自强担心父亲起早做豆腐脑会受凉犯病,便提前结束了学习,从省城回到家中。

他在省城电器维修培训班学习时,对枯燥无味的专业课并不感兴趣,但是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盼,他耐着性子努力听讲,并认真做好笔记。

在上实践课的时候,郑自强都是尽量多学多练,勤学好问。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电器修理技术。

郑家父母看到郑自强回来,听他说已经学会电器维修,都非常高兴。他们把家里这段时间攒下的钱拿出来,准备租间门面,让他开店干电器维修。

郑自强听了却坚决不同意,“爸,你跟我妈都快五十了,还在路边摆摊干生意,太辛苦了!咱还是租间门面卖早饭吧!也省了天冷在外面受罪。”

郑承运沉思片刻后,对郑自强说:“你说得在理,不过我跟你妈还是想给你租间门面修电器,不想让你再像我们一样吃苦受累了。”

“爸,现在天冷,您身体不好,不能受凉,还是我起早做豆腐脑吧!等过了年,天暖和了,您能起早做豆腐脑了,我就在路边找个地方摆摊修理电器。”

郑承运和老伴见儿子一再坚持,也只好同意。

晚上,刘淑珍给郑承运端来洗脚水,感慨道:“他爸,咱自强长大了,知道疼咱了!他是怕你受了凉犯病。”

郑承运坐在床沿上吸着烟,叹口气说:“自强是个孝顺孩子!就先按他说的办吧!咱先租门面卖早饭,你也能少受点罪。等咱手里攒够了钱,再给自强租门面。”

打定主意后,郑家在原来卖早点的附近租了间宽三米五、长十三米的门面房。郑承运买来石膏板,把门面隔成里外间,外面摆上吃饭用的桌子和板凳。里面一小间支了口地锅,早晨用它做辣汤,很方便。

有了门面房,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多赚钱,刘淑珍开始包包子搭配着卖。虽然累,但赚到的钱远比以往在路边摆摊时多得多。

刘淑珍数着钱,心里越发踏实,高兴地说:“他爸,要是往后的生意都能像现在这么好,再过几个月,咱攒的钱就能给自强租个像样的门面了。”

郑承运点点头,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可不是嘛,等天暖和点,我再炸点麻花配着卖,又能多个进钱项。”

两人愉快地聊着,有了新的努力方向后,白天的疲惫仿佛都在此刻一扫而空。

刚进腊月,年味尚未正式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郑自强家中已经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期待。在那个物质尚不充裕的年代,每一份新添置的物件都承载着家庭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在郑自强的央求下,刘淑珍拿出半年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交给郑自强,让他去购买一台12吋的黑白电视机!

家中能添置一台电视机,那可是全家人盼望已久的期待。

郑自强内心的喜悦如同春日里初绽的花朵,绚烂而热烈。不仅仅是因为即将拥有一台能够让这个小家与世界相连的神奇“窗口”更因为这也象征着他们家生活的改善,日子越过越好了。

那天,郑自强小心翼翼地将那个沉甸甸的包裹搬进家门,弟弟郑自立迫不及待地连忙上前帮忙拆箱,当他看到电视机时,忍不住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它那光滑的表面,心中无比喜悦,“我再也不用去邻居家蹭电视看了。”

郑自强看到弟弟高兴的样子,内心涌动着前所未有的激动与自豪。他想象着即将到来的春节,全家人能坐在自己家里观看春节联欢晚会,那份温馨与幸福仿佛已经提前降临。那一刻,他深深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力量,也更加坚定了他为这个家多赚钱的决心。

这台电视机的到来,不仅仅是一个物质上的收获,更是他们全家人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特别是对郑家长子郑自强来说,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他对未来的无限向往。这份惊喜,无疑成为了他记忆中最宝贵、最闪耀的一抹色彩。

在那个物质条件相对有限的年代,拥有一台电视机对于许多家庭来说还是一种奢侈。郑承运和刘淑珍看着孩子们眼中掩饰不住的高兴,脸上都露出欣喜的笑容。忽然感觉到这台电视机虽然花了不少钱,但是这钱花得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