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他们不知道遇到过多少起这类案子。
就像之前杨同新说的,他如果真想贪污,为什么不收现金!
而且就算想让对方转款的话,也可以转到一个跟杨同新没有任何关系的银行账户上。
没必要傻傻的让对方转到工资卡上!
而且杨同新工资卡里刚多了二百万,巡视组这边立刻就接到了举报。
这绝不是巧合。
这也证明杨同新的存在给某些人带来了威胁。
有人不希望杨同新继续插手某些事情。
具体是什么事?
目前还不好说。
但这对巡视组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证明杨同新的很多做法,以及提出的调查方向都是对的,也让犯罪分子感到了紧张!
杨同新离开驻地之后,立刻就回了家。
现在他被停职没法回办公室,而家里也是他唯一能想到最安全的地方。
杨同新坐到沙发上,迫不及待的翻看之前拍下的照片。
杨同新看的很仔细,每一个字都不会漏掉。
看到煤矿爆炸案罹难者名字的时候,杨同新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冯广深,男,三十二岁,因在煤矿爆炸时,下到矿井中找之前忘在里面的矿灯,不幸罹难。
沈木根,男,三十五岁,因在煤矿爆炸时,陪同冯广深一同下井寻找矿灯,不幸罹难。
这张照片上的内容到此结束。
杨同新翻到下一张照片。
嗯!
没有了!
下一张照片上的内容,虽然能跟前一张衔接上,但却没再出现罹难者的姓名。
直到杨同新把所有照片都看了一遍。
也没有找到“徐源鑫”的名字。
五·一三特大煤矿爆炸案的卷宗里,只记载了两个受害者名字。
一个是冯广深,一个是沈木根,根本没有徐源鑫。
难道周康打听的消息有误!
徐源鑫根本不是煤矿爆炸案的受害者。
王长安也不是受害者家属。
杨同新皱眉沉思,片刻后他摇了摇头。
他相信周康,不可能把一个错的消息传递给他。
而且周康本身还是警察,得到消息之后,他自己也会甄别一番。
如果是错误的信息,他根本不可能告诉杨同新。
而且周康还是在王长安老家小杨村打听到的消息。
徐源鑫既然是王长安的外甥,铁定也生活在小杨村。
周康也一定是在小杨村村民口中听到的这件事。
而像是这样的事情,当年又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肯定都已经达到了全民熟知的程度。
所以村民也不可能说假话。
既然如此,徐源鑫也是煤矿爆炸案受害者的事情。
就一定是真的!
可是为什么,没被写在卷宗里!
杨同新眉头皱成个疙瘩,突然脑海里闪过一片灵光。
死两个人。
和死三个人是不一样的。
像这类生产事故,死的人越多,闹出来的动静也会越大。
而对造成事故的主体进行追责的时候,往往也是以受害者的人数,来确定追责的严重程度。