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然闻言,瞳孔骤缩。
清河县,文庙街,卢家小院。
卢璘刚从下水铺子帮完忙回来,正准备回房温书,却被院子里的沈春芳喊住了。
“璘哥儿,你过来一下。”
沈春芳坐在石凳上,看着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心里满是感慨。
当初在柳府静心堂私塾里,念叨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小书童,这么快就长大了。
如今已是身有功名的秀才。
秀才,拥有的不仅仅是功名,更是初步掌握了超凡之力的凭证。
才气可以化形,能够书写战诗词,以笔为刃,杀敌于无形。
而且卢璘则更为特殊,掌握的战诗词数量和质量远高于寻常秀才。
沈春芳看着卢璘,缓缓开口:
“还记得当初,为师问你为何读书吗?”
“你的初心,可曾改了?”
卢璘略作思索,便明白了夫子话中的深意。
这是担心自己骤然获得超凡之力,心性不稳,驾驭不住这凭空而来的力量。
郑重地点了点头,回答得干脆利落:
“夫子,失志未渝。”
听到这个回答,沈春芳脸上略显欣慰,神情依旧严肃。
“好一个失志未渝。”
“但你要记住,持才如持刃。三岁童子握刃,只会割伤自己的手指。市井莽夫持刃,只会恃强凌弱,伤及无辜。”
“唯有真正的大匠,才能让锋利刃口朝向自己,刮骨验心,雕琢璞玉。”
“你现在只是秀才,刚刚踏入这扇门。若是心性不能驾驭这股力量,终有一日,会被力量反噬己身。”
沈春芳语气变得沉重。
“这还只是秀才,初步掌握战诗词之力。等你将来成了举人、进士、翰林,甚至是大儒之境,你的一言一行,都足以影响国运。”
“至于大儒之上的文宗,更是能成就文道不朽之躯,一言可定天宪,一言而决天下兴亡。到了那时,更要明白今日为师所说之理。”
夫子话锋一转,叹了口气。
“现在和你说这些,虽为时尚早,但你必须明白,人,才是超凡的主人。这个次序,绝不可颠倒。”
文宗
成就不朽之躯?
卢璘听着夫子的话,整个人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
前段时间所有的困惑,所有的不解,在听到“不朽之躯”这四个字后,瞬间串联了起来。
《大夏太祖实录》中,太祖登临鲁地,叩问至圣先师丘的那一段对话,清晰地浮现在脑海。
“太祖问曰:‘寡人闻‘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德不自显,必假文以明道。愿从先生游于圣门之庭,列文曲之籍,可乎?’”
一位开国帝王,为何如此执着于一个“文位”?
“先师端坐杏坛,不动衣冠而对曰:‘君问非其道也。天有日月,地有江河,人分君臣,道别文武。王若执戈而耽墨,犹使北辰司晨昏也。’”
“太祖按剑曰:‘文武本为一体,昔周制礼作乐,非君王而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